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平定朱一貴事件的幕後功臣,帶來藍興媽祖信仰──藍廷珍

席名彥 2024-05-05

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朱一貴事件爆發,不過短短幾天,全臺官府皆遭臺民攻陷,直到逃亡船隻抵達廈門,閩浙總督覺羅滿保才驚覺大事不妙。震懾於朱一貴攻勢之猛,覺羅滿保趕緊下令施琅之子施世驃進駐澎湖,務必守住海疆,深怕朱一貴率軍渡海,襲擊廈門。

正當覺羅滿保心急如焚之際,他接到了一封來自地方軍官的書信,信中說道朱一貴等人不過是跳樑小丑,雖然猖狂一時,其實不難平定,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撲滅。書信作者更自願請纓出戰,對平亂胸有成竹,根本沒有把朱一貴等人放在眼裡。覺羅滿保讀信後大喜,直呼「吾調此君,平臺得人矣!」,意指「把這個人叫過來,臺灣就能夠平定了!」

這名軍官,便是出身自福建漳州漳浦的「藍廷珍」。
 

漳浦藍氏:驍勇善戰的畲族後裔

說起漳浦藍氏,那可是赫赫有名,他們是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山區少數民族「畲族」的後裔。畲族人將傳說中的五色神犬盤瓠奉為祖先,並以神犬後代的四個姓氏──盤、藍、雷、鍾為大姓,「畲」字指的是族人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漢文化頗為不同,雙方自古以來亦衝突不斷,如被漢人尊為「開漳聖王」的唐代名將陳元光,就是在戰鬥中遭畲族族長藍奉高一刀砍傷,傷重身亡,足見畲族之強悍。到了明清以後,畲族人才逐漸融入帝國之中,並透過軍功和科考取得社會地位。
 

畲族是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山區的少數民族,族人將傳說中的五色神犬盤瓠奉為祖先。圖為畲族傳統建築。(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藍廷珍生於康熙三年(1664),本是個平凡的農家子弟,勤耕謀生。成年後的某天,他忽然心生感慨:「與其窩在這裡一輩子拿鋤頭,不如拿起戰戟、立下戰功!」當時漳浦藍氏有不少族人在清軍任職,位階最高的是定海鎮總兵「藍理」,於是藍廷珍決定辭家遠行,追隨藍理加入軍隊。

事實上,藍理與臺灣關係匪淺。他在少壯時從軍,卻因性格率直耿烈,經常得罪上級,險遭流放。康熙二十一年(1682),施琅準備攻打臺灣之時,奏請將藍理納入麾下,隨他出征戴罪立功,藍理深感施琅的重用,於澎湖海戰擔任前鋒,與東寧王國鄭氏軍隊鏖戰廝殺。混戰中,藍理一度被砲彈擊倒,身受重創,連腸子都流了出來,但他只用衣布稍作包紮就繼續奮戰,更浴血救出因船隻擱淺而被包圍的施琅,戰功彪炳,就連康熙皇帝都將藍理譽為「所向無前」的猛將。

藍廷珍從軍之後,亦不辱藍氏家風,以善使火器、彈無虛發闖出名號,更對搜捕海盜特別有一套,讓他從最底層的小軍官一路爬升至「溫州鎮游擊」。每當藍廷珍率隊巡洋,閩浙海盜無不聞風喪膽,彼此流傳著:「別的海軍兵官都只是小嬰兒,沒什麼好怕的。但要是遇到『老藍』藍廷珍,最好是逃命為妙!」。

康熙五十六年(1717),關東大盜孫森竊取清軍火炮及戰艦,從遼陽出海逃亡,康熙皇帝震怒,嚴令全國水師官兵搜捕。那時,覺羅滿保奉旨來到浙江溫州督軍,召來藍廷珍卻不見人影,又聽說藍廷珍沉迷聽戲、無心捕盜,氣得打算將他革職查辦。沒想到,不久後藍廷珍從容入謁,稟報戰果──原來,在覺羅滿保抵達溫州之前,藍廷珍早已親自帶隊到臺灣海峽圍堵孫森,一陣激戰過後,竟活捉了孫森等九十餘人,並繳獲所有失竊的炮械及戰艦,覺羅滿保不禁刮目相看,自此對藍廷珍的軍事才能讚譽有加。
 

短短七日,收復被朱一貴佔領的臺灣府城

此時,征討朱一貴行動的副指揮官一職,順理成章交到了藍廷珍手上,藍廷珍亦信心十足,向覺羅滿保誇下海口:「只要我一登陸臺灣,大人就可以向皇帝奏報凱旋了!」。不久後,藍廷珍抵達澎湖與施世驃會師,隨即擬定戰略,他主張集中火力正面進攻鹿耳門,以最快速度收復臺灣府城,勢必將重挫朱一貴的士氣。這項戰略發揮得相當成功,六月十六日,清軍攻下鹿耳門,接著在七天之內便拿下府城,迫使朱一貴北向諸羅一帶潛逃,最終受擒。

