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掌握大局時勢,從海洋貿易崛起──跨越清、日政權下臺南第一富紳王雪農

林韋聿 2021-11-07
高雄港(Source: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本文研究內容參考:林玉茹, 〈跨國貿易與文化仲介:跨政權下臺南第一富紳王雪農的出現〉,《臺灣史研究》,第27卷第4期,頁1-48。 

東太平洋漁場時價分析師兼操盤手暨洋流講師海龍王彼得曾經說過:「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四周被海洋環繞的臺灣,向來與海洋脫離不了關係,究竟該如何與海互動?對臺灣人來說,這是個長年需要面對以及思考的問題。臺灣作為小島,物資有限,生活上仰賴與其他陸地交易物產,加上位居東亞交通樞紐,因此臺灣向來是個海洋貿易重鎮。

 

早在清領時期,臺灣與中國便有穩定的貿易,到了 1860 年代以後,更因為戰爭而被迫開放了基隆、滬尾、安平和打狗等四個港口,讓臺灣的貿易打破藩籬走向國際,開啟新的紀元。對外貿易帶來很多影響,來自外地的訊息以及人力物資,都可能為地方帶來嶄新的變化。
 

除此之外,貿易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發展,跨越清領與日治時期的臺南仕紳王雪農就是一個因為貿易而崛起的鮮明例子。
 

豪商王雪農的進擊之路

出身農家的王雪農出生於 1870  年,年僅 13 歲時便進入打狗的順和行工作。當時順和行是由高雄陳家的陳中和經營,主要業務是將打狗生產的糖輸往日本,王雪農一開始是順和行的一般員工,僅兩年的時間,便獲得陳中和賞識,被提拔並派往橫濱順和棧擔任記帳(會計),管理順和棧的帳務。1890 年,他更是高升副總經理(支配人),充分獲得了陳中和的信任。直到 1887 年陳中和招攬陳福謙家族成員以合資的方式成立和興公司,王雪農仍然持續跟在他身邊做事。
 

王雪農(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1890 年代,和興公司就已經取代順和行,以營運中國、香港與日本等地之間貿易的為主,躍升打狗地區最大的糖商。1895 年,政權轉換之際,陳中和避走廈門,留下王雪農在臺灣管理和興公司。1896 年 1 月,陳中和重返打狗,為了獎勵在緊急時刻主持大局有術的王雪農,陳中和決定讓他獨立門戶,前往府城發展新事業並擴大和興派的勢力範圍。

就這樣,1896 年 12 月,王雪農離開了長年經營的打狗,前往陌生的府城開創屬於自己的新事業。

 

為了開創新事業,王雪農在臺灣和中國各地邀請了 15 位股東,募集3 萬元的資金,在臺南大西門外下南河街上成立屬於自己的「德昌公司」。當時準備開始在臺南打拼的他,絕對沒有想到,六、七年之後,在異地沒有任何地緣關係的他,竟然能夠取代臺南本地既有的商人和望族,成為臺南排行第一的富豪以及重要的仕紳代表。

 

究竟,王雪農如何迅速崛起,成為稱霸南臺灣「打狗陳中和,臺南王雪農」的兩大豪商之一呢?
 

 

掌握政權轉換的時運

第一個原因:天時地利。

 

由甘蔗製造而成的糖,因為原料產地的土壤質地差異,又可以分成打狗糖和安平糖。打狗糖的結晶較多、甜度也比較高,極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因此大量銷往日本。而安平糖的特色則是結晶較少、質地比較細緻,以中國沿海各省分為主要消費者。
 

1895 年,大清帝國割讓臺灣,日本政府雖然順利在臺北舉行了始政典禮,象徵臺灣的日本時代正式開始,但是全臺的抗日勢力仍然暗潮洶湧。許多在府城的郊商也因為長期與中國做生意,缺乏和日本第一線接觸的經驗,因此,對於日本的認知,仍然停留在過去的「倭寇」形象,加上許多商人的產業仍安置在福建,因此在聽聞臺灣被割讓後,便紛紛內渡回到中國。

 

1897 年 5 月,日本總督府給予民眾兩年的國籍選擇期滿後,全臺灣共有 6456 人選擇內渡回到中國,雖然僅佔當時總人口的0.23 %,但其中有超過七成,即 4500 人是來自臺南地區[1],這也造成臺南過去最有勢力的商人團體,俗稱的「三郊」[2]四分五裂 。

 

相對於主要與中國貿易的臺南商人,如陳中和、王雪農等以對日貿易業務為大宗的打狗商人,因為有日本貿易經驗,對於日本的了解比較多,加上親眼目睹了明治維新帶來的亮麗成果,所以對日本的態度較為友善,願意協助日軍調查臺灣的抗日份子,陳中和的和興公司還因此遭到抗日份子圍攻。不過,正因為這一切天時地利的因素巧合,才使得剛成立新公司的王雪農,得以在人生地不熟的臺南府城見隙得利,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昔日商業網絡的延續

第二個原因:長期累積的商業網絡。

 

憑藉著過去長期在陳中和身邊工作的經歷,王雪農在事業獨立自主初期,便仿造陳中和的事業模式,選擇經營貿易公司與航運業,不僅營運模式熟悉,更有過去陳中和打造出來的貿易網絡可以利用。
 

陳中和(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一開始德昌公司以出口砂糖、米穀、鹽,而進口棉布、雜貨為主,之後也涉足菸草製造業、龍眼及樟腦業。在這些產業中,又以砂糖和米穀貿易最重要。以府城為事業據點的德昌公司,擺脫安平糖以往習慣的業務範圍,將商品出口到橫濱,後來甚至還擴展至神戶與長崎。在島內的砂糖收購,也因為海運貿易業務範圍而擴大,不僅是安平地區,後來連北部的砂糖,也都透過德昌公司行銷到日本。

