熱門搜尋

【水,佇佗位?】隱藏在土地中的環境密碼:我們為什麼有水可用?

2024-04-12

2021年大旱,博物館嘉南大圳研究團隊得以進入通水用的烏山嶺隧道,用來輸送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的山洞水路線,是一條水環境的歷史路徑。(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全球氣候變遷,人類生存面臨危機。2021 年初,臺灣西部地區也面臨大規模乾旱事件,導致各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耕、百工陸續歇業等情況,此為自 1947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又被稱作「百年大旱」。
 

換個角度,面對氣候變遷,淹水或乾旱已非區域問題,水的議題使臺灣社會成為新生命共同體。若能從歷史經驗找到解方,可以提升環境歷史的認識,調適面對生存與選擇的能力。簡言之,水共構了水環境,水環境繫住土地上的每個生命。我們並不獨立於環境之外。

水與自身的關係?「有水用」不是理所當然的

日常中,水與你的關係是如何?或者當我們打開水龍頭,「有水可用」在當代是理所當然之時,那麼水從哪裡來?我們是否注意過離家最近的那處水的環境在哪裡,是水溝、水圳或自然河川呢?
 

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退休教授張文亮,曾在〈認識上帝給臺灣的生命力〉一文中,這樣形容自己與水的關係,「我,長期沈緬在水的工程,成了愛水的人。無論是天上的雨水、地面的河水、山上的溪水、山下的泉水、積蓄的湖水、取來的灌溉水、排走的排出水、下游的感潮水、土壤間的毛管水、礦石內的結晶水、地面下的地下水、輸水的管路水、淨化的自來水、骯髒的污染水、水庫蓄水、給野生動植物棲息的溼地之水、魚塭用的養殖水、工業用的冷卻水、裝瓶的礦泉水、泡澡的溫泉水、煮麵的湯水,甚至情人的淚水,通通關心。」也因為這樣一種對於水的熱愛,張文亮的妻子甚至為他取了「Water Chang」、「張阿水」等綽號。[1]
 

2021 年大旱,博物館嘉南大圳研究團隊得以進入通水用的烏山嶺隧道,用來輸送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的山洞水路線,是一條水環境的歷史路徑。(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從近身處感知水環境:博物館裡「水在哪裡」?

本期《觀・臺灣》以「水,佇佗位?」為主題,從筆者自身經驗談起。筆者是臺史博館員,占地 20 公頃的博物館園區是館員們最常活動之處。若近身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水的關係起頭,館員們如何看到最日常的水環境與歷史景象呢?
 

曾到訪過臺史博的讀者有印象嗎?在博物館園區中的許多角落有水。從展館往園區走,展館旁有著 10 公頃的水域區,博物館的光電板下,也有一片流動的水域。前者兼具景觀與滯洪功能,後者的設計意象是臺灣的歷史舞臺,隱藏著一條園區建築的故事線,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等環境元素為設計。這隱隱訴說了臺灣與水息息相關的歷史--清代先民冒險渡黑水溝落腳臺灣;也是當時世界各國進入臺灣,從海面上望向臺灣新天地的海上風景。


出了園區往永康走,博物館旁緊鄰鹽水溪排水線,水路匯入鹽水溪,一路向西南流到安平的四草大橋出海,這是條不怎麼起眼的排水路;往安南走,則經過安順排水路,一樣匯入鹽水溪。這 2 條排水路,現今已是 93 歲高齡的老水路了,它們都屬於在 1930 年完工的嘉南大圳水路系統的一部分,如今仍具功能。臺史博所在的這個基地充滿過去各時期內,被水環境包圍的水痕跡,已是臺史博與水切不斷關係的水歷史。
 

了解環境密碼,就不怕淹水:水留下認識土地歷史的線索

博物館位處臺南安南區,也常聽聞颱風淹水訊息。那麼想當然爾,博物館基地也會淹水!或許你聽到這訊息會相當吃驚,甚至問道:「在淹水區域中蓋博物館,對文物不是很危險嗎?」 2009 年八八風災時,安南區淹水,曾被社會誤認為安南區水患是因為蓋了博物館,所導致的地方水災。
 

如果了解臺史博與淹水的距離如此近,那麼,我們可以一起回頭探詢臺史博所在地環境生成的歷史。原來 19 世紀以前,這片陸地屬於台江內海水域環境的一部分,隨著淤積浮覆成陸。到日本時代,這片水域發展成為甘蔗原料區,屬於三崁店糖廠的甘蔗原料區,在戰後時期持續耕作,稱為「和順寮農場」。
 

循此土地生成脈絡,便不難理解為何博物館基地有潛在淹水風險。1990 年代,甘蔗園變身為館舍設址基地,當時已經掌握這個基地比起府城市區更處低窪處,籌備時期至今也經歷數次淹水。因為了解這片原屬台江內海的自然一角基地風土歷史,反而生出臺史博有能力面對水患能力與「與水共存」特有的地方經驗:包括在籌備時期,園區已規劃「在地滯洪」,將在地的現成設施稍加改良,成為機動性的滯洪場所。園區淹水時,水能滯留園區達 3 日,再排入排水路。臺史博與地方政府合作,能做到 3 小時排洪的能力,保護臺史博的文化資產免受水患威脅。
 

在認識地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脈絡後,倘若未來聽聞臺史博基地淹水,也不足為奇,畢竟這裡真正屬於傳統的水域環境。
 

臺史博園區基地的水環境,展館前後區域佈滿 10 公頃水域,基地四圍也佈滿排水路與魚塭。(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解碼水利史料:發現自然環境原始碼

