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SDGs】學非所用、離開學校就不想學──臺灣的教育該是什麼模樣?臺大教授葉丙成與「雜學校」蘇仰志專訪

2021-05-01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 》,內容提到:國家要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需進行「六大轉型」,其中,因應人口結構變化,來強化人力資源能力是永續轉型關鍵之一。關於人力資源的強化,「教育」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光只是講提高受教率沒有用,重要的是,你要如何讓社會跳脫『文憑主義』,讓更多人理解,並對十年後會成為家長的那群人造成影響?

臺大教授葉丙成在受訪時,語帶嚴肅地提出對臺灣教育的期待。

 

「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提倡終身學習。」

這是聯合國在 2015 年所提出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第四項: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希望在 2030 年以前達到完成。


「優質教育」這看似龐大的目標,底下還有許多細項指標,內容包含平衡現時的城鄉教育資源、讓人力資本不斷延續,以及拓寬教育的定義與影響範圍,透過職業訓練、公民以及環境保育,形塑多元的教育生態圈,培養出各領域、各年齡擁有永續觀念的人才。


而臺灣近年針對教育的相關討論亦十分興盛,行政院的 SDGs 教育目標中,聚焦在「確保青年及成人都有公平、負擔得起、高品質的高等教育受教機會」,期待在 2030 年,將 18~34 歲接受專科教育以上的人口比率,從現今的 74.5% 提升至 82.5%,近年官方也已開始推行十二年國教 108 課綱,義務教育的普及率預計將持續提升。


另外,體制外的教育團體也蓬勃發展,將教育範圍不斷拓寬,多元化的學習管道與內容,也打破過往僵化的文憑至上思維以及時空的限制。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多少差距?數據提高背後存在哪些問題?當受教率提高後,又該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之下,尋找永續與創新的可能?


為了國際排名,而忘記教學的本質

作為教育界的「斜槓青年」,長期關注臺灣教育的臺大教授葉丙成,不僅在校園內推行教學培訓與線上課程,更不斷投入體制外的創新教育,這也令葉丙成教授能以更全面的視角,看待臺灣高等教育這十數年以來所遇到的問題。


 

許多大學都存在著生存壓力,為了國際排名,教授的評鑑方式是以要發表多少論文為主,但這也讓學生『有沒有被教好』以及『要如何應用所學』的問題持續存在。

葉丙成進一步提出自己在高等教育現場的第一線觀察:即便臺灣受教率逐年提升,多年來在高教最常看到的問題,就是社會過於追求文憑、按照分數填學校與科系,許多孩子未來想從事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跟所學有巨大的差距,「我認為這不只是浪費教育資源,學生也花費時間在沒興趣的事情上。」


臺大葉丙成教授(Source: BoniO 提供)

葉丙成認為,背後的根本性問題,在於社會對於教育的定義過於單一僵化,無獨有偶地,雜學校的創辦人蘇仰志也提出類似的看法。


「我自己是藝術背景出身的,過去創業失敗的 6 次經驗中,有一次是做跟藝術教育有關的,帶孩子探索自己關注的議題進而創作,但是,家長大多是帶孩子去報名對面以準備術科考試為主的畫室。從這次的經驗我意識到,最根本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系統的教育觀念,都還是停留在強調『標準化』的分工與技能培訓。」


蘇仰志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因此我想為臺灣的教育觀念帶來一些『破壞』。」他又雙眼發光地說。


教育改革: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才是關鍵

政府的教育改革從未停下腳步,然而應該如何改變,才是對教育真的有幫助?


葉丙成認為,讓體制內高等教育的升學管道或能更加多元,且多元管道的比例能逐步提升,是政府所做的一步嘗試,「讓有興趣的學生們可以真正進入相關專業」。像是自 107 學年度正式推行的「特殊選才」,不僅能讓偏才、有突出特長的學生,不必再受限於學測與指考成績,更能讓有不同教育資本、就學背景的孩子有機會進入資源多且感興趣的學校與科系就讀。

 

而要提升高教的教育品質,師資培訓是一大重點, 也是葉丙成教授所致力的範疇。2013 至 2016 年,葉丙成教授擔任臺大教學發展中心的教師發展組組長,重點培育師資教學方式,「那時候每年都會在寒暑假帶臺大的教授到溪頭山上待個三天,安排教學的經驗分享以及課程交流。」

 

「當然,一開始會有人質疑,為什麼要特別花休假的時間做這些事,但在參加之後,許多教授因此被感動、被激發出教學的熱忱,特別是年輕的教授,他們會認為教不好學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也因此會致力於提升教學內容的品質,希望能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不只是教授,葉丙成也強調培育人才的永續觀念──投入助教訓練。


「助教有時被視為是帶討論的角色,但事實上,長遠來看,這些助教在將來也可能會成為教授,到其他大學教育學生。因此,從助教的簡報製作,到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以及輔導其未來發展等,臺大透過互相觀摩、教學,培育出許多優秀的教育人才。」


與此同時,除了臺大學生以外,又該如何讓社會上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青年以及成人,接觸到高品質的教育內容?2010 年代開始,國際線上學習風潮興起,葉丙成也開始推廣臺大課程到整個華語圈,「臺灣過去在國際、亞洲的影響力並不是那麼受到關注,但其實我們的教育品質很好,所以在學校內部進行師資培訓後,我作為臺大 MOOC(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計畫執行長,也陸續讓世界看到臺灣的教學實力。」


