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主人愛貓,所以我們恨貓。」從一場貓咪大屠殺,回顧歷史上難以捉摸的貓咪形象

神奇海獅 2022-02-06
這場貓大屠殺是一種對雇主的終極復仇,是一種前馬克思時代的階級鬥爭(Source

不少文史哲學生,可能都在大學時看過這本書──《貓大屠殺》。書名乍看之下相當聳動,讓人不禁想問:天啊這是什麼歷史大事件嗎?貓貓這麼可愛為什麼要殺貓?持著疑問打開這本書之後,我卻只覺得我被騙了!

沒錯,《貓大屠殺》根本不是在講貓的歷史,貓只是其中的一個章節而已。這本書其實是「心態史」(history of mentalites,又稱心靈史)的研究集結,主要是透過民俗傳統與民間故事來剖析普通民眾的思想結構與生活態度。
 

Robert Darnton(1984)The Great Cat Massacre(Source: Wikimedia

書中關於貓的敘述大概就是這篇小故事:一七三〇年代,巴黎兩名印刷所的學徒在經歷各種使人疲勞的工作後,終於能夠好好躺在床鋪上睡一個甜美的覺……然而事與願違,每當步入夢鄉之際,那彷彿被魔鬼附身的貓群便在屋頂上嘶嚎徹夜。有天這兩名學徒終於受不了了,決定聯手一起來一場「貓大屠殺」,首要的目標就是老闆娘最鍾愛的掌上明珠「小灰」……。

貓在 300 年多前竟是如此可恨的存在,但如今卻是備受寵愛甚至使人甘願為奴,我們該如何理解貓的形象轉變呢?歷史上的貓又曾出現過哪些不同的形象?這些形象與印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中世紀的貓:路西法的化身

從中世紀開始,貓在歐洲的名聲一直都不太好。根據獨立學者伊琳娜・梅茨勒(Irina Metzler)的說法,中世紀的人們普遍認為所有動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牠們是為服務人類而降生於世,因此人類馴養了各種動物,諸如狗、馬、牛、豬等。唯獨貓不一樣,貓一直都是一個不容易馴化的動物。

人類馴化其他動物都是靠著奪佔牠們的統治階級、扮演並取代他們的領頭羊,但貓並沒有社會階級之分。貓科動物喜歡晝伏夜出、身手敏捷難以駕馭,生活空間和作息也都和人類格格不入,牠們常常偷闖進人類的領域裡,捕了幾隻老鼠後又無聲無息的消失。這種天生獨來獨往的性格,讓中世紀的人們為貓冠上各式各樣的污名,包括不依賴人類、不知感恩、事不關己、偷懶、貪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神出鬼沒的性格,剛好讓人聯想到另外一種似乎臣服基督信仰、但實則打擊教會的異端。

13 世紀後,貓與反基督的聯繫越來越強,人們開始將貓與惡魔的化身路西法連結在一起,甚至經過教會最高領導階級的認證。1232 年,教宗額我略九世直接下詔書,表明「路西法會在女巫的聚會中化身成為黑貓!」
 
此後,對貓的偏見頃刻如野火燎原般燒遍整個歐洲,無數家貓被丟下樓或扔到火中。隨著獵殺女巫的風氣逐漸興盛,貓也變成巫術的代表,各種虐貓的方式也開始推陳出新。當時要保護自己免受貓的荼毒,民間曾有個秘訣:割掉貓的尾巴、打斷牠的腿!只要讓貓殘廢,就能夠化解魔咒。
 
16 世紀,甚至有人發明了一種殘酷無比的「貓琴」,這種裝置將好幾隻貓關進一隻籠子,讓他們的尾巴露出籠外,接著拿火燒、用夾子夾,備受折磨的貓就會發出淒厲人心的哀號聲。用這種樂器演奏曲子,這以動物悲鳴聲譜成的樂曲極度詭異,彷彿來自地獄……
 

貓琴(cat piano or cat organ)是一種極其殘忍的樂器(Source:Wikimedia

大航海時代的貓:水手們的好幫手

不過,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貓在人類心中的地位漸漸有了變化。
 
早在西元前的腓尼基人就已經會將貓帶上船,以阻止船上的老鼠把糧食吞滅殆盡。在漫長的航行歷史中,人與貓在無形間簽了一個契約:人將貓帶到遠方,讓牠們踏足各地,貓則在漫長的旅途中護衛糧食(順便提供陪伴)作為回報。
 

