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澳門反殖民流血衝突,最大輸家竟是國民黨?1960 年代國民黨在澳勢力的一連串衰落

2022-02-04
國共內戰後,澳門曾經是國民黨積極部署反共行動的基地。然而,最後迫使國民黨離開澳門的,卻是一起和國民黨完全無關的事件(Source: Jakub Hałun/ CC BY-SA 4.0)

1966 年 11 月,澳門一間立場親左派的學校私自進行擴建工程,被葡萄牙殖民政府發現勒令停工,但工人拒絕接受,雙方繼而發生衝突。12 月 3 日,市民衝進澳督府抗議,殖民政府武力鎮壓,造成多人死傷。這,便是影響近代澳門深遠的「一二三事件」。
 
在群眾的抗議與中共插手介入後,葡萄牙殖民政府最後做出相應彌補措施,包括道歉、賠償,但有一項措施頗令人疑惑──政府必須將「蔣幫」(即國民黨)勢力,自澳門徹底驅逐。
 
為什麼一個看似與國民黨風牛馬不相及的事件,最後卻令國民黨成為最大輸家?
 

展開緊鑼密鼓的反共活動:戰後國民黨勢力在澳門

為理解一二三事件與國民黨的關聯,我們必須先看看戰後國民黨怎麼在澳門佈建勢力。
 
早從 1920 年代,國民黨就已在澳門活動,不過黨中央長時間都無意經營澳門黨務。直到中日戰爭爆發,澳門因「中立政策」而沒有受到日本侵略,國民黨才重視起澳門,利用澳門進行抗日活動。
 
國共內戰後,澳門與香港成為中國大陸上少數不受中共統治,又有國民黨活動空間的地方,國民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地緣機會。很快地,他們在澳門又重新組建組織,以展開「反共活動」。
 

國民黨在澳門的組織可分為三類:官方機構、非官方團體、地下組織,各有不同的由來與功能。
 
(1)官方組織:二戰後,澳葡政府為了方便處理戰爭遺留的問題(如罪犯移交),要求國民黨政府派出一位代表交涉,於是國民黨政府便派出一位「駐澳專員」處理相關問題。中共建政後,英國承認其為中國合法政權,但葡國則繼續承認中華民國,這令原本設在香港(英殖民地)的外交機構需要撤走。政府以接收這些機構為由,將「駐澳專員」擴充為常駐外交機構:「中華民國外交部駐澳門專員辦事處」 (駐澳辦)。駐澳辦的功能除了與澳葡政府進行各種外交活動外,還一定程度參與了情報活動。
 
此外,國民黨還在幕後組織了多個(2)非官方組織,企圖營造澳門民間「支持國民黨,反對中共」的印象。然而事實上,這些團體不只財政上依賴國民黨,連人事也受國民黨控制,嚴格來說它們都是國民黨在澳門的衛星組織。當中有三個較具規模且活躍的組織,分別是教育團體「澳門中華自由教師聯合會」(自由教師會) 、勞工團體「澳門工團總會」(工總) 、救濟團體「流亡澳門難胞總會」 (難總)。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爭取民眾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持,並宣揚反共意識。
 
最後是(3)地下組織:葡國雖然承認中華民國,但並不允許國民黨在澳門公開存在與活動,國民黨只能轉入地下,暗地裡領導多個黨政軍情報機構,搜集情報、發動所謂「敵後行動」。
 
不過或許,正是一宗接一宗失敗的地下組織敵後行動,直接導致國民黨在澳勢力消亡⋯⋯。

 

澳門反殖民流血衝突,最大輸家竟是國民黨?1960 年代國民黨在澳勢力的一連串衰落01
1963 年 11 月 10 日對於中共敵後行動的報導(Source: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

 

接二連三失利的敵後活動

「敵後行動」簡單來說,就是派遣人員秘密潛入中國大陸,執行爆炸、暗殺等任務。地理上接壤中國大陸,政治上又不受中共統治的澳門,自然是敵後行動的首選基地。
 
現時並沒有資料顯示,國民黨利用澳門總共發起了多少宗敵後行動。不過根據國家安全局出版物《大陸工作敵後殉難同志事略彙編》,從 1952 年至 1966 年間,共有三十宗與澳門有關的失敗敵後行動,造成四十三人殉職。三十宗敵後行動少數是搜集情報、建立游擊據點等任務,多數都是以中國公共設施(如大橋、發電廠)為目標,設置炸彈進行爆破。這類爆破行為,以今天的角度來看肯定屬於恐佈主義襲擊,中共想當然會設法制止這類行動。
 
