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彈珠汽水裡曾經放大理石!「那姆內」從歐洲到臺灣的身世之謎

吳亮衡 2020-08-10

身處在臺灣,可能很難想像沒有清涼飲料的日子。


面對連年創下新高的體感溫度,每當踏出冷氣房的當下,迎面襲來的熱浪總會讓人瞬間滿身熱汗,暴露在外頭越久,節節升高的煩躁感更是讓人看什麼都不順眼。


儘管醫生總是告誡我們不要大口灌入低溫的飲品,但冰鎮過後的飲料,絕對是消暑降火氣的最佳選擇;而對於某些患有選擇性障礙的消費者而言,該如何從架上數十家廠商、數百種飲料選出當下最想喝的那一罐,則又是另一個無解的難題了。


說臺灣是由各種飲料打造而成的飲料王國,絕對實至名歸。


不過,如果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如此熱衷於喝飲料,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早在 90 多年前的《三六九小報》上,就有一篇文章生動地描繪出清涼飲料的重要性:

 

大地如爐,避炎無處。揮扇之餘,聯想及調冰雪藕風味。如近代之清涼飲料「シトロン」欲以冷藏。飲之若醍醐灌頂,因戲以「雪濤浪」三字譯之。顧名思義,已覺兩腋風生,炎氛退盡。

上文的大意是,夏日的大地就宛如烤爐般讓人難受,儘管拼命揮舞扇子仍無濟於事。就在此刻,突然羨慕起杜甫在〈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裡頭清涼愜意的模樣。所幸時下正流行的「シトロン」也有此效,經冷藏過後,不僅風味絕佳,甚至還有擺脫整身燥熱感的功效。想到這邊,用「雪濤浪」三個字眼來戲稱這項消暑的聖品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暫且不論作者驚人的聯想能力,文中確實藏著不少值得玩味的資訊。


首先是「大地如爐」這四個字。回顧這篇文章的完稿年份,正巧是自 1927 年以來最炎熱的一年,最高溫度甚至來到了 36.4 度;另一方面,該年度的夏季降雨量格外充沛,光是五、六月份,就降下超過 820 毫米的雨量。試想,全臺各地都處在這種又濕又熱的環境裡,無怪乎眾人會想要來杯清涼又解渴的飲料。


再來是冷藏技術。早在 1896 年就已經有部分日籍商人,會透過船運的方式將巨型冰磚運來臺灣,並以數倍的價差賣給在臺日人使用。眼見製冰事業蘊含龐大商機,大稻埕商人李春生很快便和英商賀禮納達成共識,共同出資在建昌街上興建臺灣史上首間本土製冰廠,此舉無疑是開啟臺灣製冰、冷藏技術的先河。許多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則趁勢推出「老物新售」的促銷活動,諸如愛玉、仙草、豆花等傳統飲品在加入冰塊後,不僅使口感更刺激,還能有效達到消暑解渴的功能。


當然,最受臺灣人喜愛的飲品還有經過冷藏、可近看又可把玩的ラムネ(彈珠汽水)和「シトロン」(檸檬風味碳酸飲料)。至於這款風靡數百年的飲料是怎麼傳來臺灣的,讓我們先回到三百年前的歐洲一探究竟。

 


碳酸飲料問世

早在十八世紀之前,就已經有人知道某種「冒著氣泡」的天然礦泉具有清涼解渴的效果,然而,真正活用理論、甚至催生出「人工汽水」者,其實是一名英國的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


1772 年左右,約瑟夫根據長年以來對於各式氣體研究的經驗,推出《水與固定空氣結合之解析》(Directions for impregnating water with fixed air)一書。此書隨即在學術圈造成轟動,約瑟夫嘗試將氣體灌入水內的構想更是吸引業界人士的目光。


約瑟夫將氣體灌入水內的示意圖(Source: 網路來源

約瑟夫的理論基礎,就這樣影響了遠在曼徹斯特的湯瑪士.亨利(Thomas Henry)。身為一名化學家與藥劑師,湯瑪士在細讀過約瑟夫的研究後深受啟發,甚至還堅信這種帶有「固定氣體」的飲品,將能有效預防諸多腸胃型症狀,遂興起製作「人工碳酸飲品」的想法。說做就做,湯瑪士將適量氣體加入略帶酸甜感的「檸檬水」(糖、檸檬跟水的混合物)中,同時還強調「這種水必須保存在用木塞塞好的瓶子裡」,才可以有效維持口感以及健胃整腸的功效。