透過臺大 MOOC 計畫,葉丙成的《機率》跟臺大歷史系教授呂世浩《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秦始皇》,成為在美國線上學習平台 Coursera 首開的中文課程。這些課程大獲華語圈使用者的好評,除了中國網友讚嘆於臺灣生動、跳脫傳統制式的教學內容,中國、香港等亞洲各地的教育人士更紛紛邀約演講。



然而,即便現今不必考上臺大,就可以在線上遠端修習這些課程,降低了學習的門檻,看似比過往有更多平衡城鄉教育品質的資源,但葉丙成也提出背後的核心問題,「就算有這些線上課程,對他們而言,為什麼要學習機率或是秦始皇?這些課程如何與他們的生活做連結?學習之後,能否確實改善他們的情況?」


葉丙成認為,在這個網路資源發達的世代,其實並不難找到高品質的課程,但如何觸發偏鄉學生、一般成人的學習興趣,才正是臺灣朝向「確保青年及成人都有公平、負擔得起、高品質的高等教育受教機會」的路上,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而這也是許多體制外團體,包含雜學校在內,正持續努力推動的方向。



體制外的不太乖教育

受到 318 學運的社會激情催化,以及成為父親後的身份轉換影響,蘇仰志在隔年舉辦了第一屆雜學展「不太乖教育節」,藉由策劃教育展覽來影響大眾認知,「破壞」社會對於教育的定義,並拓寬教育影響的年齡與領域。


此後,過去的六年間,有許許多多的教育創新團體受此影響,進而孵化、成長,開拓出不一樣的道路。像是實際進入體制改變的「美感教科書改造計畫」,就是該團隊在參與雜學展後,經多方交流後誕生的企劃。


當然,不只侷限在體制內,「這六年來,雜學校參展的團體非常多元,像是有藝術、性別教育,從致力於偏鄉師資培訓的 TFT,到關注移民議題的 One Forty,還有現在非常知名的阿滴英文都曾在這裡成長茁壯。」蘇仰志眼神帶著一絲自信與驕傲說道。


「雜學校」校長蘇仰志(Source: 故事編輯部)


在拓展教育範圍的同時,雜學校也推廣 SDGs 所強調的終身教育,「我們從 2018 年開始,設置了一個展區是特別給『Golden Age』,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高齡教育,從復健玩具、社區共構,到應用程式教學以及交友軟體等,我們認為即便到了高齡,也還是學習的『黃金時代』。」


然而,提供的教育資源如此豐富,許多人也擔心要如何推廣至各個地區,並產生在地認同?雜學校如何實踐 SDGs 的「公平、負擔得起的教育機會」?


「其實十二年國教也有這些討論,要怎麼拉近理想跟現實的距離?」蘇仰志說明,自從108課綱出來後,老師們更加需要接觸新事物的管道,而在地方創生的浪潮下,許多青年會回鄉開書店、工作室。


「我們所做的,就是給予許多『有事情想做,但不知道如何溝通』的人們產生連結的機會,提供各方一個溝通以及宣傳平台,讓政府、校園以及教育團體一起學習合作,補足課綱所產生的問題。」


「以『小人小學』舉例,他們就是一群對教育有熱忱的青年,在宜蘭南澳,與學校以及社區連結,一起帶孩子走出校園,實際走訪當地的店家、居民,讓孩子們理解『原來我學的東西可以這樣應用』,這也是讓教育理想實踐、在地化的重要。」


小人小學(Source: 小人小學)

不只是國內教育推廣,原先以實體展覽為主的雜學校,過往雖然也曾與國外的教育人士交流,但確實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但是,2020 年的疫情衝擊,反而激發出團隊將展覽線上化的動力。


「我們在去年(2020)11 月時第一次推出線上展覽,老實說我們當時在短短半年之內完成這件事情真的很累很瘋狂,但是這次的經驗也讓我們看到許多跨國合作的可能。」蘇仰志驚喜地提到這場線上展覽的「意外發展」。


雜學校校長蘇仰志認為線上展覽的更有跨國合作的可能(Source: 故事編輯部)


「同時有來自各國近 200 人在線上互動,有印度的教育人士,也有歐洲、美國基金會藉此接觸、認識臺灣的教育團體,不僅創造一個近年政府努力推動的國際外語交流環境,也有許多跨國合作的機會出現,很多外國人都說,期待疫情結束後能親自到臺灣看看。」


透過這次的機會,蘇仰志表示,未來線上展可能會發展成固定型態,並且也能實踐 SDGs 的跨國、跨文化合作的永續發展原則。


教育該是什麼模樣?

教育該是什麼模樣?專家們並沒有給予一個既定的框架與答案。他們從體制內到體制外,所做的是不斷拆解原本的結構,一再跳出教育觀念的框架,為各領域團體注入創新與跨國合作的動能,與臺灣的教育產業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前行。


然而,SDGs 目標僅是 2030 年以前的基本要求,臺灣的相關指標目前在教育領域,多數早已達成甚至超越。臺灣實際所需要做的,不只是需投入人力,激發探索偏鄉學童、青年乃至於成人的實際需求;同時藉由近年十二年國教為臺灣教育帶來體制的轉變,期待跳脫過往文憑主義的思維,視孩子為獨立個體,了解其熱情所在並耐心溝通。從小培育出擁有獨立思考與行為能力的人,才能為未來的社會創造更加彈性、且令人願意投注學習熱情的環境。


本文由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唐宓
刊登日期 2021-05-01

文章分類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