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老屋新用,濃醇的家香味依舊:加蚋仔小吃店「家香味食堂」的老屋改造行動

黃宣仁 2021-04-29

「家香味食堂」原來是一間在南萬華已屹立三十多年的小吃店,店主吉良伯的魯肉飯和土魠魚羹,是大部分加蚋仔居民的日常溫暖記憶。而吉良伯的女兒、二代店主周孟儒,眼見父母老邁,決定返家繼承家業。她勇敢地申請計畫,大翻修爸爸的老店面,開啟了南萬華老屋新用的先河。路邊攤鐵桌椅變吧檯,人與香味都不變──今天要說的是,世居此地的父女為了家和鄉里,一起生活打拼的故事。


小吃店女兒的逆襲

白鐵桌椅,滷肉與羹湯香,小學生孟儒一回家書包丟了,趕緊加入爸媽行列,洗菜端麵上桌,隔壁陳伯母、對街阿勇伯或是鄰巷的小華,每個客人都能打照面,偶爾假日家裡有親戚來,爸媽後頭宴客,孩子熟門熟路在前頭顧店。身為一個在小吃店長大的女兒,這是她熟悉不過的日常。


長大後,小吃店女兒到東區工作,天天往來繁華市中心與寧靜加蚋仔,好像每天從市區回鄉下。匆匆數年的早出晚歸,回家時街區都暗了,但家裡飄盪的滷肉香,這個深藏在她每個細胞的氣味,總在開家門時迎她歸來。家的氣味,始終不變。然而回頭一望,是洗了三十年的菜,爸媽不再挺直的腰,是長期站立炒菜備料,他們不再硬朗的膝蓋,逐漸趨緩的步伐。曾經有力的手臂,何時也斑駁蒼白。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三十歲那年,孟儒辭職還鄉,回鍋這間小吃店,她決定,不只是下班後來跑龍套,她要來當全職的小吃店女兒。


這間當年為了償還債務、養大一家老小,而毅然決然創立的小吃店,在父母肩上已然三十年,已不再是當年的小女孩的她,決定試著換自己承擔。返家後,她不止投入店裡經營、打點成本,也計畫大舉改造店內環境,以求突破。於是,她申請了市府「老屋新用」的計畫。


孟儒「先斬後奏」申請老屋新用計畫,為南萬華當地開了老屋新用的先河

翻新店面,最大的阻礙竟是爸爸!

「這是一間四十年老屋,房子蓋好後從沒修繕,其實很多裡面管線都熔掉了,也是打開才知道。」孟儒表示想修繕老家的想法:

 

這房子的前面是店面、後面是住家,我們整天都在這,我希望環境變更好。

在家香味食堂過去販賣的是素食自助餐,老照片中可看見周爸辛勤工作的身影

然而,周爸開了二、三十年的路邊攤,生意平靜做了許久,不願有大的變動。孟儒解釋,老房的擁有者通常是長輩,他們只要聽到政府的事,就覺得鐵定困難,加上修繕老房是一件大事,她建議政府可多加強宣傳、尤其要和老人家溝通。儘管有補助,其實真的要修繕完備,不免還是要自掏腰包,老人家容易望之卻步。「我是永遠都說服不了他! 只能做給他看。」孟儒採取「先斬後奏」策略,直接開始推動老家修繕計畫。


孟儒在顧店之餘自己一人製作企劃書,並順利通過。前置作業中,她花了很多時間與設計師、施工師傅討論,最終決定將傳統小店改造成日式簡約的原木風格,多了份小居酒屋的氛圍。原先店後上方有一閣樓,雖然已拆除,他們特意保留閣樓梯子的一部份,改裝成放滷味的小櫥子,讓記憶以另種形式相伴。而店內採用吧檯的設計,則是為了保留原先路邊攤店面中,周爸與客人貼近的互動氛圍。


直到工班進來開始改造那天,周爸都還在問可不可以不要動工,「我賣這都銅板價!百萬開下去很心疼。」最後半推半就地,還是由孟儒作主。他嘆:「現在是少年仔的天下,既然她愛做,欲按怎舞就予她去舞。」


從整修開始,這間店在小小加蚋仔就變成了街坊新聞。平靜多年的社區起了一絲波瀾,很多人以為開新店、換老闆了,新穎風格在老街區顯得獨樹一格,對當地老人家來說難免陌生。甚至裝修完畢,還有人不敢進來,直到看到熟悉的白髮老闆在裡面晃,才知道根本是同一間店。白鐵桌椅變吧檯,吃的還是同一味。


(改造前)家香味食堂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小吃攤

(改造後)改造成日式簡約風,多了小居酒屋的氛圍,但仍然保留以前路邊攤時期的親密互動
 
延伸閱讀:居酒屋的誕生

老屋新風格 帶來新緣分與新世界

「家香味食堂」的重建可以說為當地開了老屋新用的先河。在整建和後續回饋活動的辦理中,很多街坊鄰居對老屋新用計畫產生好奇,並詢問孟儒計畫的相關細節。重新開幕後,他們舉辦了開幕活動、免費回饋鄰里佳餚,感謝他們多年來的支持。新空間也出借給在地青年使用,並舉辦了加蚋仔相片回顧展,賦予小吃店空間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老店新裝」兩年後,老鄰居從新奇到習慣,亮眼風格與網路經營不只吸引年輕人與外地客,當地叔叔阿姨也很樂意帶外地朋友來捧場,裝潢一變,吃小吃都有上館子的情調。


