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描繪世界的輪廓
最近蔚為話題的公視歷史劇《茶金》中演到了戰後的幣制改革,各方人馬針對「四萬換一塊」的劇情爭論不休,在社群上掀起無數論戰。
事實上,除了舊臺幣、新臺幣,臺灣還曾使用過各式各樣神奇的貨幣:墨西哥來的銀幣曾是臺灣人的心頭好?為什麼日本時代從使用銀券改成發行金券?到底什麼是「銀銅雙本位制度」?
除了新、舊臺幣間的變革,這塊土地上還曾有過哪些沾滿錢味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帶你走一趟錢幣的旅程。
第一張底片:世界錢幣隨著海流,在此齊聚
在這裡要先說明一下,我們現在所稱呼的「臺灣」,通常指的是臺灣本島、澎湖群島以及周圍的綠島、蘭嶼、小琉球等島嶼。不過,事實上澎湖群島比臺灣本島還要更早被納入中華帝國的統治之中,在南宋至元朝時期澎湖就設有官署──澎湖巡檢司,因此澎湖率先使用來自中國的銅錢和銀兩,被納入中國的貨幣圈。而在臺灣本島,最早期原住民除了以物易物之外,精美的貝殼或珍珠也可能被當作貨幣流通。
隨後,臺灣貨幣的秩序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面臨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匯流至臺灣進行貿易與設立據點,各種不同的貨幣也隨之在這塊土地上流行。
像是來自中國沿海的商人,用的是中國的銅錢或船型的銀錠(也就是俗稱的元寶),西班牙和荷蘭商人帶來各自鑄造的銀幣,日本商人也攜來日本的銅錢。而在這些來自外國商人、令人目不暇給的錢幣中,又以西班牙的銀元最強勢。
⋯⋯想繼續看下去嗎?訂閱後立刻揭曉!
慶祝「一模一樣的你」特企登場,年繳 1111 元限時優惠
促銷只到 7/3(日),敬請把握 👫
月繳方案
149/月
新會員首月 99 元優惠
訂閱
此方案
此方案
季繳方案
原價 NT447
350/季
淺嚐方案,閱讀故事小試身手
訂閱
此方案
此方案
年繳方案
原價 NT1788
1280/年
現正 1111 元,優惠只到 7/3!
訂閱
此方案
此方案
49TWD/一篇
我只想讀這篇,支持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