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SDGs】不預支下一代資源,臺灣餐桌如何走向永續的未來?

2021-05-08
P_H_B /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 》,內容提到:國家要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需進行「六大轉型」,其中,打造永續的食物供應鍊與健全的生態保育是永續轉型關鍵之一。2017 年,聯合國《全球土地展望》警告: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農耕地,已經因為工業化農業作法造成土壤侵蝕,每年流失 240 億公噸的土壤,農耕生產力更因此減弱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聯合國揭示世界上有 6.9 億人面臨飢餓,卻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糧食是任意丟棄或浪費。這些互相衝突的困境亟待人類解決,這也是 2015 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第 2 項:「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所關注的焦點。


工業式的農業在臺灣

自人類發明如何用石化燃料合成空氣中的氮氣開始,全世界的農業漸漸不再依賴陽光與土壤的生態循環,而是石油製造的合成化肥與農藥。現今「工業化農業」將作物單一化、大規模大面積的耕作,宛如工業製造東西一般。只要放入肥料,就能生產相對數量的作物,一旦生產下降,便輔以重度翻耕、投入更多農藥與化學肥料,陷入惡性循環。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名譽教授曾德賜指出,臺灣農地的單位面積使用的農藥量,居全世界之冠。農藥濫用的原因雖不可一併而論,但農藥濫用造成的環境與生態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此外,單一作物、大規模面積的農耕,多半仰賴大型機械的耕耘,這種人為的、工業式農業的過度耕耘,造成的土壤侵蝕,比起水或風等自然侵蝕作用,要快了 13 至 40 倍。

 
檳榔噴灑農藥(Source: 鵬智 Bird 賴 Lai / CC BY-NC-ND 2.0)

兼顧人類與生態的永續農業

「談到農業,雖然政府不可迴避環境的問題,最終還是要站在產業的角度來著眼。」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玠廷坦言。


陳玠廷(Source: 故事編輯部)

「在永續型農業推廣的路上,全世界皆是由民間團體倡議開始,原因是有機農業的占比實在太小,全世界(包括臺灣)有機的農耕面積僅占全部的 1.5%-2%。1996 年臺灣有機農業的面積只有 200 公頃,在統計上根本可以忽略。」


放眼國際,諸如日本農學家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岡田茂吉的秀明自然農法、德國人智學者魯道夫.斯坦納提倡的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簡稱 BD 農法),皆是由民間發起的農業運動,而臺灣政府站在「產業」的角度思考,自然無法以占比如此之小的農耕模式來主導整個產業的發展。


但陳玠廷也強調,這是一個滾動式的調整過程。如同全世界最大的國際有機運動聯盟(簡稱 IFOAM)[1],除了持續推廣有機農業,若現今的慣行農業願意漸進改變,像是推行低投入型農業,農藥減量、合理施肥等,也是一種對永續農業的貢獻。


關於農藥減量這點,2019 年美濃農會設立了全臺第一座綠色農業資材中心,並附設植物診所,協助在地的有機耕作者購買農用資材與病蟲害防治,期許美濃地方農業開始「減藥減肥」。2020 年二月農委會發布劇毒殺草劑「巴拉刈」的禁令,並進一步宣示,農藥使用在未來的十年間,要減少 50%。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簡史

推廣有機驗證竟成永續生產的雙面刃?

若回到「產業」的角度來看,臺灣的有機農產品市場又是如何?


1995 年到 2000 年之間。臺灣的有機農產品在市場上雖然有大幅度的成長,但也帶來不少消費糾紛。基於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確保產品是真正的有機農產品,檢驗標章便有了存在的必要。2012 年,農產品檢驗的相關法規建立,有別於先前有機農業非強制性的制度,轉成帶有罰責的管理制度,簡言之,透過第三方驗證,確立了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門檻。


「農產品的第三方驗證是一個雙面刃。」


陳玠廷如此提醒。一般消費者為了確保食安而選擇有標章保證的產品,但實際上,標章檢驗呈現的是最終產品「有無農藥」的殘留,並不代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是符合永續農業發展願景的。儘管產品無農藥殘留,農法上卻有可能過度翻攪土壤,或破壞生態環境。因此只檢驗農藥殘留的驗證是不夠的,在照顧人的健康的背後,也應該兼顧自然生態、土壤健康等,才是真正走向永續的農業。


兼顧「生態」與「食安」的認證標章,目前我們已有像是「綠色保育標章」的選擇。「綠色保育標章就是一個把生態納入考量的檢驗標章,也是政府單位和民間組織合作的成功典範。」陳玠廷說。

 

綠色保育標章(Source: iQC 商品安全資料庫

2009 年底,發生於台南縣的官田鄉的保育鳥類水雉集體中毒事件,是「綠色保育標章」誕生的起源。官田鄉是水雉的復育棲息地,當地的菱角農在冬季轉種稻米,種稻時難免使用農藥,導致水雉誤食田裡含有農藥的食物中毒死亡。後來,透過臺南縣政府、農委會林務局、慈心基金會等單位獎勵、契作制度,輔導當地農民不撒毒稻穀、轉以有機方式耕作,營造適合水雉復育的環境。


