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阿爾罕布拉宮加上紫禁城!「南柯」一夢的大雜燴庭園,封存在景觀設計裡的美國鍍金時代

鄭台祥 2023-03-28
南柯庭園的藍色階梯,在帶來異國風情的同時,本身也蘊含了實用至上的美式思維(Source: Massachusetts Office of Travel & Tourism / CC BY-ND 2.0 )

在美國東北角麻州的靜謐山谷裡,暗藏著一座有點奇特的庭園。它隱身在一道石牆之後,層層樹影遮蔽,讓人摸不著底蘊。乍看之下,它的樣式華麗、中西合璧,卻十分實用;風格蕪雜、色彩奪目,卻不失古樸。整體看來,它和周遭景色十分相容,毫無違和融入群山裡。

 

這座名為「南柯」(Naumkeag)[1]的庭園或許鮮為人知,卻對美國現代景觀設計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除了大雜燴般的外觀之外,它骨子裡很貼切地詮釋了「精緻」與「荒野」這兩股看似對立的概念,如何在美國十九世紀的土壤裡相互拉扯、共生,乃至生根發芽。

 

位於美國東岸鄉野裡的南柯庭園(Source: Tim Jarrett / CC BY-SA 2.0)

 

不曾消逝的內在荒野

「荒野」是十九世紀美國人的中心思想。當第一批移民者乘坐五月花號踏上新大陸的那一刻起,就註定開啟了一連串關於荒野自然與人類文明的辯證。現代人眼裡鬱鬱蒼蒼的原始山林,對當時的清教徒來說,卻是一片窮山惡水,令人驚懼。在逃離了舊大陸腐敗守舊的社會階級,終究得面對更基本而嚴苛的生存問題:惡劣氣候、泥濘沼澤、野獸低嚎……在荒野裡徘徊的人們,唯有在改造荒野之後,才開始懂得欣賞荒野之美。

 

1835 年,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在他最知名的著作《民主在美國》裡寫道:「當歐洲人都在談論美國的荒野時,美國人自己卻渾然不覺……他們忙著清理沼澤、疏濬河道……只要拓荒先驅者們仍存在一天,蠻荒的威脅就不曾消逝。或許百年後,當土地被馴化了,大自然不再令人畏懼了,這些豐饒的美景就得以被欣賞了。此時美國人的目光終究會回望向舊大陸,畢竟是我們提供了此等欣賞『荒野之美』的思想基石。」
 

《民主在美國》作者托克維爾(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這話說完後的半個世紀,美國大片的廣衾土地確實被「馴化」了。南北戰爭使北方資本家主導了國家發展的走向,紐約、波士頓等地相繼立起高樓,持續積累財富,吸引大量移民落腳,有遠見的規劃者開始在都市裡蓋起公園,以緩解日益擁擠的生活環境。

 

隨著《公地放領法》[2]通過、太平洋鐵路修築等西進運動開展,西部邊疆的自然風貌漸漸消逝。當實質上的荒野逐漸不復存在,許多人內心卻依舊緊守著對它的熱愛。[3]

 

此時,在距離五月花號停靠的港口西邊約 300 公里,麻州伯克夏郡風景優美的山谷裡,一名來自紐約的上流人士約瑟夫・喬特(Joseph Choate)購置了大片土地,打算用來建造一座避暑莊園,誰想到,這座莊園卻成為了美國現代庭園設計史上不可迴避的一章……

 

命運多舛的「祥和之地」

1884 年正值美國歷史上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東岸富豪爭相在自家土地上蓋起一棟棟美輪美奐的豪宅。除了炫富之外,更要炫品味,美麗奢華的庭院成了豪宅標配,蒔花弄草也成為上流社會的休閒嗜好,園藝沙龍、俱樂部等紛紛成立。

 

約瑟夫・喬特出身顯赫,是一位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的政治精英,曾參與許多重大法案的推動,並擔任過駐英大使等職位。身為一位財大勢大的國際級人士,花錢當然也不手軟,不但從世界各搜刮許多奇珍異寶,為了打造夢幻豪宅景觀,他還邀請鼎鼎大名、設計紐約中央公園的歐姆斯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負責規劃基地,主屋建築則交由紐約知名建築師事務所McKim, Mead & White的懷特(Standford White)[4]操刀。

 

然而,計劃從一開始就談不攏,歐姆斯德恃才傲物,堅持要將主屋設在能夠眺望夕陽的最佳地點,而那裡剛好長著一棵屋主最愛的老橡樹,經歷了一番爭執後,「美國景觀建築之父」遭到了開除,樹則保留了下來。
 

