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你知道臺灣一直都有「國船國造」嗎?(上):傾國民之力誕生的50噸小鋼砲「瑞陽丸」

張哲翰 2020-01-16

2019 年 6 月,新聞報導,臺灣政府正積極進行「國艦國造」計畫,預計 2024 年將完成 2000 多噸的新潛艦數艘,下水成軍。


這則新聞引起正反兩方熱烈討論,有人批評「錢投入錢坑」、有人肯定「國防自主」、更有人憂心「國造的成效好嗎?」甚至有總統候選人認為「國艦國造」根本是一個假議題,政府應該量力而為。


「造船?臺灣辦不到吧!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經費,推動這不會有結果的議題?」


「國艦國造」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新議題,臺灣一直以來都有造船廠持續活動,甚至在世界排名上曾經名列前茅。(Source: 總統府 via Flickr)

沒錯,雖然臺灣目前在大船的建造上,似乎頗為消沈,但無論在民間或在官方,臺灣其實一直都有造船廠持續活動,更別說,我們曾經歷 1970-1990 造船業興盛的輝煌年代。


或許比起資金規模、政府該不該投資造船,我們更該問的是,國家將資源投注在造船產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許從臺灣歷史上那些國造船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日本時代國力造船的代表:全鋼鐵的「瑞陽丸」

1938 年,日本時代晚期,臺灣社會逐步深陷戰爭氛圍。12 月 5 日早上十點,基隆港社寮島(現在和平島)上,「臺灣船渠株式會社」所屬、能夠容納 10,000 噸船隻的船渠周圍,政商雲集。海事所所長、築港所所長、海事所各位技師、技手、臺陽礦業代表都聚集在此,大家都頗為興奮,紛紛提到這艘「全鋼鐵」、「50 噸」的「瑞陽丸」,代表著臺灣造船技術的大躍進,堪比內地一流的造船廠。


這艘臺灣製、全鋼鐵打造的「瑞陽丸」在海上一展雄姿。(Source:〈金鋼鐵製船舶 瑞陽丸の雄姿〉,《臺灣日日新報》,1938.12.08。 )

你沒有看錯,是「50 噸」!


當時的船大概都是多大呢?1910 年,臺灣製糖會社出資在旗津成立「臺糖造船所」,為了建造運糖貨船,就已經用龍眼木完成 350 噸的帆船「金比羅丸」與 1000 噸的輪船「福海丸」;戰後一般漁船也可見有 75 噸到 350 噸遠洋漁船的等級。


沒錯,瑞陽丸確實是一艘小船,但大家歡欣鼓舞的重點其實是「全鋼鐵」。


這又是為什麼呢?


日本時代初期,臺灣造船產業並不普及,也較難見到「Made in Taiwan」的船隻。日本官方會委託大阪會社,定期從長崎或神戶運送物資、信件來到基隆港;而臺灣本地商人,則委託或購買國外造船來運輸貨物,像是 1898 年大稻埕的樟腦商「義合號」就與霧峰林家「萬安舍」集資,向香港的造船廠訂購一艘「飛龍」號,將兩家所產樟腦貨品一起送往香港發賣。


臺灣的造船產業,主要隨著船隻修理的需求,而慢慢發展起來。而造船所的出現,與日本時期港口建設日漸完善較有關。例如,「高雄港」於 1912 年初步建設後,就有富重、龜澤等民間造船所逐一成立。

 

高雄港建成後,便規劃了各式工場,其中當然也包括造船所。(Source:〈打狗工場一覽圖〉,《臺灣の工業地 打狗港》,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臺灣圖書館館藏。 )

其中,基隆港建港(1913)後成立的「木村鐵工所」特別值得一提。這是一家在 1916 年,由木村久太郎創辦的鐵工所,在基隆球子山與仙洞兩處建造工場,製做和維修瑞芳煤礦的開採機械,同時也進行造船,規模堪稱民間第一。


不過 1919 年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木村鐵工所面臨倒閉危機,在總督府的支持下,改組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率先採用歐美先進的電氣焊接技術來造船,在業界頗具聲量,而這樣的技術運用在造船上,則是要到戰後才見普遍。這也反映了,一般的造船並不常用鐵材,反倒是如 「臺糖造船所」所建造的木造船隻,才是普遍現象


參與臺灣各項產業經營的赤司初太郎稱木村久太郎「礦業界的先覺者」。(Source:野村正,《木村久太郎翁》,木村國治,1938。 )

雖然使用先進技術,「基隆船渠株式會社」卻年年虧損,幾乎是靠總督府在扶持支撐。終於在 1937 年,由三菱重工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大阪商船、顏欽賢家族等共同出資 300 萬圓,共同收購,成立「臺灣船渠株式會社」,打造「瑞陽丸」。會社的都呂須玄隆在演講中說,造船產業走過糖產、礦產的運輸需求、漁船的建造,為了皇軍的大戰略、確立東亞共榮的確立,成為南進政策的一環而努力,因此要振興造船。

 

因此,「瑞陽丸」正代表「臺灣船渠株式會社」遵循國家指揮,將新技術帶入臺灣;完全採用鋼鐵材料,不只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躍進,也展現臺灣的造船實力。這艘船日後為基隆顏家的「臺陽礦業」做運輸船,穿梭於基隆港內,運輸重要的工業材料「硫酸鐵」。


二、戰後第一艘遠洋鮪釣漁船:臺魚一五一號

1945 年,日本戰敗退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船渠株式會社,1948 年位於基隆的臺灣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成立。[1]


1951 年 7 月 21 日下午兩點,臺船門前車水馬樓,來賓數百人,包括資源委員會主任朱謙、農林水產分公司前任經理劉發煊暨夫人。原來,臺船製造的第一艘 75 噸延繩鮪釣漁船「臺魚一五一號」,就要下水了。這是戰後第一艘臺船公司全自製零件的造船,也是戰後大船塢的首次造船,因而特別盛大,吸引眾人一同見證臺灣造船再次開啟。


這艘準備下水的漁船,是鋼木合質、堅固耐用的遠洋鮪釣漁船,首次全程按造英美驗船協會新式漁船規格製作,未來將投入農林水產分公司的遠洋鮪釣業務。當時的臺船總經理李國鼎表示:「這次漁船完全脫離日本留下的窠臼,從新做起。」


戰後,因日籍技術人員遣返日本,臺船發生人才缺口,由資源委員會人員遞補管理階級,上海中央造船公司籌備處調派技術人員,公司運作上多有人事與技術整合的問題。這次成功的造船經驗,可以說是一個定心丸,不僅提升臺灣推動遠洋漁業的企圖心,更開啟國家建造大型船隻的自信心。


 


[1] 1945 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將臺灣船渠株式會社、高雄臺灣鐵工所合併成立「臺灣機械造船公司」,由資源委員會與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共同合資經營。1948 年資源委員會將機械、造船專業區隔,臺灣機械造船公司遂一分為二:位於基隆的臺灣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公司)、位於高雄的臺灣機械公司。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刊登專欄 夜覓大員坊
刊登日期 2020-01-16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2020|一月關鍵字:Hi海!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