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工作是謀生,不是找死。」疫情之下的勞動人生與權益

蔡亦寧 2022-06-30
2022 年 3 月,澳洲勞工團體 Workers Solidarity 和數個團體發起示威,要求保障勞工在 COVID-19 疫情中的權益(Matt Hrkac / CC BY 2.0)

過去 2 年來,全球經濟因為 COVID-19 疫情遭遇嚴重衝擊,連帶影響許多勞工的生計。究竟勞工在這波疫情衝擊下,該如何面對工作可能不保的切身問題?政府與社會又該如何協助勞工維護其工作權益?
 
「永續發展講的是環境還是制度?工作、生活、平等要不要永續?」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先拋出問題。他以 2008 年的金融海嘯為例,這場海嘯不僅造成歐洲年輕人 30% 的高失業率,連帶出現零工經濟、不穩定就業、派遣等現象。「他們的生活無法永續,社會的平等基礎也無法永續。」孫友聯指出,這種現象導致歐洲民粹、極端政治興起,其提出的政策反而違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疫情衝擊全球 87% 勞工 凸顯各行各業勞動不平等

2019 年末爆發的 COVID-19 疫情,迫使各國祭出各項管制措施,再度使勞工的工作權益受損。孫友聯引述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的疫情就業影響報告,全球總計 33 億勞工,其中有大約 87% 的勞工或多或少受到疫情衝擊。孫友聯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包括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過去熱絡的機場接送運輸業,因為國際旅遊管制受到嚴重打擊,且有一群勞工將持續地被市場所排斥,無法找到工作。
 

「工作是謀生,不是找死。」疫情之下的勞動人生與權益01
COVID-19 疫情之下,航空業首當其衝。此為 2021 年 1 月 4 日桃園國際機場的離境班表,約有一半航班取消(Source: 國家文化記憶庫 / CC BY)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各國政府制定的防疫措施,小至隔離治療、居家檢疫等影響個人工作,大至封城、邊境管制、限制特定防疫人員出境、緊急狀態等影響整體產業運作的措施,都會影響勞工工作權益。許多攤販、理髮店、咖啡店的員工因為工作性質無法在家工作,或難以維持社交距離,在疫情爆發後即無法正常營業。2021 年 5 月至 7 月,臺灣實施全國第三級防疫警戒,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均受重擊,孫友聯指出,儘管餐飲業迅速復甦,反而出現缺工的現象,因為勞工會顧慮下一波疫情爆發之後可能的失業潮,選擇暫時不進入餐飲業。
 

「工作是謀生,不是找死。」疫情之下的勞動人生與權益02
馬來西亞檳城一條原本壅塞的高速公路,在政府實施行動管制後空無一人(Source: Wenjay Tew / CC BY-SA 2.0)

 

孫友聯認為,工廠因為無法營運而倒閉,勞動位置消失後,就會出現失業或不充分就業的情形,不充分就業即為臺灣所稱的減班休息。在勞動條件方面,出現工資減少以及民眾能否取得社會保障的問題。疫情還會對特定就業脆弱族群造成更不利的影響,例如建案舉牌員的薪水是日領,沒有勞保。當疫情爆發,舉牌員沒工作時,因為沒有勞保資料,即無法獲得政府紓困。
 
對於臺灣的勞動現況與失業率變化,孫友聯坦言自己猜錯失業率走向,原本擔心失業率自 5 月疫情升溫後,會隨著畢業季來臨一路往上飆,但臺灣失業率自今年 6 月創下 4.80% 的高峰之後就往下掉,顯示臺灣的韌性堅強。(編按:本文寫於 2021 年。)2022 年臺灣調漲基本工資的幅度也出乎意料,分別達到月薪新臺幣 2 萬 5,250 元與時薪新臺幣 168 元,基本月薪調幅高達 5.21%。孫友聯指出臺灣仍要注意疫情下性別與工作的問題,例如批發零售業、餐飲業與照顧產業女性占多數,受疫情的衝擊也較大。也應重視移工的工作與健康權益,避免移工被污名化,協助失聯移工施打疫苗。
 

破除才幹至上思維 認識社會不平等

面對工作權益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從社會不平等的現象開始談起。劉梅君認為原本具公共財性質的事物,在新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下,成為私人競逐的標的,體現在財富所得集中化、公衛體系醫療化、高等教育市場化、土地住房商品化、育兒長照家庭化等現象。尤其是土地住房商品化造成房價高漲,年輕人買房須靠家長支援,或是所得有一大半需付房貸或租金,用於採買生活所需與培養自己的花費隨之減少,形成「營造業一枝獨秀,其他行業慘兮兮」的局面。
 
才幹至上的思維也是劉梅君詬病的社會現象。很多人將不平等的現象歸因於自己人力資本不足,因此讀大學要雙主修、輔系、考證照,就業才有競爭力,彷彿沒有人力資本就會變成「魯蛇」。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好的條件,能培植自己的人力資本。
 
事實上,那些無法累積人力資本的人,不代表他們不夠努力或資質不好,單純是其沒有成為社會贏家的先天或後天條件。劉梅君認為才幹高低與否,其實有階級問題,父母親重視教育、出身背景好的人更有機會。沒有機會的人並非愚蠢或不努力,而是其成長條件不夠好。
 

