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歷史論者的評價中,汪精衛的溫文儒雅和陳璧君的強悍不屈形成強烈對比,也因此產生汪精衛經常遭受陳璧君牽制與干預的刻板印象,這是「女人誤國」的傳統思想作祟,事實上,夫妻兩人鶼鰈情深,陳璧君雖然對外人強硬倔降,對於汪精衛卻是濃情密意,汪精衛對陳璧君的深厚感情不時流露在他的詩詞中,最明顯的例子當屬汪精衛將他的詩詞作品命名為《雙照樓詩詞藁》,「雙照」一詞感情溢於言外。
汪精衛與陳璧君的感情世界,是在民國初年特立獨行的存在,民初文人墨客大多風情萬種,喜好拈花惹草,如徐志摩與沈從文即為一例。政治家亦喜好縱情享樂,有四任妻子的蔣介石即為代表。但汪精衛卻是從一而終,相濡以沫,就連政敵胡漢民也不禁感嘆道兩人為患難姻緣,為民國之夫妻美談。
汪氏與陳氏的感情,並非是一見鍾情,而是在患難之中驚心動魄下的相互扶持。
在檳城的初次相識

他們最初之所以相識,是一次同盟會在馬來西亞的革命募款演講中。
汪精衛自從於 1905 年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後,一直在亞洲各地進行募款,幫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在南洋時經常舉辦革命演說,勉勵僑胞效仿鄭成功等先烈,獲得頗多迴響及認同,聽講者曾讚揚到「聽者任其擒縱,餘二十年未見有工演說過於精衛者」,同事周德偉在晚年回憶說:「汪精衛於每一場合均發表演講,及巨大之煽動力,足以提高士氣。」
在檳城的當地,最大的革命贊助商莫過於以賣橡膠致富的大老闆,人稱「陳百萬」的陳耕基,他有一位 17 歲的女兒陳璧君,因為從小接受高規格教育,對於民主共和產生了濃厚興趣,邁入青春期後,陳璧君的思想階段已逐漸形成,她十分憧憬共和制度,時常閱讀帶有熱血氣息的《民報》,特別對於筆名「精衛」的那位人物非常好奇。
陳璧君在母親衛月朗的陪同下,參與了同盟會的宣講活動。未料到的是,汪精衛竟是年僅 24 歲的少年,儀表堂堂,能言善道,年少的陳璧君被迷得神昏顛倒,僅僅是因為這次見面,陳璧君不但拋下課業參與革命,更是在一次晚餐時段向父母表明自己要嫁給汪精衛。
此話一出,父親及母親無不大驚失色,陳耕基氣急敗壞,揚言要將璧君逐出家門。但個性耿直的陳璧君卻不怎麼聽勸,自顧自地加入了同盟會,並搬入了晚晴園起居,與《民報》編輯部成員同居,汪精衛也在那兒生活。
陳氏因為家庭富裕,經常請編輯部成員去高級飯店聚餐暢飲。在此期間她也常借託不懂西方學說向汪精衛接近,趁機柔情蜜意地表達情意。但汪精衛卻對這樣濃烈的攻勢無動於衷,汪曾直言︰「革命家生活無著落,生命無保證,革命家結婚必然陷妻子於不幸之中,讓自己所愛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過。」這句話看似是委婉地拒絕了陳璧君的戀情,但陳卻因此更加欽佩汪精衛。
在他們的感情中,陳璧君如火,不顧一切的燃燒;汪精衛如水,溫柔而含蓄包容,她的愛炙熱而執著,縱使前路荊棘滿布,也無畏無懼;他的情深遠而靜默,彷彿江河般將一切融入其中。汪精衛不是不愛陳璧君,正如他後來所說,他只是在革命事業中,將「情深寄希望於來生再續」,他只能不斷隱藏自己的情感,使雙方克制在一定的距離。

銀錠橋刺殺事件