當地的農產品則標上「綠色保育標章」,幫助消費者辨視,在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育之間尋找雙贏的可能。去年,官田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更推出「官田菱雉菱」標章,希望大家買菱角時,也能想到水雉,喚起大家對生態環境維護的重視,讓水雉復育工作可以全民一起來。


水雉(Source: Uajith / CC BY-SA 4.0)

辛苦生產出來的食物,卻隨時在浪費

有機且永續的農業,儘管對人類與環境友善,卻有著產量比慣行農業稀少的缺點。然而,考慮到現在臺灣的飲食情況,減少食物浪費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同時,這也呼應了 SDGs 12 中的 12.3 項:「減少生產供應鏈糧食損失,同時減少消費端食物浪費。」。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 FAO)統計,全世界每年浪費的食物達 13 億噸,占全部食物的 1/3。根據長期呼籲惜食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下稱主婦聯盟)2015 年的統計,「臺灣大型通路每年浪費的食物總價估計超商約7億元,量販業約 30 億元」,而這些浪費究竟出現在哪裡?


「我保證你沒在市場上看過彎曲的小黃瓜。」主婦聯盟執行長吳碧霞打趣著說。


農場採收的小黃瓜中, 外型、 大小、 瑕疵不符「規定」者,一律在採收處理階段就被淘汰掉了,這些被淘汰的農產品被稱為「格外品」。但實際上,這些食物並非無法食用,只是外型不佳而不討喜,若沒有適當的機制介入,就會成為浪費。以主婦聯盟的消費合作社為例,他們會利用契作部分收購這些格外品,並讓合作社消費者了解有些格外品並不影響食用價值。因為外觀不佳造成的浪費,不只出現在一般市場,大型量販店造成的浪費更是可觀。2010 年的美國紀錄片「Dive!」,紀錄一群人只靠撿拾量販店垃圾子母車裡的剩食餵飽自己,諷刺消費市場的浪費現象。


美國紀錄片「Dive!」(Source: Wikipedia

國外行之有年的「食物銀行」就是一種解決食物浪費的方法。食物銀行將通路淘汰但還可食用的食物集中處理,再重新分配給需要的人,臺灣也漸漸開始有類似的概念與作法。例如臺北南機場一帶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的「南機場幸福食堂」,從 2013 年開始,透過和大型量販業者如家樂福合作,將賣場淘汰的生鮮變成社區弱勢關懷的餐點,並於 2020 年在眾多單位促成下,成立臺灣最大的食物銀行「臻佶祥食物銀行共享園區」,預估每年可以減少至少 20,000 公斤食物浪費。


食物銀行與家樂福合作的據點(Source: 玄史生 / Public Domain)

同樣為減少食物浪費做出改變的企業,還有全家便利商店,他們研發的貨物條碼系統「友善食光」可以讓距離下架時間七小時的食品變成特價商品。公部門的環保署也推出「惜食餐廳」,藉由募集種子店家,向消費者推廣惜食的觀念。畢竟惜食需要從觀念改變做起,主婦聯盟就曾與仰望教育基金會合作,將「惜食課程」導入大專院校的餐飲科系,鼓勵未來的廚師們研發惜食料理,更積極向政府倡議訂立「食農教育法」,在在都是為了提高各界關注食物浪費的問題,並將改善方案化為具體行動。


面對永續農業的未來

人類餐桌上的豐饒,必須生生不息的,而不是預先提用下一代的資源來換取,現行的農業該如何改變,才能走向永續的未來?


首先,要把「生態」而非工業的「生產」思考放入農業裡,如《雜食者的兩難》中的波里菲斯農場,仿效自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依存性,臺灣的大地旅人樸門農場和大王菜鋪子,也是微小而有力的實踐者。然而,許多開始嘗試永續農法的農人多屬於個體小農,本身資源無法與大型農場相比,龐大、瑣碎勞務與收穫不穩的情況,已成為有心嘗試者的門檻,政府是否有方法可以降低此門檻,吸引更多人投入呢?日益又新的科技發展或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美國發展出免耕地的農機,日本有水田除草、番茄、草莓採收的機器人、荷蘭有精準澆灌的農業溫室。臺灣的科技業與製造業的水準之高已是美名在外,憑藉著自身的優勢,臺灣政府也不應落人後,應該積極發展農業科技,為促進永續農業帶來貢獻。


對國家來說,農業是關乎民生社會、經濟、政治能否穩定發展的根源,許多農政單位的辦公室都掛著國父孫中山落款的「治本於農」四字,或前總統李登輝的「農為國本」大字,來提醒著農業相關從業單位。不只是淪為口號,農業發展是政府需重點發展的產業,而農業的永續經營,更是臺灣勢在必行的一條路。


本文由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1] 1970 年代,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簡稱 IFOAM,它有四個原則:健康、生態、公平、照護。

文章資訊
作者 林柏宏
刊登日期 2021-05-08

文章分類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