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只是雨港,更是一座山城── 環抱群山的基隆往事、今世與未來式

賴奕諭 2021-02-22

山的過去

提到基隆的山,或許會直接聯想到「砲台」,畢竟基隆可說是全臺最多戰爭以及最多防禦重地的一座城市。由於基隆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從西班牙、荷蘭、清國、日本,與國民政府所設立的各種軍事設施來看,其目的雖不盡相同,卻也使得基隆的發展與軍事息息相關。


而位於基隆的砲台大致有兩個系統:一是為防衛港區的港灣砲台,二則是為了防禦基隆河流域的內陸砲台,總計將近有快二十座砲台。即便現在絕大多數的砲台都已廢棄不再使用,基隆山區仍有不少軍事管制區,讓人們不太有機會接近到這些地方。


扼守基隆港區的白米甕砲台(Source: VERSE 編輯部)

山裡的聚落與產業

這些曾經或正被劃設為軍事管制區的地方也曾有聚落出現。像是過去曾在和平島附近形成聚落的巴賽人,也同樣在基隆的山區生根,其中又尤以七堵的瑪陵坑社及暖暖的那那社最為人所知;而在西班牙人的紀錄中,有部分被他們徵調來臺做士兵、工匠的菲律賓原住民,也曾逃至基隆山區原住民族村落後便消失不見;在漢人移民順著河川向內陸拓墾時,諸如五堵、六堵、七堵及八堵等具有防禦性質的地名,便是與當地原住民族相互較勁的證據。


在漢人於基隆山區墾殖的聚落中,暖暖因鄰近的水道夠深,又位處航運的重要位置,清治時期即設有驛站做為臺北與宜蘭間的貨物轉運站。當時的茶、籐、木材、大菁等物產便是透過人工肩挑至暖暖碼頭,再送往基隆河下游的艋舺、淡水,甚至是到中國販售。然而,這些產業後來幾乎都不敵礦業的興起,曾經由泉州安溪人自家鄉引入的茶產業,最後便乾脆直接轉往坪林一帶發展。

 


山外的煤礦與鐵路

煤礦業興盛時期,基隆河從四腳亭至八堵這一段河道,有許多洗煤的人在此營生。清治後期至日治時期之間,人們還因爲在此處發現金砂,使得淘洗金砂的人潮蜂擁而至。其盛況反映在工作時間以外的暖暖街,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蓬勃發展,直至戰後的 50 年代都仍是如此。


大正 14 年(1925 年)基隆炭礦社在瑞芳驛站裝載煤礦(Source: VERSE 編輯部)

日治時期時,在暖暖地區之外,基隆也有不少地方的煤礦業高速地發展,而日本政府囿於經費限制,為解決煤礦運輸至碼頭裝卸的問題,遂積極獎勵民間鋪設私有輕便鐵路。1910 年,光經營私設鐵路的公司就有十五家,它們多半是只經營運送自家公司產品的專用線。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八尺門從 1910 年代開始,便成為北臺灣礦產的運輸要地。像是聯接深澳至八尺門以及金瓜石至八尺門的輕便鐵路,便讓煤礦得以由八尺門碼頭出港,送往日本精煉。不少漁工在漁閒期間會兼差去做拖車工人或是煤車臨時工,足見山與海之間的連結遠比我們想像中還來得多。


山的現在

今日的基隆山區,在礦業沒落、煤礦場陸續關閉,以及多數砲台等軍事設施不再有實際用途之後,變得開放而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在北臺灣交通路網日益密集的影響下,山坡地建起了許多集合式住宅,吸引外地人口流入;各種各樣「古道」及「休閒園區」的出現,儼然成為是人們口耳相傳的閒暇時光去處。事實上,這些去處的出現並不是無中生有,它們往往與基隆過往的歷史記憶及產業發展脫離不了關係。

 
環抱於山坡地的集合住宅(Source: VERSE 編輯部)

姜子寮步道及十分古道曾是聯結基隆、雙北與宜蘭的淡蘭古道支線之一;今天被稱作是海興步道的魚路古道,則是大武崙漁民若不循海路,要將漁獲送至基隆市中心的必經之路;內石硬港古道與紅淡山步道,都經歷過清法戰爭的廝殺場面;連結五坑山砲台的總督嶺古道,過去則是閒雜人等皆禁止進入的軍事管制區;而東勢坑產道、消墾嶺古道及西勢坑古道,皆是基隆礦業發展史的見證者。


此處無意要列舉出基隆所有的古道,也不是很周全的替它們做出分類。不過藉由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空間在意義上的轉變,縱使部分的歷史記憶依舊為人所傳頌,使用的型態卻早已大為不同了。


中正公園的轉變

中正公園主普壇(Source: VERSE 編輯部)

講到基隆的山,不得不提一個相當具代表性的地標──中正公園。


在日治時期時,中正公園其中一部分屬基隆神社,另一部分則是設立石坂文庫的石坂莊作所開闢的私人公園,這座公園在戰後被塑造為重要的黨國象徵,除基隆神社被改做忠烈祠,也以紀念蔣中正前總統為由,將其命名為中正公園。


1950、60 年代,當全臺各地興起一股早起會熱潮的時候,基隆地方商賈向政府申請籌建「基隆早起會」,並沿山勢建有亭台樓閣數十座,並於 1962 年由藝文界人士在此處舉辦基隆首次的吟詩盛會。70 年代之後,本來設於市中心的中元祭主普壇也被移到中正公園,這也是公園之所以會逐漸成為是今日基隆重要公眾開放空間的原因之一。

 


完整脈絡的山城未來

山城基隆(Source: VERSE 編輯部)

談起基隆的海洋性格便不得不也談論基隆的山城文化,提及山城的發展更無法偏廢海港的重要。傍海而居、立山而生的基隆記憶中,無論是學生時期走上丘陵地就學,或是走至中正公園參與年度文化盛事,在以往對於基隆城市的論述中,山的角色其實時常缺席,其中隱藏著許多基隆連結臺灣各處的歷史文化、生活風景,亦是讓基隆未來描圖更完整、更不可或缺的一塊。

 

本文摘自青鳥文化出版《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
一本最深度也最迷人的城市專書,重新創造地方書寫典範。

「在」基隆,用五感體會山與海的魅力。
「在」基隆,從歷史看一座城市的未來。
「在」基隆,打開你對城市的各種想像。


曾經,我們這些非基隆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是模糊的。廟口、和平島,海風與海鮮,是我們最有印象的事物。直到這幾年,基隆重新在我們的眼前重新出現。
我們開始知道,這個地方的身世,其實就是一頁臺灣四百年的故事:從大航海時代,到日本時代,乃至二二八,及 1949 年代的大遷徙,都在這裡留下了歷史的印記。

基隆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因此,編輯團隊從生活在城市的人的口中、從海的氣味裡、從山的懷抱裡,一步一步探索這座城市的故事。

提到基隆,你會先想到甚麼?
文章資訊
作者 賴奕諭
刊登日期 2021-02-22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