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哈利波特》小說的御用字體──來自印刷機卻保留手寫溫度的Garamond

嗜字綠 2021-01-09
Garamond

從羅馬體的先驅 Bembo 說起

十五世紀初,印刷術才剛被發明,當時印刷品的內文大多和手抄本(Manuscript)一樣,使用哥德體或是手寫體印製。不過在義大利半島北部,文藝復興的風潮正緩緩蔓延開來,有一群人文主義學家認為哥德體實在太過繁複花俏,若要讓知識能更廣為流通,應該要用另一種便於書寫、靈活、好讀的字體才對。

 

到了十五世紀末期,這股文藝復興的風潮更往北傳到法蘭西王國,高盧地區的知識分子對學術的渴望使得書本易讀的重要性跟著水漲船高,印刷廠亦相繼開張。一位法國印刷師暨字體設計師克勞德・加拉蒙(Claude Garamond,c. 1480–1561)便在這股風氣中,寫下字體史上新的一頁。


不過在談加拉蒙之前,得先來談談另外幾個人。


不久之前,威尼斯阿爾丁出版社(Aldine Press)印刷廠的老闆兼人文主義學者阿爾杜斯・馬努提烏斯 (Aldus Manutius, 1449–1515),委託同鄉的刻字師弗朗切斯科・格里菲 (Francesco Griffo, 1450–1518) 設計一種新的襯線正寫羅馬體給自己的印刷廠使用。畢竟在這之前,他已經看過太多哥德體了。


1495 年,刻苦耐勞的格里菲設計出了一種古典(old-style)風格的字體,並被馬努提烏斯用來印同鄉作家皮耶特羅・班波 (Pietro Bembo, 1470–1547) 的《De Aetna ad Angelum Chabrielem liber》(該書被後世略稱為《De Aetna》),這是一本關於西西里島埃特納(Etna)火山之旅的小冊子。


初版的 De Aetna ad Angelum Chabrielem liber,字體由弗朗切斯科・格里菲設計

該字體因阿爾丁出版社印刷廠所使用而被稱作「Aldine roman(阿爾丁出版社印刷廠的/羅馬體)」,有時也因《De Aetna》的作者,而又名叫 Bembo。在那個印刷品還大量使用哥德體與手寫體的年代,身為羅馬體先驅的 Bembo ,不僅在外表與功能之間取得了一個理想的平衡,也影響了後來以此為參考對象的 Garamond


Garamond的誕生

回到主角加拉蒙身上。據信從 1510 年開始,加拉蒙便向巴黎的印刷師西蒙・德科利納 (Simon de Colines, c. 1480?–1546) 學習雕字技法;到了 1520 年,則向另一位法國印刷師暨人文主義學者若弗魯瓦・托里 (Geoffroy Tory, 1480–1533) 學習印刷。在兩位前輩的指導下,加拉蒙沉浸於濃厚的人文主義教育中,養成了日後對字體設計及印刷的獨特眼光。


克勞德・加拉蒙

某天,閒來無事的加拉蒙看到了 Bembo 字體,深受人文主義影響的他,目光全都被 Bembo 所吸引,加拉蒙心中浮起了一個想法:

 

嗯… 不然我也來設計一款羅馬體吧?

1530 年,出師的加拉蒙以格里菲設計的 Bembo 與威尼斯書法家盧多維科 (Ludovico Degli Arrighi, 1475–1527) 的字樣為基礎,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字體。這個字體被用來印刷人文主義學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 (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 1466–1536) 的著作《Paraphrasis… in Elegantiarum Libros Laurentii Vallae》。


上面是 Bembo,下面是 Garamond(Source: meaningfultype)

加拉蒙所設計的字體也被以他的名字命名為「Garamond」。Garamond 從字型上可看出幾個特色。首先,以 o 來說,它的中軸越來越接近垂直;e 的中心線(crossbar)則變成水平;數字會延伸到下降部(descender);大寫 W 的中間有交叉。值得一提的是,W 這個拉丁字母直至七世紀才被發明,最早是用來代表 VV,所以將兩個 V 疊在一起可說是非常有道理。


這些特色都讓 Garamond 在分類上被歸納到古典(old-style)羅馬體。


Garamond 初版(Source: Luc Devroye)