臺灣是「社會團結」的沙漠

關於工會,臺灣有許多人只要看到工會,就覺得是一群貪婪、不知感恩的人。臺灣雇主對工會的認識也很淺薄,當有人要在企業內部籌組工會時,就會用各種手段對付籌組工會的員工。絕大多數的工會為勞健保工會,少有階級意識。劉梅君認為,這是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社會強調競爭、個人主義、雇傭彈性化,就連政府組織再造後,也以非典型的方式聘用員工,造成勞動條件低落。但就是在勞動條件低落時,更突顯勞工團結爭取合理工作條件的重要。
 

「工作是謀生,不是找死。」疫情之下的勞動人生與權益03
臺鐵員工陳情(Source: 國家文化資料庫

 

然而,勞工團體爭取合理工作條件的行動,卻被認為是破壞勞資和諧,劉梅君認為這樣的想法很可惜,團結有其公共財性質,應該是融合納入、相互奧援,而非排除。若沒有團結,個人的生存將落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且會極大化先天與後天的不平等,使得競爭門檻更高,形成惡性循環。下一代進入就業市場的門檻會更高,學生在學期間不只要考證照,還要爭取無薪實習,只為了求職時在履歷有實習經驗。劉梅君感嘆:「很多年輕人不生孩子了,因為自己都已經受苦,為何孩子要在比我還苦的時代裡存活?」
 

摒棄勞動迷思 正視性別歧視

勞動權益同樣與性別議題息息相關。劉梅君認為女性勞動者常被歸類為「弱勢的勞動者」,這並非女生工作狀況不如男生的本質性弱勢,而是社會性的弱勢。因為女性相對男性須承受更多的刻板印象、性別歧視,也有玻璃天花板限制。最明顯的案例是「母職懲罰」與「父職紅利」。當女性當了母親之後,許多雇主會認為女性無法加班,還會常請家庭照顧假,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但男性結婚當了父親之後,雇主多會認為這位男性較穩定、可靠,反而會賦予重任。
 
女性薪水普遍比男性低的問題也一直存在。劉梅君認為可以透過集體協商、提高參與決策能力、改善早期教育分流,破除職業類科的刻板印象、阻止女性大量投入某一產業形成低薪的擁擠現象出現、破除父權式養家工資觀念、落實托育公共化來解決。
 

 

外送員、外籍移工勞動權益仍待提升

平臺經濟近年來大行其道,許多外送員透過網路平臺接單來賺取生活費,但其勞動權益未受到充分保障。劉梅君表示,曾有平臺外送員向職業工會理事長表示,感謝有平臺的出現,讓他能夠揹著小孩同時作外送工作。令劉梅君感嘆:「是什麼樣的社會、經濟現實,讓臺灣的老百姓居然對這種非常惡劣的勞動條件說很感恩?」
 
劉梅君認為,平臺業者和外送員均從中獲得更大的工作與勞動彈性,但平臺業者有規避雇主責任之嫌。儘管世界各國尚未對平臺業者與外送員的關係有明確共識,西班牙於今年 8 月生效的《騎士法》(Rider Law)規定,平臺與外送員的關係就是雇傭關係。劉梅君指出,歐洲有大型工會支持平臺勞動者爭取權益的抗議行動,和平臺業者進行團體協商或為外送員提出訴訟,以至於平臺勞動者的權益受到重視,相較之下,臺灣在爭取外送員勞動權益方面仍待努力。
 

針對臺灣的外籍移工政策,孫友聯批評臺灣移工政策本質上是壓低工資的政策,移工基於弱勢地位沒有議價能力,使得資方享受低薪的環境。孫友聯強調,本國勞工與外籍勞工的薪資不該脫鉤。劉梅君也指出,當本勞和外勞薪資脫鉤,就是本勞苦難的起點,因為雇主會大量聘雇外勞,資遣本勞。劉梅君認為,臺灣聘用外籍移工最好的日子快要結束了,因為日本、南韓的基本薪資較臺灣高,近年來更大幅放寬引進移工的規範,未來臺灣應該調整移工政策與待遇,才有機會吸引移工來臺工作。
 

「如果相信民主,應該支持罷工」

臺灣近年來相繼出現空服員、機師罷工等事件,究竟該如何改變社會對罷工的負面觀感?孫友聯回應:「如果你相信民主,你更應該支持罷工。」他解釋,臺灣的罷工是依照法定程序來走,勞資爭議調解不過,經由工會會員投票才罷工。罷工是行使集體行動權的一種模式,一定是有事情無法決定才會罷工。劉梅君則指出,勞工最不希望公司倒閉,罷工時還要忍受爭議期沒有薪水的痛苦,通常是資方不願意調薪、改善勞動條件,勞方才會訴諸行動,「沒有勞工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就去罷工。」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2021 年 3 月,義大利羅馬的外送員為了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而走上街頭,標語寫著「我們不是奴隸」↑↑)
 
「工作是謀生,不是找死。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我拒絕過勞死。」孫友聯分享了經濟學家赫緒曼(Albert O. Hirschman)所寫的《叛離、抗議與忠誠》。消費者若向店家投訴產品品質差,代表消費者對店家忠誠。套用在勞工身上,若勞工願意主動改變企業,也代表勞工熱愛公司。未來要如何讓辛勤工作的每位勞工得到社會安全網的保護,仍待臺灣社會一起持續努力。
 
本文內容來自【對話行動 ── 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講座】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More SDGs ⇨ https://storystudio.tw/sdgs

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文章資訊
作者 蔡亦寧
刊登日期 2022-06-30

文章分類 副刊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