站在南柯庭園的老橡樹旁邊,可遠眺西麻州伯克夏郡的優美山景 (Source: 鄭台祥)

 

 

案件改由另一位工程師巴雷特(Nathan Barrett)接手,巴雷特將朝西的山坡地整成兩個大平台,以步道串聯,並增設了馬廄、管理室等設施。至此,基地的樣貌大致奠定了。這座莊園名為「南柯」(Naumkeag),即原住民語的「寧靜祥和之地」,也是屋主出生地、位在麻州東北女巫鎮「撒冷」(Salem)的舊名。
 

儘管如此,這座莊園似乎沒有為約瑟夫家族帶來太多好運。約瑟夫本人雖健康長壽,但不少家族成員都遭逢悲劇,在他買下莊園的幾年後,子女相繼因病離世、罹患精神疾病。1917 年約瑟夫過世後,小女兒瑪貝爾(Mabel Choate)從她父親那裡繼承了有形的莊園、財富與滿屋收藏品,也從她母親卡洛琳(Caroline Dutcher Sterling)那裡繼承了無形的高尚品味。1926 年在一次園藝座談會裡,56 歲卻依然單身的瑪貝爾遇見了時值壯年的景觀設計師弗列契・史蒂爾(Fletcher Steele),兩人一拍即合,成為好友,瑪貝爾旋即邀請他幫忙改造莊園景觀,隨後開啟了往後長達三十年的合作。
 

瑪貝爾・喬特(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南柯庭園一隅裡的瑪貝爾(Source: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 IN COPYRIGHT - NON-COMMERCIAL )

 

史蒂爾和他的設計哲學

弗列契・史蒂爾以今日眼光看來,算是一名典型的高富帥。衣著體面、舉止優雅,從麻州名校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畢業後,進了哈佛大學研究所學習景觀設計,隨後受到當代景觀設計名家曼寧(Warren H. Manning)的賞識,進了波士頓的事務所工作。並在 29 歲時自行開業,專門為當地貴族設計豪宅庭院景觀。

 

如同許多追求完美的設計師,他嚴格審視每一座經手的庭園,如同看待一件精緻的藝術品。他曾說:「我相信若沒有醜陋的事物,美麗也就不復存在,兩者皆能夠刺痛我們賴以生存的感官……對我而言,強烈對比的事物,比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平庸有吸引力多了。」

 

1925 年在巴黎舉辦的現代工業及裝飾藝術博覽會,促成了日後盛行的藝術裝飾(Art Deco)風格,影響了無數建築師及工匠,其中也包括了正值事業巔峰的史蒂爾。他在庭園設計的形式、用色,都更加狂野大膽,展現出更多對於藝術性的個人探索。不同於將庭園視為妝點門面的功能,他更強調整體空間的構成,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花園成了一件 3D 的立體風景畫。遊走其間,身體與感官隨著豐富的空間尺度拓展。

 

由於家境尚稱富裕,他定期前往歐洲大陸旅行,讓自己沉浸在名勝景觀古蹟裡。他尤其推崇法國的凡爾賽宮,講求對稱、軸線、秩序規整的華麗樣式,利用幾何樹陣、林蔭大道、花壇等元素,體現了廣衾無邊的大自然如何納入人類秩序的掌控。這也使他深刻感到自身文化的貧瘠與不足。因此,史蒂爾一生致力於將歐陸(尤其是法國)的庭園設計風格移植到美國本土,並從中轉化為舒適而實用的美式風格,也影響了下一個世代的景觀設計師如丹・凱利(Dan Kiley)[5]等人,促成了美國地景建築領域的現代性運動。

 

除了設計實務、旅行參訪之外,忙碌的史蒂爾也抽空任教於洛索普女子景觀專科學校(Lowthorp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Women)。該校的成立,是為了考量有志於景觀設計、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年輕女性的需求。1920 年代,設計教育及職場對女性相對封閉,史蒂爾也是少數肯雇用女性員工的例子。「此刻我們迫切需要以女性的細緻的觀點,來看待景觀設計這門新興的專業。」他說道。

 

有共事者評價史蒂爾行事風格強勢、喜歡主導、性情尖銳而不可預測,精力充沛的他有時早上六點出現在公司,隨後一星期不見人影。凡此種種,都令他成為當時景觀設計界引領風潮的的先鋒型人物。
 

 

中西合璧的大雜燴風格

庭園的建造始於主屋南方的午後花園(Afternoon Garden)。為了打造出業主心目中理想的適合放空、不受干擾的小空間,在這塊大小僅約 15 x 8 公尺的基地裡,設計師首先量測了周圍樹蔭、房屋的陰影面積與太陽方位,以便在漫長的冬季裡獲取更多日照。