自 2016 年開始,臺史博成為追水的行動研究者。從「自然環境與風土」研究視野,觸發對臺灣各地水文歷史的關懷與行動。例如,博物館田野調查路徑,從一條溪(曾文溪)到一片平原(跨越雲林、嘉義與臺南三個行政區,且分布在 15 萬甲平原上的嘉南大圳),並持續在不同的地形中,發現藏在土地歷史中的水環境與用水智慧。
 

以 1920 年開工的嘉南大圳為例,這座至今在臺灣具代表性的大型農田灌溉水利系統,我們在研究中,透過史料及工程圖,從跨越不同地理環境、時代的水利工程圖中,解碼當代「有水可用且便利」的水利系統,源於臺灣原始自然環境土地基礎。
 

這些隱藏在土地中的環境密碼,歷經不同朝代對於水資源利用的思考下,從清代由私人埤圳主「利用」自然開發水利,到日本時期經過水權官有化的過程,利用工程技術「改造」環境獲得水利資源,此時期的水利工程師透過科學調查,已掌握環境特色與地方資材,而能在雲嘉南平原建立了跨區域、跨環境的「大型」水圳工事。
 

這套農田灌溉系統之所以稱為「大型」,是指突破傳統技術而使區域型水利與自然河川、水庫相連,技術知識之複雜程度,涉及氣候、雨量、地理、地形、地貌及農作物耕作條件。研究團隊從工程圖各種工事規劃的歷史痕跡中,掀開如千層派般的土地層,透過 GIS 套疊技術,發現水存在自然環境中的原始樣貌,也是筆者所稱「水的環境原始碼」。
 

圖上綠色區塊所示為清代埤圳灌溉區域所在位置,散布在現今的雲嘉南之間。日本時代,綠色區塊的灌區被整併成為嘉南大圳灌溉系統的一部分。如,圖上最北端的綠色區塊為「安慶圳」,位今雲林虎尾,仍持續使用。(Source: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曾文溪上流締切圖之一〉,日本昭和年間,八田與一工事團隊在後大埔溪上游找到水源,稱為曾文溪貯水池,也就是曾文水庫,留下當時水庫設址位置。(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未被記得水環境故事:曾文水庫前歷史

2023 年這一年,不亞於 2021 年的全臺大乾旱水情拉警報,同樣是全臺灣民眾為中南部水情捏把冷汗之際,曾文水庫水情從蓄水量剩 9 %,隨颱風低壓帶夾帶豪雨,帶來水量一路攀升到 100% 的滿庫好消息。
 

2023 年適逢建庫 50 年、全臺蓄水量居首位的曾文水庫,於 1973 年動工。那麼水庫的規劃者是誰?答案鮮為人知卻也為人所知:是那位在 1930 年帶領水利工事團隊,完成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建造的八田與一。在 80 多年前,他已思考即使完成烏山頭水庫,嘉南平原的水資源需求仍是嚴峻挑戰的課題。
 

於是, 在烏山頭水庫完成後 8 年(1938 年),他指派 12 名水利調查人員,以技師宮地末彥為首,進入更靠近水源頭、位在曾文溪上游的後大埔溪,進行貯水池調查。宮地末彥調查團隊在1939年提出曾文溪貯水池調查報告。換句話說,曾文水庫設置計畫在日本時代中後期已完成。
 

為何八田與一會構想續蓋曾文水庫?當時因著嘉南大圳的供應水,甘蔗增產、產業發展及鹽分地帶得到改良,都增加了水的需求,還有一個不可抗力原因,是完工後烏山頭水庫將面臨水庫淤積等種種水利挑戰。
 

辨別史料中的水環境與形狀

臺史博收藏的〈曾文溪上流締切圖之一〉是研究過程中發現的有趣史料。這是日本政府在曾文溪上游後大埔溪規劃的曾文水庫設址圖(時稱貯水池),圖面上有藍色的手繪線條,細緻地依著等高線分布,勾勒出水庫滿庫的水面形狀,位在山谷裡水庫,狀似長出腳的藍色壁虎。
 

圖像化的曾文水庫(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流域共構,共構了我們

在嘉南大圳屆滿百年的時刻,臺史博用創新的博物館思維與社會連結,用跨域共筆行動,提出「流域共構」的展示論述。2020~2023 年,本館展開嘉南大圳跨域研究,用新視角看待過往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水域環境,用歷史眼光提出對歷代水環境的新理解,除了看見臺灣歷代水利社會發展樣貌及水利工程的行動者、提出其蘊含的工程與環境關係,也發現水利系統是跨專業與技術、具傳承且複雜的知識系統,最後帶出「流域共構了個人與社會生命關係」的新觀點。
 

身旁最不起眼的水環境在哪裡?

歷代以來,各地人民發展與在地水域環境相應的水文化,甚至是能與環境調適或共處的風土文化,例如日本時期,曾文溪的河畔聚落因河流改道,衍生「扛茨避災」等與自然共處之道。
 

第 61 期《觀・臺灣》也將介紹在不起眼的地方,居然還藏有水環境?例如台江內海人民利用陸浮後的自然地貌,順勢發展取得淡水的水環境,地方稱為「食水堀」;以及隨著永續觀的發展,水利工程師在水路末端的排水路上,復育小魚;以及水文化如何在民間中實踐,我們要請讀者拿掉既有眼光,在生活中發現水環境。

 



[1]張文亮,2019,〈認識上帝給臺灣的生命力〉《基督教今日報》,網址:https://cdn-news.org/ColumnistArticle.aspx?EntityID=ColumnistArticle&PK=000000000060f13de6915cf86bc23f4d816a1767ef172031,查詢日期:2024年2月22日。
 
觀臺灣第 61 期(2024.04):水,佇佗位?

《觀・臺灣》第 61 期《水,佇佗位?》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 如果你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 》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如果你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6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如果你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 》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怡菁
圖片提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04-12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