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過,只要我們每天出門時多搭一趟大眾運輸或使用共享運具,就可以為地球減碳多貢獻一份心力?
近幾年,國內的上市櫃公司為了因應國際趨勢,紛紛開始進行低碳轉型,而我國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也在 2023 年 1 月三讀通過,企業即便不從事國際貿易,也不得不著手改變過去的製程或商業活動。許多企業已經展開行動,進行碳盤查、繪製屬於公司的 2050 淨零排放路徑、改變高碳排放的製程,或鼓勵員工落實減碳行為。
而身為個人,我們又該從何處做起,讓這個越趨暖化的地球能再次「冷靜」下來呢?這次我們從「行」的角度談起,檢視日常生活中的移動軌跡,邀請你選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少的交通工具,一起參與低碳轉型。
改搭乘公車,讓碳排放減半!
身為上班族,每天必要的移動就是在住家和公司之間往返。若你生活在臺北市,不妨想像今天倘若捷運或公車停駛,原本搭乘大眾運輸的人們都改用私人運具(汽、機車)前往上班地點,可想而知,那將會是一場通勤災難。反之,若路上開車、騎車的人們有一半改為搭乘大眾運輸,或許上下班時的交通要道可以不再如此壅塞。
回顧這三年多來生活樣貌的巨大改變, 2020 年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油價又創下 15 年來新低,導致公共運輸量與 2015 年相比大幅下降 7.63%,許多人為了避免感染風險,改以私人運具通勤。在疫情高峰時,連在路上騎乘機車都必須配戴口罩,附帶的影響,是讓人們似乎可以暫時忘卻馬路上各種交通工具產生的廢氣,直到今年疫情趨緩,人們終於可以脫下口罩,又再度發現原來以前呼吸的空氣有多麼的骯髒。汽機車雖然帶來移動上的方便,但除了排放二氧化碳,也傷害你我的呼吸道。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資料顯示,每一位乘客移動一公里排放的溫室氣體,汽車約為 150 克二氧化碳當量(CO2e),巴士則不到一半,僅有 63 克 CO2e。雖然碳排放量會因為車種、車齡、行駛時的速度而有差異,但可以確定的是,相比於所有人都以私人載具通勤的情況,多人乘坐同一個交通工具確實有助於環境,這點無庸置疑。
尤其私人車輛增加,也會衍生塞車的問題。比如每到週末,各百貨公司的地下停車場經常一位難求,許多車主為了避免排隊等候時車內悶熱,因此經常讓車子不熄火,保持在怠速狀態,直到有車輛駛出停車場才緩緩前進,這樣的習慣也製造無謂的碳排放。除此之外,也因為排隊等候的車輛眾多,延伸到馬路上,影響周邊車輛通行,造成交通堵塞。因此,在前往百貨公司等人潮擁擠的地方時,身為永續公民的我們,更應該思考是否能透過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推廣大眾運輸還有另一項好處:相較於管制私人運具的碳排放,管制大眾運輸較為容易,政府只要與為數不多的主要業者溝通即可,相反地,若要民眾提早汰換原有且堪用的私人載具,則需要提高政策誘因,也將花費更大的力氣。
但是,根據交通部 2023 年的《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當人們被問及「外出沒有搭乘公共運輸」的原因時,有近五成(48.8%)的民眾回答「開車或騎車的機動性較高」。其他原因還包含:沒有公共運輸可以搭乘(21.8%)、目的地很近,不需要交通工具(19.9%)、班次不符合需求(11.5%)。從這些原因不難看出,臺灣大眾運輸系統的規劃仍有不少可以改進的空間。
共享運具,好處不只減碳!
2013 年 4 月,Uber 進入臺灣市場,打響了「共享經濟」的名號。Uber 最初的定位是電子資訊服務業,標榜媒合乘客與自用車車主兩端,讓車主能在閒暇之餘兼差,同時減少自用車閒置,也主打讓乘客獲得更高品質的乘車體驗。除此之外, Uber 在國外幾座城市也曾經推出 UberX Share 的服務,經由平台媒合,讓目的地在同一方向的乘客能共乘一部車輛,這樣一來,消費者能省下至多 20% 的車資,同時又能減少旅程中的碳排放。
共享經濟主打「以使用代替擁有」的觀念,刺激我們再次思考生活中真正的需求為何。例如 Airbnb 的出發點在於與他人共享家中閒置的房間,活化自家空間之餘,也能帶來額外收益。而在都市交通運輸已經十分壅塞的現在,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究竟我們需要的是擁有一臺車子,或者只是需要車子提供的運輸功能?