 

由於史蒂爾常年在法國走動,熟悉巴黎常見的廊柱(Colonnade)景觀,於是在基地四周豎立幾枝色彩華麗的木柱,用以標示邊界,並製造出框景效果。這些木柱由波士頓港口撈起的漂流木訂製而成,據說是史蒂爾突發奇想,從威尼斯繫船的木樁得到靈感,彼此之間以粗繩索相繫。地面則以桔梗等草花排列出法國地毯花紋的效果,搭配本地開採的石板鋪面,四周角落則引入蕨類、毛莨屬及爬藤植物,正中央橢圓水池如同一面鏡子,將天空拉近至地面。水池外圍則有四個小噴泉投射出潺潺流水,令人聯想到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的中庭水池。 

 

本來,這個小院子最初的構想,是為了延續英國維多利亞式的精緻氛圍,瑪貝爾不希望有過於新穎的樣式,只要能夠眺望落日、享受悠閒的午茶時光即可,然而最終呈現的,卻是一幅充滿魔幻、融合了威尼斯立柱、法國花壇,與伊斯蘭水池風格的多元混搭景象。 

 

史蒂爾相簿裡的午後花園(Source: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 IN COPYRIGHT - NON-COMMERCIAL )

融合了義式立柱、法式花壇與伊斯蘭式水池的午後花園(Source: Magicpiano / CC BY-SA 3.0 )

 

有天,當瑪貝爾見到一排卡車上載滿了基地開挖的土壤,想起了史蒂爾告訴她南邊的草坪需要整地。她立即叫住了司機,將這些土方回填至南邊草坪,用來連結午後花園與基地南端之間的陡峭坡地。如此一來,不僅達成了就地回收、挖填平衡的工程技術,整地後的山坡呈現細緻滑順的樣貌,視覺上更呼應了遠方的山脈輪廓,眺望三三兩兩的樹叢,優閒吃草的牲口。這種手法體現了英式庭園裡如畫式(Picturesque)的設計傳統。

 

東方元素同樣沒缺席。史蒂爾曾在 1934 年展開為期三個月的中國與日本之旅,隨後瑪貝爾也在他的慫恿下前往中國。這趟旅行後,史蒂爾徵得了瑪貝爾的同意,在基地東北角蓋了一座中式園林,希望將在東方之旅的見聞帶回自家。

 

為了盡可能完整重現中國風,瑪貝爾還特別雇用了一位專員,數次前往中國研究古文物並採購。北方宮殿寺廟、江南粉牆黛瓦、漢白玉大理石鋪設的地板、牡丹花等中國風元素應有盡有,階梯還採用了紫禁城太和殿中央可供皇帝上朝的樣式。其他細節包括中式園林的琉璃瓦屋頂、月洞門(Moon gate)、寶瓶門等,都依據史蒂爾本人所拍攝的照片原樣複製而成。如此一來,養尊處優的瑪貝爾更能在自家花園裡,關起門來當皇后了。
 

史蒂爾相簿裡的中式園林施工照(Source: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 IN COPYRIGHT - NON-COMMERCIAL ) 

 

南柯庭園裡的中式園林(Source: rebeccajgale / CC BY-SA 4.0)

 

南柯庭園裡的中式園林,不只有中國風還有日本味。史蒂爾曾參觀京都龍安寺的方丈庭,簡單的白沙與石組構成的枯山水,卻能使他感知到宇宙的廣大無垠。這種神祕性帶給他相當震撼的宗教體驗,或許也多少反映在圖中庭園使用的大量白沙地鋪(Source: Miguel Hermoso Cuesta / CC BY-SA 4.0)

南柯庭園裡有各種中國風元素(Source: 鄭台祥)
南柯庭園裡有各種中國風元素(Source: 鄭台祥)
南柯庭園裡有各種中國風元素(Source: 鄭台祥)
南柯庭園裡有各種中國風元素(Source: 鄭台祥)

 

網紅景點「藍色階梯」

午後花園於 1929 年完工後,接下來的整個三〇年代,他們繼續構思,在都市的繁忙街角,在山谷的日夜晨昏,都留下了兩人辛勤耕耘的身影。由於兩人終身未婚,有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在追求熱愛的美好事物上。據瑪貝爾的親友晚年回憶,南柯庭園的魅力,在於它並非全然按部就班根據藍圖施做,而是一點偶然、幾許想像碰撞累積的結果。當初腦海中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隨著時間推移,點子召喚出更多點子,行動併發出更多行動,庭園樣貌得以逐步成形。此外,兩人對設計都守口如瓶,彷彿進行一件祕密作業,因此親友們都被蒙在鼓裡,也為每次的造訪增添了驚喜感。