一時間,歐洲各地開始流行起製作人工碳酸水的風潮,這種飲料也被冠上「蘇打水」的稱號。可惜,礙於技術問題,此時期的碳酸飲品未能大量生產,再加上不時傳出飲料瓶氣爆,以及封口無法密合的事件,蘇打水一度遭受大眾非議。


後來,封口無法密合的困境終於在希拉姆.科德(Hiram Codd)的巧手下獲得解決。延續前人的論述,希拉姆運用氣體與液體密度不同的原理,於 1870 年前後發明一款特殊的裝瓶機器,並在多次優化後成功研發出適合氣泡飲料的 Globe-stoppered Bottle(球型環塞瓶)。由於外觀及使用方式實在過於特殊,也有人戲稱這種瓶子是 Codd-neck Bottle(科德氏頸瓶)。


1878 年英國酒店業領導品牌《The CATERER》雜誌中的 Globe-stoppered Bottle 廣告。據說礙於玻璃價格過於昂貴,當時瓶子裡頭普遍放的不是彈珠,而是一顆顆圓形的大理石。(Source: 網路資料

從蘇打水到「玉ラムネ」

至於蘇打水是何時從歐洲傳入日本的,至今仍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在 1853 年培理強勢叩關的「黑船事件」中,由日籍翻譯官轉入;也有一說指出,1860 年某位居住於長崎的猶太人,曾帶入一款黃瓜瓶身、圓形底座的瓶裝水,由於封口的瓶栓實在太難拔出,拉出後又出現「啵」的聲響,因此稱這款飲品為「ボン水」。


不同時期的彈珠汽水瓶身。(Source:轉引自林佳慧,〈清涼一夏!日治時期的碳酸飲料-以彈珠汽水為例〉,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3,頁15。)

然而,最為後人所稱道的,還是 1868 年華人蓮昌泰在東京築地開設、以販賣各式蘇打水為主的「ラムネ屋」。研究者指出,當時ラムネ屋販售的曹達(蘇打)水,是以炭酸瓦斯、酒石酸、砂糖和水所製成,為了更符合消費者的口味,製程中特別加入檸檬汁(lemonade),一推出果真大獲好評。為了加強記憶,民眾也紛紛以 Lemonade 的諧音「ラムネ」、或是荷(何)蘭水稱之,這款源自於歐洲地區的飲品,瞬間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清涼聖品。

 

1887 年前後,科德瓶傳入日本後,再次加速ラムネ的話題性。商人除了在口味上求新求變,也捨棄過往笨重的圓形大理石,改在瓶中放入一顆顆漂亮又吸睛的玻璃彈珠。在陽光的照射下,視覺體驗可為滿分。


儘管當時仍舊有許多圓底黃瓜身造型的商品,但從歷史的後見來看,自此刻開始,「玉ラムネ=彈珠封口瓶裝汽水」的印象逐漸發酵,而彈珠汽水就這樣挾著極高人氣飄洋過海,輾轉來到了臺灣。

 
報紙上的彈珠汽水廣告(Source: 左圖〈[広告]飲料 黎檬水 レモンシロップ/銀座 岸田吟香〉,《獨賣新聞》,1877.08.08,4版;右圖〈[広告] ラムネ開業/芝区 凉水舎〉,《獨賣新聞》,1890.05.31,4版。)

 

參考資料
  1. 林佳慧,〈清涼一夏!日治時期的碳酸飲料-以彈珠汽水為例〉,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3。
  2. 曾品滄,〈平民飲料大革命-日治初期臺灣清涼飲料的發展與變遷〉,《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4:2(臺北:2008.05),頁 18-23。
  3. Tom Standage著,吳平等譯,《歷史六瓶裝: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與可口可樂的文明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4. 臺灣總督府鑛工局,《工場名簿 省工局出版第一號》,臺北:臺灣總督府鑛工局,1944。
  5. 《三六九小報》
  6. 《讀賣新聞》
  7. 《臺灣日日新報》
  8. 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
文章資訊
作者 吳亮衡
刊登專欄 尋「臺」啟事
刊登日期 2020-08-10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2020|八月關鍵字:故事冰菓室
夏日裡的涼爽滋味,抵擋不了的零度誘惑!歡迎進到故事冰菓室,和我們一起清涼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