孟儒也用事實向爸爸證明,硬體上的轉變確實帶來不一樣的客群。新世代拿著手機進店裡,開動前一定要照一張。周爸頗為納悶:「啊他們是咧創啥?我的飯攏欲冷去了!」孟儒解釋:「他們都在幫你宣傳啦!」周爸看見時代的轉變,慢慢在咀嚼接受:

 

網路是你們才懂啦。以前我沒有,就是靠真本真料好吃,你去宣傳、買給別人吃,這樣子傳下去的啊。

店面改裝後,讓年屆七十的他也見識到新時代的力量。


女兒返家,先是大翻修老爸的店面,還不斷積極鼓勵他參加食品展、滷肉飯大獎,幫他接在地導覽、媒體採訪……儼然成了為他帶來事業「第二春」的經紀人。孟儒笑言這都是在「弄他」,是自己很大的樂趣。「以前覺得他就是個老古板,沒想到也有騷包一面。」常常嘴上說不要受訪,人家一來又侃侃而談:「在地的阿伯默默想紅的感覺。」嘴上愛逗爸爸,內心則是想多帶新的東西給老人家,「他很少接觸外界。想刺激他的想法,跟其他人多交流。」又愛補一槍:「不然怕他老年痴呆。」


孟儒替爸爸報名滷肉飯大獎,就是希望可以給周爸這麼多年來的努力,一個客觀的肯定

孟儒表示,六、七十年來,周爸爸從沒離開過加蚋仔,這間小小店面,是爸爸的小小城堡,一生心血成就都在這一方天地裡。面對千萬債務的難關,爸爸沒有躲開,撐起他的腰桿,築起這個小城堡,每天在裡頭辛勤打拼,就是為了護住一家子。因此,現在她盡可能想多帶新的資訊給他,好讓爸爸老的慢一點。


「好吃」二字背後 是職人的一生心血

對於自己一手打造的本業,周爸總是謙虛,「這沒什麼啦。做小吃做的好吃是應該的,不好吃人家不會再來。」然而「好吃」背後,是真材實料的古意性格。該店招牌滷肉飯,是周爸從兒時阿嬤做的滷豬油脯得到的靈感,他遵循老一輩古法,慢火燉煮,仔細養鍋,且精選肉質最彈性的部位,成就延續四個世代的美味。


該店另個招牌土魠魚羹,湯頭是用扁魚、白菜等下去熬製。洋蔥湯則是以洋蔥、大骨、蝦頭熬成。高成本讓女兒孟儒直呼:「賣土魠魚根本不賺錢。」周爸轉頭回嘴,「雖然不賺,人家也是衝著土魠魚羹回來的啊!」老人家在意老客人感受,別人吃自己的料理一輩子,從小吃到大、成家立業後再帶小孩回來吃,那樣深刻的連結,不就是小吃店老闆最大的感恩與成就嗎?


繼承爸爸的踏實性格,孟儒對小吃也有單純的堅持。她清楚,在老社區要生存格外不容易。家家戶戶都開伙,要與在地的阿公阿嬤「競爭」,面對料理是不能懈怠的。目前招牌的滷肉飯跟土魠魚羹,依然是留給爸媽做,就是深怕失去了傳統的口味,客人會說「還是老的做的好吃」。


周爸比喻料理就像武俠練功一樣,關鍵是態度:「要有擔當啦!做吃的甘苦,不能休息啊。」展現出平民小吃背後珍貴的硬頸精神
 

老屋裡的那鍋濃醇「家香味」

回憶起返家後的點點滴滴,孟儒說:「開店很像在破關,一直遇到一堆新的關卡,破完這關還有下一關!」 好在她也認識了很多同樣返鄉創業、或到這開店的年輕人,大家總是討論如何串聯、分享經營甘苦,讓孟儒不感孤單。孟儒也與在地青年組織六庄往來密切,他們一起舉辦廣照宮廟埕電影展,播放關於加蚋仔的紀錄片、帶領在地小朋友循著地圖走訪新店家,認識大街小巷,並請當地耆老為大家做在地導覽。


青壯世代如同大樹的莖幹,當他們回流、串起了社區老小,小小樹葉更能夠綻放燦爛,同時也回流了歡喜養分給老根,整棵加蚋仔大樹再度容光煥發。


過二十年爸媽忙於工作,家庭生活一直很薄弱,甚至很少一起同桌吃飯。孟儒笑說:「現在則是有點太多了!幾乎二十四小時都看到對方。他們都覺得煩吧,現在換我一直念他們,不能吃什麼、不能幹嘛幹嘛。」返鄉承接家業後,雙方更了解彼此,儘管嘴上總愛互虧,看到的也都是珍惜彼此的心意。


從當年爸爸決心養家、對料理數十年如一的堅持,到女兒返家,決然地學習與承擔,我們看到了世代傳承下,珍貴的職人堅持與老派的真情真意,在家族的老房子,還有那鍋濃醇的「家香味」中繼續飄揚。

 

本文收錄自臺北都市更新處老屋新用計畫案例集《居所本事》
↗Living Better, Living New↗
說到「都更」,一般民眾腦海中想到的,就是拆除重建。但「砍掉重練」的更新式重建,真的有比較好嗎?由建商主導的都更,未能呼應各地的發展紋理,清一色的高樓大廈,讓歷史與街區的樣貌消失了,生活在這的人與空間的故事,也被抹除了。
城市的進步,在於生活於此的人能不能感受到歸屬與幸福,邁向永續低碳城市,拆除重建不是唯一途徑!臺北都更處「老屋新用」計畫,找回巷弄間的人情味,讓空間說自己的故事。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宣仁
刊登日期 2021-04-29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