 

隨著瑪貝爾逐漸年邁,卻不減對生活的閒情逸致,她習慣每日前往溫室採摘新鮮花朵,用做靜物繪畫,於自宅擺設。某天,這位 67 歲的老婦人向史蒂爾抱怨道,每天往返於溫室,兩地之間的路途太過陡峭、行走困難。為此,體貼的史蒂爾決定設計一座階梯。

 

這座階梯絕不簡單,根據基地高程劃分為四段,考量到舒適與便利性,史蒂爾仔細計算每段的坡度,設置了轉角與坡道,搭配白色金屬流線型扶手,每段的平台正中央留出一半圓型藍色凹槽,中心有一落水口,潺潺流水沿著暗管,滴落在底部清淺的水池,偶爾吸引鳥兒前來戲水,濺起的水花聲響迴盪在幽靜的山谷裡。坡地種滿了本地的白樺樹做為背景,紅豆杉順著扶手排列,別具巧思。這座藍色階梯聲名不脛而走,成為南柯庭園最大,也是史蒂爾本人作品的正字標記。如果當時有社交媒體,想必也成為打卡的網紅景點。
 

施工中的「藍色階梯」(Source: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 IN COPYRIGHT - NON-COMMERCIAL)
坡地種滿白樺樹的「藍色階梯」(Source: Massachusetts Office of Travel & Tourism / CC BY-ND 2.0)

 

仔細觀察發現,隨著高度遞增,每一台階的尺寸都有微妙變化,令整體更富韻律。順著坡地構築的集水渠道,為每年春天融雪時分,將山泉水一路引下至底部的水槽以供灌溉使用,這種善用地形理水的手法,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莊園也十分常見。

 

這個庭園設計看似不拘一格,但史蒂爾非常注重整體功能與實用性。生性節儉的他,捨棄了豪宅前院常見的大草坪、雙車位與浮誇不實的戶外廚房,以利後續的維護管理。庭園中的空間需求十分明確,沒有浪費與模糊地帶。另一方面,他十分在意每個小區的隱蔽性,分別以圍牆、綠籬等環繞,這種尊重既有生態,降低視覺衝擊的設計手法,也令南柯庭園毫無違和融入周遭地景而不顯突兀。它在為新大陸帶來異國風情的同時,本身也蘊含了實用至上的美式思維。他用塑造戶外房間的概念來設計花園,強調空間的流通性。這種將房屋與庭園視為一整體的做法,也隱含了美國二十世紀景觀設計從裝飾藝術過渡到現代的思維轉向。
 

保存消逝的庭園設計

隨著現代生活的來臨與品味的轉變,人們開始崇尚戶外休閒,在庭院蓋起了網球場、游泳池和戶外吧檯,南柯庭園拼貼仿古、中西合璧的特異風格,註定被納入不合時宜的史冊。史蒂爾感嘆著庭園設計成了美國最容易消逝的一門技藝,他一生設計約 700 件作品裡,絕大多數是私人庭院,也逐年面臨凋零,目前只剩兩座對外開放,而南柯庭園正是其中之一。

 

1958 年瑪貝爾過世後,南柯庭園交由非營利組織麻州土地保育信託(The Trustees of Reservations)管理,正式對外開放。該組織的創辦人之一是同樣身為地景建築師及環境保育者的艾略特(Charles Eliot)。艾略特是哈佛大學校長之子,由於自幼便目睹十九世紀末波士頓都市發展帶來的汙染,有感於新英格蘭荒野的破碎易逝,他成立了這個保育信託,極力主張將自然、人文地景保存再利用。範圍從山川林地、海岸沼澤、到工業歷史等遺址,無所不包(史蒂爾本人也是該組織會員)。面對內在不曾消逝的荒野,他們選擇以兼顧歷史保存、生態復育及教育展示的功能,將這股精神延續下來。具體工作內容從除草、上漆到整理文獻等,一應俱全。

 

如今南柯庭園列入國家史蹟名錄,成為西麻州重要的觀光資源。最近一次大規模整修計畫於 2013 年開始,於 2018 年完工,如今以嶄新而懷舊的樣貌重現於世人面前。

 