1962 年 3 月 7 日,中共海巡隊發現一艘可疑船隻,要求上船被拒,隨後更爆發槍戰。船隻見狀立即往澳門方向逃走, 中共海巡隊雖無法逮捕這艘船,但成功捉拿一艘隨行小艇 ,小艇上人員也供認是由中華民國駐澳門情報機構派遣。至於船隻到達澳門後,澳門警方拘捕船上五人,其中一人因受傷送往醫院,最後不治身亡。
 
事件立刻引起中共強烈不滿,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處長向澳葡政府抗議,要求移交四人,並採取行動壓止這類行動。澳葡政府先以「攜械入境罪」 起訴四人,判處四人一年刑期。接著,澳督羅必信再宣佈澳門不容許任何人在澳門從事政治活動,只要違反一律驅逐出境,而四名被告服刑完畢即會被驅逐。「逮捕、判刑、驅逐出境」成為澳葡政府應對手法,然而事後證明,這種手法根本無法有效壓止敵後行動。
 

澳門反殖民流血衝突,最大輸家竟是國民黨?1960 年代國民黨在澳勢力的一連串衰落02
1962 年 8 月 16 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第五組副主任張泰祥,慰問當時由香港、澳門到達臺灣的第四及第五批「投奔自由的義胞」(Source: 國家文化資料庫

 

1962 年 8 月,即事件發生後 5 個月,國民黨又策劃了一宗恐怖襲擊:命人攜帶一枚定時炸彈,在中澳邊境關閘引爆,最後造成多位平民死傷。這起行動顯示國民黨無視澳葡政府宣告,鐵了心要繼續進行敵後行動。
 
令澳葡政府難堪的不只如此!不久前才被判刑並驅逐出境的四名被告,竟然又再度回到澳門進行敵後行動。
 
只是,這次他們不僅仍以失敗告終,更沒能逃回澳門。面對行動不斷失敗,國民黨反而很快又發動了另一宗行動:1963 年 6 月 28 日,以羅德光為支隊長的七名游擊隊成員,潛入中國大陸失敗後逃到澳門,被澳門警方扣押。駐澳辦前往交涉請求釋放七人,但澳門政府表示已多次要求停止這類行動,國民黨不只不聽勸告,更策劃中澳邊境爆炸案,於是拒絕釋放七人。
 
另一方面,中共派出駐澳代表柯正平與澳督會面,請求把七人移交中國處理,但被以「人道主義」為由拒絕。最後,澳葡政府以「非法藏有槍械」起訴七人,且七人服刑完畢後會被遞解出境。由於「逮捕、判刑、驅逐出境」的應對手法明顯沒有足夠阻嚇力,澳葡政府再發一份半官方聲明,表示絕不容許任何人從事敵對中國的行為,違反者一律交中國處理。
 

高階情報人員叛逃,國民黨上下人心惶惶

除了敵後行動接二連三失敗外,澳葡政府藉由 1963 年 2 月成功突襲國民黨情報據點所搜獲的文件,順藤摸瓜,成功拘捕了多位情報人員,對國民黨在澳情報網造成莫大打擊。不久後,又發生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敲響了國民黨在澳勢力的喪鐘──
 
1964 年 12 月 13 日,身兼「國民黨中二組澳門派遣組組長」、「國防部情報局澳門站站長」的高階情報人員程一鳴突然叛逃,從澳門投奔廣州。一直以來,對於程一鳴叛逃原因眾說紛紜,不過國民黨在澳情勢的轉壞,或許是個原因──隨著敵後行動不斷失敗,假如國民黨追究責任,程一鳴作為在澳高階情報人員,少不免要負一定責任。就算國民黨不追責,但繼續要求程一鳴策劃失敗機率很高的敵後行動,只會招致澳葡政府與中共的反擊,禍及自身。
 