看似高貴、典雅、正式,又帶些墨暈風格的 Garamond 很快在法國國內流行起來,沒多久更傳到西歐的其他國家,甚至取代了哥德體。此時,整個歐洲的印刷設計業形成東西兩大派別,分別是使用羅馬體的西歐諸國,及繼續使用哥德體的日耳曼地區。


到了十六世紀中葉,Garamond 這個後起之輩取代了過去格里菲設計的 Benbo,成為阿爾丁出版社印刷廠的預設字體。被印刷廠設為預設字體,加拉蒙一定發大財了吧?事實上,因巴黎的盜版盛行,加拉蒙在世時從未致富。在他去世後,初版 Garamond 的字模和相關設備被妻子出售給紀堯姆.勒.貝(Guillaume Le Bé)、克里斯多夫.普蘭汀(Christophe Plantin)、和安德烈.韋歇爾(André Wechel)等公司。


不過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在加拉蒙去世後的 60 多年,另一位法國鑄字師出現了,且深深的影響了 Garamond 的命運。


後世的誤會與正名

1621 年,法國鑄字師簡・揚農 (Jean Jannon,1580–1658) 在設計新字體時,某種程度上「致敬」了初版的 Garamond,並加入自己的風格,成為另一套新的字體。他雖然將這套新字體的字模賣給(另種說法是被沒收)法國皇家印刷院(Imprimerie nationale),但身為新教徒的他卻在信奉舊教的法國過得不太好,他的名字也漸漸被後世遺忘。


上面是 Garamond,下面是 Jannon。兩者或多或少都基於初版做出小修改(Source: creativepro)

1825 年,人們重新在法國皇家印刷院的資料庫中找到揚農設計的那套字體,卻不小心把它誤認成是由加拉蒙所設計的 Garamond。因此後來,許多以揚農所復刻的近代字體都被誤稱作「Garamond」。一直到 1927 年,法國歷史學家貝阿特麗斯・沃德 (Beatrice Warde, 1900–1969) 的研究,才讓世人重新認識到揚農。

 

進入數位時代後,許多字體公司都相繼復刻 Garamond Jannon 風格的字體,例如基於 Jannon(卻因被誤認而被掛上 Garamond 名字)的 Monotype GaramondSimoncini Garamond、Linotype Garamond;基於初版 Garamond  Adobe Garamond ProGaramond PremierStempel GaramondBerthold Garamond;還有看起來有點糟的 ITC Garamond


雖然這些字體都相當程度繼承了初版 Garamond 的風格,實際上卻或多或少加了各自的巧思,如 ITC 的「H」就比 Berthold 的「H」矮了將近 17%。


其中的 Monotype、Simoncini、Linotype 版本是基於 Jannon,而 Adobe 和 Stempel 版本則基於真.Garamond(Source: creativepro)

疊圖後可以觀察到,以 G 為例,每個 Garamond 的字母都長得不一樣(Source: Peter Gabor)

疊圖後可以觀察到,ITC(深紅)的 H 比 Berthold(淡藍)的 H 矮了將近 17%(Source: Peter Gabor)

加拉蒙設計的 Garamond 除了外表令人印象深刻之外,它在字體史與印刷史中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覷。在 Garamond 問世前,過往的字體設計師工作是盡可能的模仿手抄員,也就是將字體設計得接近手抄本中的書寫體。加拉蒙是第一個將字體設計的範疇抽離手寫體框架的人,他從「印刷品」的角度重新思考「印刷字體應該長什麼樣子」,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款基於印刷設計的字體。


Garamond 經典而不落俗氣,優雅而不過於華麗,在這個打字興盛的時代中保留了一點手寫的墨韻,讓它成為許多歐語小說或童書排版的首選,像是美國兒童文學巨擘蘇斯博士(Dr. Seuss)的各式著作,以及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系列叢書,都是 Garamond 的經典範例。

 

使用 Garamond 的《Harry Potter》(Source: booksinteralia)
參考資料
  1. Yeseul Son (2018). Evolution of Garamond: An Interactive Timeline Demonstrating the Evolution of Garamond. RIT Scholar Works 10–2018.
  2. Peter Gabor (2006). Garamond v Garamond Physiology of a typeface. Retrieved from flyachtsigns, Web site: https://flyachtsigns.com/
  3. Di James Clough (2016). Chi era Francesco Griffo? Retrieved from Griffo Da Bologna, Web site: http://www.griffoggl.com/
文章資訊
作者 嗜字綠
刊登日期 2021-01-0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