荒野的回眸 

史蒂爾傳記作者卡森(Robin Karson)曾形容南柯庭園是一位地景建築師和業主共同編織的一場夢。然而這不只是南柯一夢,而是一位風姿綽約、邁入遲暮之年的單身女性,與才華洋溢的設計專業者之間,兩人協力創造出一個擺脫日常瑣事的場所。這一座庭園,也體現了鍍金時代的華麗外衣下,內在荒野與人工的混雜交融。馴化的野性,經由人為控制的手法,令各項元素在此相互滲透衝突,卻又不失和諧的交織在一起,透過歷史保存與生態保育的雙重視角,毫無違和的形成一個整體。

 

1936 年,史蒂爾寫下了這一段話:「早年的先民畏懼、憎恨著自然,建造庭園則是企圖將自然重新賦予秩序。一旦混亂的地景轉化為對稱、軸線,恐懼消散後,人們即將重新發現自然之美。」時隔百年,這番話似乎遙相呼應了文章開頭的托克維爾。這一對長年搭檔,地景建築師與品味不凡的有錢業主,總算能一同在剛完工的庭園裡,向西遠跳著絕美的夕陽,一面「回望舊大陸」,一面欣賞著「自然荒野、精緻與文明的交融了」。
 

南柯庭園體現了荒野與文明的交融,此為庭園的玫瑰花園一景(Source: Magicpiano / CC BY-SA 3.0)

今天在臺灣的鄉鎮裡,隨處可見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地景,這些東拼西湊的文化符碼在日益擁擠的居住環境裡,經常因視覺上的混亂而成為被批判的對象。然而從南柯庭園的例子看來,它同樣也歷經了異地移植的大工程。無論是模仿、抄襲或致敬,這種設計風格上的折衷與融合的現象,本身就是邁向現代化的一種進程。

 

或許箇中關鍵不在於特定樣式的喜好追求,而是如同史蒂爾所言,成功的景觀設計在於平衡場地、業主與專業者之間三股力量的拉扯,以及彼此之間有機結合的能力。設計師若是尊重基地、考量到使用者需求,並仰賴與業主的長年以來的默契配合,無論外觀再多元混雜,未嘗不能成就一件名留後世的作品。畢竟追求完美的設計師多不勝數,而遇到志同道合的業主,才是萬中選一。
 

1938年,史蒂爾與瑪貝爾在油漆藍色階梯(Source: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 IN COPYRIGHT - NON-COMMERCIAL)

 

[1] 關於「Naumkeag」一詞,目前並無統一的中文譯名,筆者取其發音「nawmkiɡ」近似的「南柯」來命名。

[2] 《公地放領法》(Homestead Acts)是早年共和黨推動的土地改革之一,目的在於開放西部大片土地供國民認領,鼓勵東北方農民前往耕種,實現經濟獨立與財務自由。此舉促進美國西部數百萬英畝的荒地被轉化為農田。

[3] 美國環境史學者如 William Cronon 、 Gary Snyder 等人都曾認為人類內心的荒野不曾隨著外部實質的荒野而凋零,它包圍著每個人,持續在人們心中滋長。Cronon 甚至主張追逐文化意義上的荒野成了中產階級時髦的消費行動。

[4] 史丹佛・懷特(Standford White)是一位紐約名建築師,專為社會名流設計鄉村與海濱豪宅, 1880 年加入「麥金米德與懷特建築師事務所(McKim, Mead & White)」成為合夥人,是當時美國建築界最具聲名威望的建築設計公司。然而,他最終陷入一系列性醜聞而遭到謀殺,年僅 53 歲。

[5] 丹‧凱利(Dan Kiley,1912-2004)是美國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地景建築師之一,曾與路易斯康、貝聿銘等當代名建築師共同合作許多經典的景觀設計。他擅長使用優雅的幾何秩序,將空間、地景與人的生活精準的統整在一起。
 

參考資料
  1. Mabel Choate Papers Regarding Naumkeag. The Trustees of Reservations, Archives & Research Center.

  2. Karson R. S. (2003). Fletcher steele landscape architect : an account of the gardenmaker's life 1885-1971 (Rev.). Library of American Landscape History.

  3. Waag C. The Lovely and the Wild : Considering Naumkeag. 2013.

  4. Karson, Robin. “FLETCHER STEELE’S PLACES TO DREA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ol. 78, no. 8, 1988, pp. 108–13. JSTOR, http://www.jstor.org/stable/44677377.

  5. Steele, “Modern Garden Design,” entry in The Garden Dictionary; an encyclopedia of practical horticulture, garden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Norman Taylor,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36), 505-6.

 

文章資訊
作者 鄭台祥
刊登日期 2023-03-2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