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一堂課到一門企業,過濾海洋塑膠的「點點塑」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謝易軒 2021-06-07

還記得數年前一段網路瘋傳的海龜影片嗎?影片中,一隻海龜的鼻孔深深插入整支塑膠吸管,保育人員用鉗子進行救援,一邊艱難地抽出吸管,海龜一邊掙扎著滴下淋淋鮮血,讓人看了心疼不已。許多人因為這個影片而開始關注塑膠污染的議題,減少使用吸管,也自備環保杯或環保袋,儘管有所改善,但塑膠污染的問題依舊存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塑膠污染

自從人類發明塑膠的 1950 年代以來,人類的生活便越來越依賴塑膠用品,截至 2017 年至少製造出 83 億噸的塑膠垃圾[1]。如今,人類每年製造三億噸塑膠廢棄物[2],但這些垃圾往往千百年不會分解,在環境中不斷累積。


隨著塑膠廢棄物的問題日益惡化,不僅在各處海灘都能看到綿延不絕的塑膠垃圾,我們甚至在遠洋發現面積比臺灣還要大數十倍的巨型垃圾島[3],這些塑膠破壞純淨美麗的自然環境,更被無辜的動物吃下了肚,在許多地方,研究人員都發現鳥類與鯨豚等動物的胃部塞滿塑膠垃圾、痛苦死亡。


海岸邊的垃圾(Source: Dhammika Heenpella, via flickr

這或許還不是最糟的。


近十年來,人類漸漸意識到,看得見的塑膠還相對容易處理,看不見的塑膠才是更棘手的問題。塑膠雖難以完全分解,但在風、光與浪的長期洗禮下,會逐漸裂解為細小的「微塑膠」,或稱為「塑膠微粒」。


除了這些自然形成的塑膠微粒之外,也有在生產時就以微塑膠型態出廠的,比如洗面乳中的柔珠,比如平價服飾時常使用的塑膠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等),在我們每次洗臉與洗衣服時,大量流入海裡。

 

這些微塑膠的直徑或長度小於 5 毫米,最小的連肉眼都無法看見,它們遍佈在河川、海洋,甚至已經隨著洋流與空氣遠播至杳無人煙的極地,滲入於北極的海冰層內[4]


想當然耳,如此細小的微塑膠也難免進入我們的食物與飲水中,被人類或動物們吃下肚。特別是,海洋生物即使避開了明顯的大件塑膠垃圾,仍難免隨著覓食不斷攝入微塑膠,而製造塑膠的人類便在吃海鮮的時候,也吃下了自己製造的塑膠。


2021 年綠色和平(Greenpeace)彙整臺灣關於海鮮中微塑膠的研究,發現臺灣人吃的海鮮中大多能找到微塑膠,例如一項恆春半島海域的研究指出,有高達 95% 的魚隻體內都發現微塑膠;另外一份針對文蛤、牡蠣、小卷及中卷的研究中,也在樣本裡全數發現微塑膠[5]


就算不吃海鮮,還是難逃塑膠危機。細小的微塑膠無法經由一般的污水處理系統攔截,因而不管是瓶裝水還是自來水,都有滿滿的塑膠微粒。有針對多家知名品牌瓶裝水的研究發現,93% 都有微塑膠[6],另外包括蜂蜜、啤酒與食鹽,也全都淪陷。


無怪乎,我們每個人每週平均吃下的微塑膠高達 5 公克,等於吃下一整張信用卡[7]。這些塑膠能進入消化系統與血液,被人體的器官吸收、累積[8]


雖然目前的研究還不確定這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為何,但已知攝取塑膠的魚隻肝腸會發生病變與腫瘤[9],塑膠與其吸附的有毒物質很有可能會干擾人類的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可能致癌。


一堂課、一股熱情,一個大學生的社會行動

有什麼方法才能清除漂浮在海洋的塑膠微粒,同時不製造更多塑膠垃圾?


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女生,在一門創意課程中找到了答案。


她叫洪以柔,大學主修外文的她,不是一般刻板印象中的外文系女生,她成天頂著烈日與強風在港邊與河口打轉,蹲在岸邊搜集水樣,常常一待就是整個暑假。


洪以柔原本就知道塑膠污染的嚴重性,也因此在大三修習創意課程時,選定塑膠微粒議題作為作業主軸,從此一腳踏入微塑膠研究及海洋保育的世界。即使課程結束了,研究塑膠微粒的熱情也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強烈。


洪以柔與主修機械的夥伴在港邊與小小的實驗室之間不斷試驗,自行開發出過濾海水的箱形工具,當海水順著孔洞流過箱子,會沿著傾斜的層板形成漩渦,水流的離心力會讓塑膠微粒的顆粒自動沈澱。


這項發明純粹依靠物理作用攔截,不需要使用濾芯等耗材,不會額外產生廢棄物,甚至不需要使用電力,就能把水中小至 25 微米的塑膠顆粒過濾出來。


點點塑開發的過濾箱(Source: 點點塑)

當然,海洋之大,塑膠污染之重,豈是一台小小的機器清得完?洪以柔知道,他們的首要任務在於收集樣本與數據,幫助研究團隊掌握臺灣塑膠微粒的污染情形。


哪些河口與出海口的微塑膠密度最大?塑膠的成分有哪些?是製造民生塑膠用品常使用的 PP、PE,還是不應該出現在河水中的工業塑膠?