程一鳴叛逃事件,對國民黨在澳勢力造成巨大衝擊,直接令駐澳辦被關閉。中共根據程一鳴帶來的情報,指控澳葡政府縱容國民黨從事反共活動,要求澳葡政府關閉駐澳辦以壓制這類行動。人證物證俱在下,澳葡政府只好約見駐澳辦,著令駐澳辦必須自行關閉,否則澳葡政府將會強行查封。1965 年 3 月 29 日,經過多番協商不果,駐澳辦正式對外宣佈結束運作。
 
駐澳辦之所以被盯上,其一是作為官方駐澳單位,一直都是中共眼中釘;其二則是駐澳辦確實參與情報活動。根據外交部檔案,駐澳辦得知程一鳴叛逃後,馬上發電報請求情報機構不要再以「外交郵件」名目發送情報至駐澳辦。除了傳遞情報外,駐澳辦有沒有更深入參與其他情報活動(如策劃敵後活動),現時並不清楚。
 
傳聞程一鳴叛逃後,就親自坐鎮,在中共負責對付國民黨港澳工作人員,令國民黨承受巨大心理壓力。此外,中共按照程一鳴所提供情報,列了一份十多人名單,請澳葡政府立即對他們採取行動。一時間,國民黨在澳勢力人心惶惶,極度擔憂自身安全。
 
「一二三事件」發生後,這種草木皆兵的惶恐,令國民黨在澳勢力不攻自潰。
 

借葡國之手,中共正式將國民黨逐出澳門

1966 年 11 月,一間左派學校私自擴建校區被發現,澳葡政府迫令學校停工,引發衝突,三十四人被警方打傷。校方隨後向政府列出五大訴求:
 
1,嚴懲流血事件的肇事者
2,不阻撓我們修理校舍辦學
3,賠償受害者的一切償失
4,撤消無理判決
5,保證今後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時任澳督嘉樂庇承認處理事件有不足,會徹查事件,並嚴懲犯錯的人。左派群眾不滿澳督的回應,決定發起示威活動抗議。
 
12 月 3 日,示威群眾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警方為了驅散群眾,出動水砲車、催淚彈,甚至不惜動用實彈,武力鎮壓。事件中有民眾不幸中彈身亡,這消息讓群眾更為憤怒,事態逐漸擴大,釀成「一二三事件」。
 
後來左派人士尋求中共幫助,廣東省外事處處長於 12 月 9 日向澳葡政府發出四大要求,包括接受群眾此前提出的訴求,嚴懲涉事官員,以及「切實保證今後決不允許蔣匪特務在澳門進行任何活動,並把 1963 年 6 月在澳門葡萄牙當局侵入中國水域接走的 7 名特務(即羅德光等 7 人)交還中國政府處理」,中共這項請求,正式把完全與此事無關的國民黨牽扯進來。
 

澳門反殖民流血衝突,最大輸家竟是國民黨?1960 年代國民黨在澳勢力的一連串衰落03
1966 年 12 月 11 日,中共向澳葡當局要求交還反共人員(Source: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

 

面對嚴峻殖民管治危機,殖民母國葡國決定妥協,以平息事件,繼續保有澳門殖民管治權。12 月 12 日,澳葡政府宣佈接受群眾與廣東省外事處所提出要求,並於 20 日移送羅德光等 7 人。隔年 1 月 28 日,澳葡政府與抗議民眾代表簽署協議,協議文本中承諾「決不允許蔣幫組織在澳門地區進行任何活動」,隔日再向中共表明將會「肅清」八人與八個組織。此事中澳葡政府的態度,或許印證了當時的傳言──葡國有意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為了向中共示好,所以不斷出手壓止國民黨。
 

澳門反殖民流血衝突,最大輸家竟是國民黨?1960 年代國民黨在澳勢力的一連串衰落04
中葡談判後,澳門總督嘉樂庇在認罪書上簽名(Source: wikimedia / public domain)

 

但回過頭來看,早在澳葡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前,不少親國民黨成員眼見局勢不利,就已逃往香港避禍;難總、工總、自由教師會等組織要不是已被查封,就是自我關閉,整個國民黨在澳勢力完全潰解,根本不必澳葡政府出手肅清。一二三事件,只是自 1960 年代開始、國民黨在澳勢力面臨一系列挑戰以來,迫使國民黨在澳門劃上句號的最後一根稻草。
 

參考資料
  1. 程偉恆,〈中華民國政府在澳門:以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
文章資訊
作者 「澳門學 16 號」 程偉恆
刊登日期 2022-02-0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