事情也正如同汪精衛所預料,革命的事業是不穩定的,1906年以後,同盟會因為上海人與廣東人派系不合,相互內鬥,同盟會一時陷入瀕臨解散之窘境。汪精衛看到同盟會雙方居然因為自己的權力利益而四分五裂,十分哀痛,在 1909 年初主動提出自己要去中國刺殺滿清攝政王載豐,表示此行並不著重於暗殺計畫本身是否能夠成功,只求一死能挽回民眾對於革命黨的信心。
當汪精衛表示要回國刺殺官員時,最堅決和汪精衛一起行刺的便是陳璧君。臨行之際,有一人仗著酒意,開玩笑地對陳說:「你有一張英國臣民的護照,當然不怕死,到關鍵時刻,你把英國護照一拋,英國領事館自會來救你。」陳璧君聽完後立馬拿出護照,當場撕成碎片,滿座皆驚。
1909 年初秋,汪精衛與陳璧君等人,在北京一處胡同設立「守真照相館」作為掩護。新奇的攝影技術招來了好多好奇的觀眾,照相館開張後,顧客絡繹不絕,生意非常興旺,意外獲得許多革命經費。
經過觀察後,汪精衛很快鎖定了攝政王載灃每日會經過的一座銀錠橋,這座橋長度僅有十二公尺,在疏於管理且冬季乾枯的情況下,底下僅有淤積砂土而無積水。汪精衛決定事先躲在橋旁的小陰溝洞裡,等載灃過橋時用電線引爆炸彈。使過橋中的戴灃粉身碎骨,一旁的汪精衛也必受波及,與其同歸於盡。
本來汪精衛以為在寒冬的夜晚人跡稀少,在寒冷的深夜行事不會有人發現。可惜天公不作美,當天有一位居民經過,在泥溝裡發現了黑影,感覺到情況不對,慌慌張張的跑走前去報警,由於事發突然,汪精衛等人來不及將炸彈等設備撤走滅跡。1910 年 4 月 16 日,數名官兵衝入守真照相館,一舉捕獲汪精衛和同夥黃復生、羅世勛等人。陳璧君因及時聽從汪精衛指示外逃,而幸免於難。
自從汪精衛被捕後,陳璧君整日以淚洗面,為了籌措營救的經費,胡漢民曾回憶:
「陳璧君偶然說道:「如果沒有大筆資金,事情就辦不成了。最近籌措資金毫無章法,聽說有人靠賭博致富。我們為何不孤注一擲?為了精衛兄,哪怕一搏也在所不惜。」我對此深表贊同,於是向她借了錢,一同帶著書信前往澳門的賭場。」
可惜的是,澳門當時已是東方有名的賭城,賭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陳璧君和胡漢民等人根本不諳此道,貿然闖入,結果將帶來的百金輸光,狼狽而歸,反倒增添了更多煩惱。
許諾一生的諾言
1910 年冬,在所有方法都已經用完了,盤纏經費也將盡了後,陳璧君決定飛蛾撲火,獨身一人前去北京找到汪精衛。在一日嚴冬風雪的深夜,陳璧君將她在北京的所剩不多的盤纏集合在了一塊,偷偷賄賂了一名監獄大門站崗的士兵,懇求他幫忙將定情之物交給汪精衛。午夜時分,獄卒悄悄給汪精衛塞了個青布覆蓋的木藍,頭也不回地走了,汪很是疑惑,一掀開青布,原來只是十顆雞蛋。汪精衛拿著雞蛋仔細端詳,只見一顆雞蛋上寫著一個小小的「璧」字,內藏有書信一封,上頭僅見「忍死須臾」四字。汪精衛悲喜交集,原來是陳璧君冒死來北京看自己了,那晚他抱著那籃雞蛋睡了一夜。
第二天夜晚,那位獄卒又悄悄來到汪精衛的囚房說:「你有什麼話想說,我會轉給送你雞蛋的那個人。」汪精衛感情激蕩,心中有太多話說不出口,只好將這些思緒寄託在詩詞之上,作一首《金縷曲》送陳璧君,並在詩詞中感嘆:
「如今我們相處的種種,仍如昨日清晰,在每晚的夜夢中,我仍與君攜手共語。」
汪精衛在《金縷曲》後面,寫上了五個大字:「勿留京賈禍」,要陳璧君趕緊離開危險的北京。過了幾天,汪精衛收到獄卒轉來的陳璧君的一封信,陳璧君在信中說:
「我們曾是革命同志,也是熱戀的情人。這次千里迢迢看望你,我想要你知道,我對你的愛不是衝動下的所為,縱使天荒地老,此心亦永不改變。我們雖然受制於高高的城牆,無望一同共枕,唯願死後能共葬,便已足慰平生。請賜予我一紙婚約,以作來世能為君家之婦的證明。我將暫忍此刻之痛,以待君之應許,還望能親筆回覆,許我此願。」
一直以來,汪精衛都是以冷處理的方式,克制著兩方的情感。現在汪精衛是一位被判無期徒刑的囚人,依照當時的法規,根本沒有能假釋出獄的機會,唯一可以盼望自由的那天,只能是革命勝利的那一天。也許他見到陳璧君的那一天,雙方已是鬢絲禪榻的垂暮之人,也許他們永遠見不到對方了。陳璧君這樣的堅定,使汪多年以來在內心豎立的高牆土崩瓦解了,滾滾淚水滄然落下,汪精衛咬破手指,以鮮血寫上:
「諾。」
陳璧君接到汪精衛的血書大哭不止,她按照汪精衛的話,離開北京前往南方參加革命。而陳璧君的來書存之不能,棄之可惜,汪精衛最後竟嚼而吞之。
.jpg)
有情人終成眷屬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義爆發。在短短十幾天內,全國二十多個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大清深感不安,決心釋放政治犯緩解革命情緒。1911 年 11 月 6 日,汪精衛和黃復生一走出法部大獄門,便被北京各界一千餘人包圍歡迎,相機的閃光燈及掌聲在獄門前此起彼落,汪精衛與提牢官「彼此互揖,感情極洽。旁觀人甚多,無不讚歎!聞汪君等出獄後,寓於騾馬市大街長發棧」,34群眾呼聲不斷,一同歡迎這兩位刺殺攝政王的義士。
自從辛亥革命結束之後,同盟會的革命元老基本上都擔任了要職,但汪精衛卻宣布在此時引退江湖,不再過問政治,一來,他的政治夢想已經徹底完成;二來,他想履行對於陳璧君的諾言,再卸下革命家的身分後,補償未曾專心相處的遺憾。
那年,汪精衛 29 歲,陳璧君 21 歲,雙方歷經艱辛,終於又重新回到了一起,汪精衛遵守了他的承諾,與陳璧君正式成婚。隨後兩人前赴廣州舉行了盛大婚禮。在婚禮結束後,汪精衛對陳璧君說:
「我在十年內皆奔走革命,無暇求學,為生平直大缺憾。」
陳璧君懂汪的言外之意,同意與汪再次遊學。不久,汪精衛與陳璧君一同乘船前往法國。1913 年4 月陳璧君產下了第一位孩子,是個男孩,汪精衛夫婦將其取名為汪嬰,兩人在法國贊助了很多留學生,汪所共同創辦的留法勤工儉學會,甚至幫助了日後成為中共要人的周恩來留學。
新婚的夫妻是十分恩愛愉快的,陳璧君對家庭互動十分看重,要求汪精衛星期日和每日晚後要把時間空出來給家人。晚飯後,汪精衛一家經常聚在一起閒話家常,看孩子們玩耍,播放電影,或是切磋棋藝,偶爾汪精衛也會召集親朋的孩子,為他們講歷史故事。汪精衛不喜愛運動,倒是陳璧君喜愛散步、游泳,但有趣的是,汪精衛的身材十分標準,陳璧君的身材卻頗為福態。週日時陳璧君會以健康為由,拉著汪精衛去郊外散步,但是當陳璧君不在時,汪精衛往往會在家中偷閒,從事研讀詩詞,閱讀名著一類事宜。
結語
若是時間停留在汪精衛在法國旅行的這段時間,中國就會少一個「大漢奸」,而多一位不慕名利的英雄,汪精衛的《被逮口占》將成為與林覺民《與妻訣別書》並列的革命英雄遺書,「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言壯語將會永遠在教科書上被後人稱揚。理解汪精衛,與理解蔣介石、閻錫山等民初軍閥不同,汪精衛並不是一個純熟的政治家,筆者將他定位於「若一個烈士活下來後,會是如何」的角色,他擁有豐富的情感,這使他能依靠「引刀成一快」而盛名一世,但也是在盛名之後將他捧上政治台階後,最大的缺點。他並不是一位精明的政客,正如同他在事後與蔣介石爭奪時,會屢次負氣出走國外,拋下原本累積的政治資本一般。