海洋時代到來後,人與貓的協作關係也使貓的形象不再那麼妖魔化。18 世紀歐洲已經開始出現與現代人相似的愛貓人。不少人對貓如痴如狂,三不五時就抱抱、摸摸、親親,甚至乾脆把牠們帶上床(這很大膽,因為在那時的思維裡,貓會趁人在睡覺時悶死人類),照顧貓的時間甚至比照顧自己的親生骨肉還長。德國紐倫堡的一名律師甚至在過世後,為自己的六隻貓留下了一份詳盡的財務規劃。
 
不過,18 世紀終究是一個矛盾的世紀。啟蒙運動的光芒在這時已經照入歐洲,而且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亮。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這是人類最終解放的時代,人類將從過往的不成熟與無知之中掙脫。然而除了啟蒙之光外,18 世紀卻還有另外一個主要特徵──隨著知識份子與資產階級越發光明,廣大的底層就越是封閉和黑暗。
 
一七三〇年代巴黎發生的「貓大屠殺」,就是在這個思想、文化與階級之間的拉鋸下發生的時代慘劇。

 

18 世紀的貓:資產階級的隱喻

回到文章開頭「貓大屠殺」故事裡那兩位印刷廠學徒,這兩個人位於印刷廠食物鏈的底層,必須最早起、背負著最多的工作,還得忍受職工與師父的咆哮,卻只能食用剩菜和所謂的「貓食」──也就是太老、難以下嚥的食物。然而養尊處優的資產階級非但每天錦衣玉食,更隨意飼養外面的流浪貓,使這些動物任意繁殖。每到晚上,筋疲力盡的兩個學徒正要休息時,窗外的貓就開始通宵達旦的慶祝。長久累積的不滿頃刻間爆發,他們突然心生一計,跑到屋頂上模仿貓叫。
 
學徒模仿的唯妙唯肖,終於勾起了左鄰右舍對貓的古老恐懼,紛紛傳言女巫要來了,這些貓就是來施咒的!印刷所的師父與師母沒辦法,終於下令讓工人趕走這些貓。不過師母還特別下了一道命令:千萬不能驚動到她最愛的貓「小灰」。
 
師母萬萬沒想到,工人們首先瞄準的目標就是小灰。資產階級的寵愛成為貓咪們的催命符,在獲得雇主聖旨後,印刷廠的工人們紛紛抄起棍子、掃帚和鐵棒。見到了小灰,一棒就把這貓給了結。之後「貓大屠殺」就開始了,工人們推派出一隊衛兵、一個劊子手,甚至還有一個告解神父,接著把抓到的所有貓一一解決等到老闆娘看到血淋淋的現場當場失聲尖叫時,這群第一次感受到反抗成功的工人,正一邊歡欣鼓舞地大笑著。

這場貓大屠殺是一種對雇主的終極復仇,是一種前馬克思時代的階級鬥爭。
 

威廉.賀加斯於 1751 年所繪的 The Four Stages of Cruelty,畫面左側可以看到一群男孩正在虐貓(Source: Wikimedia

現代的貓:喵星人,請收編我吧!

所幸,這場讓現代人髮指的虐貓事件,已經處於貓被污名化的歷史裡最末的時刻了。18 世紀下半葉之後,不分階級的人們都被貓所征服。1755 年,一本《里斯本航海日誌》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有艘船的四隻船貓當中有一隻不小心落海了,水手們立刻向船長稟報,此時船長竟然下達了一個命令:更改航向、回去救貓!
 
19 世紀隨著科學的發展,貓的地位更加提升。動物學家開始驚嘆貓的體態簡直是完美的優勢:「(貓)貌似可愛的小型獅子、比例年輕化的老虎。渾身上下一體成型,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太少。一切完美。最漂亮的是頭型,額頭呈現詩意的弧形,整體骨架優美,顯示活動力獨具一格,能做出優雅的波浪狀移動。貓似乎沒長骨頭般全身僅由輕軟麵團組成。感官能力也很強大,和身體搭配恰到好處……」
 

你是收編貓咪,還是被貓收編呢?(Source:Yerlin Matu on Unsplash

貓在人類世界的評價終於大幅反轉,甚至連過去在中世紀被批判的一塌糊塗的貓性,現在全都變成可愛到不行的特徵。一名義大利作家說:「……你只要永遠牢記,貓不像其他動物會為了你爽快高興而活,貓完全為自己而活,只跟著牠們自己的心情走,牠們會理你,只是因為知道你能實現牠們的願望……」這時,貓終於被人類所馴化,成為人類世界中的好朋友。
 
不,或許是人類被貓馴化,也說不定……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神奇海獅
刊登專欄 有問題要跟海獅說
刊登日期 2022-02-06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