他們用小船載著海水過濾器,在各個研究區域逡巡,從以人力開船到利用無人船出航,他們一步步改良設備,船因此能夠離岸越來越遠、更深入水庫。


同時搭配聲納探測儀等各式儀器,繪製水下地圖,探測泥沙淤積狀況,再將收集到的數據交給科學研究人員,並與臺灣的鯨豚協會等非營利團體合作研調,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量。

 


點點塑團隊的工程師在寒流時出海採集樣本(Source: Micro PC 點點塑)

從臺北到矽谷──社會企業「點點塑」的誕生

本著為環境服務的初衷,一開始洪以柔並沒有想太多,但在大學剛畢業時,第一位「客戶」找上了門,新竹市環保局向她的團隊購買一台海水過濾機,讓她萌生了開公司的念頭。她與合夥人一起把打工賺來的二十萬存款全數「投入海裡」,社會企業「點點塑」於焉誕生。


但是在第一筆生意後,他們卻不知道下一台機器要賣給誰。


2018 年是點點塑的重要轉捩點。這一年,點點塑參加了桃園市青年局舉辦的「新創之星競賽」,獲得了第二名,得到前往美國矽谷創投加速器受訓的機會。


在矽谷三個月的課程,幾乎壓縮了一整年 MBA 學程的內容,在本身是矽谷新創新貴的導師指導下,洪以柔在短時間內學會了如何算投資報酬率、如何在搭一趟電梯的時間內說服投資者(也就是傳說中的電梯簡報 elevator pitch ),更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什麼才是點點塑的商業模式:


要如何經營,才能讓這家社會企業不再只是一股熱情,而能成為一間貨真價實永續經營的公司?在矽谷的經驗雖然充滿了壓力與挫折,但也讓她快速成長,開始真正學習當一個老闆。


洪以柔參訪美國矽谷時,向業者介紹點點塑(Source: Micro PC 點點塑)

除了在加速器的學習外,洪以柔也沒有浪費在矽谷的閒暇時間。在這個全球首屈一指的新創天堂,每天、每個時段的每一處,都有各種主題的交流分享會與人才媒合活動,讓洪以柔大開眼界,積極到各處參與。


有一天,她結束一場科技新創聚會後,搭火車前往下一處的路上,洪以柔正感覺迷途便向身旁的人問路,閒聊幾句後赫然發現,對方竟是史丹佛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


兩人領域有關也相談甚歡,洪以柔更因此受邀前往史丹佛大學,分享點點塑的技術與數據,其後更到訪了 Google、蘋果與 Facebook 等,見證知名的創業家是在何種環境養成,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有了加速器的加持,回到臺灣後的點點塑營運逐漸起飛。如今公司團隊有五個人,除了繼續與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合作,進行塑膠微粒的搜集與研究,他們拓展業務範圍,提供客製化的除污設備給養殖漁業使用,不只過濾塑膠微粒,還能清理汙泥,幫助提高育成率。


同時,笑稱自己有「教育魂」的洪以柔,也一直持續進行工作坊與策展,吸引更多人關心微塑膠議題,動手投入實際行動。


點點塑前往民權國中進行環境教育(Source: Micro PC 點點塑)

「大部分的社會企業創辦人,都在盈利與非營利之間掙扎,我們能從學生時代開始一路活了來,其實非常幸運。」洪以柔坦言,「但我相信越努力的人,才會越幸運」她以堅定的眼神說道。


點點塑的五人團隊(Source: Micro PC 點點塑)

改善社會不是少數人的事

點點塑的成立,背後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海洋環境污染的難題,也呼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第 14 項「保護和永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然而,除了塑膠與環境污染外,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待努力的議題,需要更多人參與改變。


因為成立點點塑,一群年輕人踏入了社會企業與新創的世界,有機會結識許多在不同領域致力改善社會的人們。雖然一開始並不被看好,甚至曾受到訕笑,洪以柔與夥伴們一起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與決心。


然而,臺灣從事關懷社會環境的這條路上,難免還是會偶爾感覺孤獨,洪以柔用自己的經驗,鼓勵更多抱有社會關懷的年輕人投入創業行動。

 

我對社會企業的市場是看好的,因為它的本質對社會有益,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也正在往這個方向走。

她說,若能讓更多的人關注相關議題,並且積極投入,漸漸地,改善社會就不再只是少數人的事。

 

 
本文內容來自百靈佳殷格翰 Making More Health 2021 臺灣社會企業介紹講座,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側記。推行超過11年的百靈佳殷格翰 Making More Health (MMH) 計畫,在全球各地找尋社會企業家,一起透過創意來解決社會問題,創造永續性的健康環境、體制與文化,朝向「全民均健」的目標前進。


[1] 全球塑膠生產總量分析 揭83億噸的「重量級」傷害


[2] Our planet is drowning in plastic pollution—it's time for change!


[3]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3681


[4] Airborne Plastic Is Blowing All the Way to the Arctic


[5] 綠色和平,海鮮發現微塑膠!無塑生活才可年年有魚好過年


[6] Study Finds Microplastics In 93% Of Bottled Water


[7] Revealed: plastic ingestion by people could be equating to a credit card a week


[8] Methods for microplastics, nanoplastics and plastic monomer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in human tissues


[9] 【慢魚串連】當海洋成了塑膠湯│魚肝腸病變腫瘤,塑膠重返人類食物鏈


文章資訊
作者 謝易軒
刊登日期 2021-06-07

文章分類 副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