後來的事情,也誠如大家所知,中國各地不斷爆發內亂,首先是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再者是張勳復辟,孫中山緊急連絡汪精衛回國,希望能助其一臂之力。汪精衛不希望再繼續接觸政治,但政治的漩渦卻不斷地波動著汪精衛的人生。他希望能瀟灑地留下英雄背影,但卻無法忽視目前國內岌岌可危的民主共和體制,最終他泥潭中越陷越深,造就出了他的人生悲劇。
汪精衛後來回歸政壇後,政治生涯敵不過蔣介石等新興的軍事強人,在黨內的威望每況愈下,最後甚至落得了賣國賊的罵名。但值得慶幸的是,汪精衛與陳璧君二人始終選擇站在彼此身旁,共同承擔著對方的一切,直到汪精衛於 1944 年病世,留下陳璧君於戰後接受蔣介石的軍事法庭審判時,陳璧君仍堅決不承認丈夫曾犯下任何錯誤,並因此被判處無期徒刑。
民國時代的愛情,有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政治聯姻,如張學良與于鳳至;亦不乏稍縱即逝的快餐式戀愛,如張愛玲與胡蘭成。放在這風雲千檣的時代中,汪精衛與陳璧君的戀愛顯得獨樹一幟,他們二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兒女情長,而是一種帶著決絕的認同與陪伴。在命運的激流裡,無論前方是光明還是深淵,都毅然決然地攜著對方的雙手,選擇了相同的方向。汪精衛夫婦的結局雖是遺憾的,但夫妻恩愛相守一生,無疑是民國初年愛情典範。
𝟐𝟎𝟐𝟓國光劇團跨界新作《精衛》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安祈老師最新力作
詩劇X舞劇X京劇跨界演繹
以嶄新表演形式挑戰爭議性題材
≋≋≋≋≋≋≋≋≋≋≋≋≋≋≋≋≋
❖𝟎𝟑.𝟐𝟗《精衛》主題講座❖
主 題|異想世界中的「汪精衛」
報 名|https://www.surveycake.com/s/663eX
時 間|𝟏𝟒:𝟎𝟎-𝟏𝟔:𝟎𝟎(𝟏𝟑:𝟑𝟎入場)
主講人|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演 員|黃宇琳(《精衛》主演)
李家德(《精衛》主演)
賴翃中(《精衛》編舞)
地 點|國家圖書館B1多功能展演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𝟎𝟒.𝟐𝟔-𝟎𝟒.𝟐𝟕 國光劇團《精衛》演出❖
時 間|𝟏𝟒:𝟑𝟎(演出時長𝟖𝟎分鐘,無中場休息)
地 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𝗢𝗽𝗲𝗻𝘁𝗶𝘅售票系統|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43964262837100544
-
演出主創群
編 劇|王安祈
導 演|戴君芳
雙主演|李家德、黃宇琳
編 舞|賴翃中(翃舞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