然而事件尚未落幕,藍廷珍一方面持續派人追捕朱一貴餘黨,搜查範圍最遠直達後山卑南;一方面也重整政事,對朱一貴事件爆發前後的臺灣官員加以賞罰。八月中旬,臺灣遭逢颱風侵襲,施世驃冒著風雨徹夜勘災,驚悸成疾,不久後病發猝逝,所有善後工作,皆由藍廷珍一肩扛起。

事後,清國官員對朱一貴事件展開檢討,除了因臺灣官員橫徵暴歛激起民怨,朱一貴的根據地羅漢門等沿山地區難以管轄,也是清國統治臺灣的不安因素。因此,覺羅滿保提出一項激進而消極的封界政策,他打算驅逐臺灣、諸羅、鳳山三縣沿山地區的所有居民,拆毀房屋,將所有沿山入口用巨木堵上,並且從臺灣頭到臺灣尾沿著山邊築起土牆、深挖壕溝,形成一條不許任何人出入的「番界」。

覺羅滿保認為,這條番界能讓臺灣山區原住民無法下山襲擊漢人,也能避免奸民躲藏於沿山地區,是個一勞永逸的做法。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實行上困難重重,未免有些不切實際,藍廷珍便主張,應該反過來鼓勵民眾開發沿山地區,讓百姓在此安居樂業,才不會淪為盜匪、起心叛亂。
 

同時,他建議在幾處治安險要之地增設軍事據點,尤其在虎尾溪以北的廣大平原,必須增添一座行政縣市,以加強對臺灣中部地區的治理。藍廷珍的主張,促使了日後「彰化縣」的設立,他對開發沿山地區的想法,雖然一時未被朝廷准許,卻也在多年後「林爽文事件」爆發時,得到了驗證。

藍廷珍留在臺灣鎮撫善後將近兩年,直到雍正元年(1723)四月才調離臺灣,升任福建水師提督,他治臺前後的文書與議論,則由族弟兼幕僚藍鼎元集結成《東征集》一書。藍廷珍於自序中提到,征討朱一貴的這段期間,不論是在戰船上,或是在軍帳中,他和藍鼎元時常一同苦思政策,所構想的計畫,皆由藍鼎元撰寫成章,既能夠切合藍廷珍的想法,又能直指統治臺灣的要害。兩人的苦心勞瘁,都鎔鑄在這本《東征集》中,其中諸多見解,甚至在百年之後仍為人稱道。
 

族人拓墾臺中盆地,藍興媽祖庇佑百年

據說藍廷珍來臺之前,特地至湄洲朝天閣恭請了一尊媽祖神像,以祈求征途順利,在平定朱一貴事件後,這尊媽祖就留在臺灣受享香火,隨後輾轉落腳於臺中。今日位於臺中市區的萬春宮,便是為奉祀藍廷珍所帶來的媽祖神像所設立,又稱「藍興媽祖」,至今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
 

臺中萬春宮,舊名藍興宮,傳說為藍延珍創建(Source:Daniel551727/CC BY-SA 4.0/Wikimedia Commons)

「藍興」之名從何而來?原來,藍廷珍在臺灣四處巡查的過程中,見臺中盆地地勢甚佳,卻因無人經營而荒蕪,便有意開墾。在這之前,已有一名與藍理同期的清軍將領北路營參將「張國」,在臺中盆地設置一座「張鎮庄」,由於發生原住民殺死庄民的事件,遭到官方撤除墾權,但張國的子孫仍留在當地生活。

既然先有張鎮庄的基礎,藍廷珍便以入股投資的方式擴大發展,取藍氏與張氏共同興業之寓意,將墾號命名為「藍張興」,開墾範圍東至「旱溪土牛」(今臺中市東區東信里)、西至轆牙溝(今臺中市南屯區楓樹腳溪,舊稱犁頭店溪)、北至二分埔貓抵(今臺中市北屯區平田里、平和里)、南至阿密里烏溪(今大肚溪),面積廣達上千甲。

在藍廷珍離臺之後,這片墾地仍由藍氏宗族持續拓墾,到了十九世紀中後期,更被官方編列為「藍興堡」[1],包括現在臺中市的東區、南區、中區、西區,以及太平區、大里區、烏日區的部分區域,都曾屬於藍興堡的範圍,就此留下「藍興」地名,這位平臺猛將的名字,也一直留在了臺灣先民的記憶之中。


[1]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朱一貴平後,總兵藍廷珍以其土沃,募佃闢田,故名藍興堡。」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參考資料
  1. 連雅堂,〈藍廷珍列傳〉,《臺灣通史》。
  2. 陳衍,〈藍廷珍列傳〉,《福建通志列傳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頁19
    7-202。
  3.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4. 孟祥瀚,〈藍張興庄與清代臺中盆地的拓墾〉,《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
    頁395-430。
文章資訊
作者 席名彥
刊登日期 2024-05-05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臺灣通史】亂世中的島嶼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