 

德昌公司的第二大事業是米穀貿易,由於臺北地區米穀供不應求,王雪農便將臺南米穀運到淡水與雞籠販賣,臺南米收成不理想時,他也當機立斷從安南進口米,繼續銷往北部;若是遇到日本缺米,王雪農也利用公司的砂糖產銷網絡,將臺南米運至橫濱、神戶等地販售。王雪農在東亞經營貿易游走各地、關注當地動態,看見時勢變化大局,而掌握了市場需求,從中獲取利潤。
 

除了自身敏銳的觀察力,王雪農更藉與陳中和密切的關係,帶動德昌公司迅速擴展業務。之後,隨著王雪農在臺南站穩腳步,他與陳中和更持續擴大與外國商人的合作,比如與中國及英國商人合夥經營貿易、航運等各項事業。除此之外,在製鹽產業中也能看到昔日主雇之間的密切往來,日治初期,政府曾利用鹽務籠絡地方仕紳、鞏固政權,當時臺灣南部,從臺南、鳳山、恆春甚至臺東,所有的鹽業都是由陳中和承辦,而王雪農也得以在陳中和庇蔭下,負責臺南地區的鹽務。他再次因為陳中和的網絡而得利,更進一步透過鹽業,鞏固其地方仕紳的角色。
 

 

一代豪商的商業才幹

王雪農成為豪商的最後一個原因:他自己。

 

 1898 年《臺灣日日新報》對王雪農的觀察是這樣的:
 

自少游東洋,旅居十餘載,嫻熟內地語言,與內地商人往來無間,較他商為親密。又精於會計,理財得法,營業關頭,如視諸掌,且其平素作事,甚有把握,處人和氣可掬,交易公平,在地諸商亦樂與之晉階,其材幹如此,宜乎商業之振興,足以當一面也。—臺灣日日新報(1898)

報導言簡意賅的介紹了王雪農的經歷以及性格,推崇他勇於學習外語,交遊廣闊,精於理財,在經商上足以獨當一面。不僅如此,他也因為個人生命經驗的體會,在政權轉移之際選擇相信明治政府、協助日軍登陸,同時,日語流利的外語優勢,為他迅速奠定了作為日本政府在地協力者的身分,與官方良好的關係更令他持續受到總督府與地方政府的倚重。

 

而長年經營日本業務的王雪農,善用他嫻熟於日本文化與規則的優勢,在了解法律條例的情況下,成立了全臺第一家以臺灣人資本為主的「合名會社臺灣農商銀行」,也透過臺灣總督府的糖業獎勵政策,參與了新式製糖事業,成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透過國際貿易所學習到的知識,德昌公司體制又更現代化了一些,不僅擺脫了和興公司集中、單一的家族資金來源,明確區分出資人和經理人。

更引入國際資本,組成跨國合股公司,經營海上保險事業,並透過融資和代辦保險業,讓資金運用更為充沛靈活,得以不斷投入各項新式產業,例如經營輕便鐵路或是申請將海埔新生地開發成為魚塭,將經營觸角伸向更多元的領域,坐實他地方豪紳的資格與底蘊。透過國際貿易與交流得到的新知讓王雪農與過去臺灣的傳統商人有所不同,可以展現出文化仲介的身分,兼容臺灣、日本以及西方元素。

 

由王雪農等紳商出資成立的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成為富紳之後

跨海貿易讓王雪農從農家之子晉升為臺南第一富紳,然而,他也曾在商場踢到鐵板。日俄戰爭前夕,糖價持續攀升,加上各類與戰爭相關的傳言滿天飛,王雪農預期糖價會繼續爬升,而向銀行融資大量購買砂糖,沒想到最後預期落空,糖價大跌,對王雪農的事業帶來嚴重打擊,更因此被迫重新整頓事業。

 

不過,這並不影響王雪農在地方的勢力,除了商業以外,王雪農的在地社群經營同樣有相當的成果。他積極利用商會重振三郊,讓三郊成為日本政府與臺南當地紳商的溝通平臺,周旋於日本官僚和本地紳商之間,也透過三郊讓本地商人了解日本法規與政策,捍衛本土商人利益,討回遭到地方廳占用的三郊公產,改善臺南商業環境。

 

藉由三郊這樣的商業團體,王雪農既能擴展本身事業版圖與人際網絡,也奠定自身在本地紳商領袖的地位。此外,對於公益事業王雪農也毫不手軟,不僅參與澎湖賑濟、更捐贈金錢給安平公學校以及捐地給苓雅寮公學校,種種義舉不僅為他形塑出了良好的地方公益形象,更充分展現出有如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1915年時他因為支持教育和防疫、開墾田野、興辦糖業等原因而獲得臺灣總督府頒賜褒狀。

 

王雪農在 1915 年因病去世,由於後人無以為繼,曾經獨霸一方的事業版圖也終被埋沒於歷史之中。然而,王雪農透過海洋、透過貿易為自己翻轉命運,這個平民變富紳的傳奇故事,將會隨著海洋貿易的發展,持續流傳下去。
 

本文經中研院臺史所林玉茹老師協助分享研究並審閱,由衷特別致謝!

 

[1]當時臺南的內渡人口占最大宗的原因有三,一是當時臺南地區流行鼠疫,二是當地民眾對日本的鴉片漸禁令有疑慮,最後則是聽信對臺灣總督府不利的謠言,三大理由導致臺南有移動能力的人口紛紛避走。

[2]府城三郊係指在臺南府城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人所組成的商人團體,分別為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以及糖郊李勝興。

文章資訊
作者 林韋聿
刊登日期 2021-11-07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嗨!海 2.0
讓我們再次看海,聽聽人與海的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