共享運具的好處除了節能減碳之外,同時也可以減緩都市中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如果你是一位以私人汽機車上下班的車主,在一天的生活裡,你使用車輛的時間通常只有通勤的一到兩小時,其他大多數時間,車輛都是閒置在停車格內,並未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辦公大樓密集的區域又為了容納大量車輛停放,需要不斷開發更多的停車空間,若停車空間供應不足,則租金又將水漲船高,使上班族負擔經濟壓力更大。
WeMo 成立於 2016 年,是亞洲第一個提供「24 小時隨借隨還」的共享機車服務平台,精準滿足消費者選擇運具時「機動性」的需求。用戶只要透過手機APP即可租借周遭的電動機車,而且在服務範圍內的任何路邊合法停車格都能歸還。後來,其他的品牌如 i-Rent、GoShare 等也陸續進入市場。這幾間公司還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使用電動機車。
雖然機車租賃在臺灣早已非常盛行,也是許多人在離島旅遊時的選擇。然而,燃油機車無法確切測量消費者使用的油量,業者也難以預知消費者的使用情形,因此大多需要定點歸還。此外,收費方式通常也不考慮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時長,而是租賃特定時段或天數,並由消費者自行負擔租借過程的加油費用。
電動機車恰好可以解決這些痛點。電動機車的結構較燃油機車簡單,可以降低維修、保養的成本;在能源價格上,電價也比油價更穩定,業者成本不會因為油價浮動而大幅改變。另外,若燃油機車要加裝車輛控制模組,業者需要同時維護原本的車體與控制模組,經營成本也會大幅增加;相對地,電動機車租賃業者可以透過物聯網與通訊技術,具體掌握消費者的騎乘軌跡、行駛距離、停放位置、使用時間、消耗的電力等,藉此計算租賃費用,同時也不再必須定點歸還,大幅提高每一臺車的使用效率。
從燃油到純電力發動的技術突破,不僅帶來商業模式的改變,更為環境帶來許多正面效益。WeMo 的官方數據顯示,從 2016 年成立以來的營運成果估算,相較於使用燃油機車,WeMo 用戶們的總碳排放少了約 356 萬公斤,將近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碳吸附量。除了技術上的突破,商業模式的突破也可能是未來推動減碳交通的路徑之一:假使以私人電動運具加入共享平台,人們便能將自己擁有的車輛出借給需要騎乘的民眾,相信能再大幅提升私人運具的使用效率,同時舒緩都市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
轉型路上:為了永續目標,在交通改革上還能怎麼做?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第 11 項正是「使都市和人類住區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韌性和永續性」,其中子目標 11.2 更明確指出應該建立「可負擔與永續的運輸系統」,倡議在 2030 年以前,提供安全、可負擔、無障礙且永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尤其是擴增大眾運輸,並特別關注弱勢群體、婦女、兒童、障礙者與老年人的需求。雖然該項目標主要的考量是包容性與韌性,不過,交通運輸對於環境永續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而在擬定交通運輸的轉型政策時,同時也必須考量轉型後的交通運輸系統是否能讓各族群在可負擔的範圍內使用;因此,政府也不斷提出各種政策,鼓勵民眾一起參與這場「行」的永續轉型。
在 2023 年 7 月上路的 TPASS 行政院通勤月票,正是政府近期推動的交通轉型政策之一。這項政策採取的模式有別於以往:過去的模式是由縣市政府編列預算,補貼「運價」與「民眾支付票價」之間的價差,但如此一來,大眾便感受不到原始票價與補助後的差異。而 TPASS 的政策則改採「吃到飽」的模式,希望藉此提高通勤族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
推廣電動運具也是另一項政策重點。根據前述交通部的調查,民眾外出使用的各類運輸工具中以機車為首、占 45.8%,其次為自用小客車、占 25%,因此,政府特別針對電動運具給予購車補助,像是在 2018 年時開始的電動機車購車補助,由經濟部與環保署各自就「電動車產業發展」與「汰舊高污染燃油車輛」的不同角度出發,鼓勵民眾新購電動機車,或是在更換車輛時優先選用電動機車。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地方政府加碼推動電動車減免路邊停車費的優惠措施,推動至今已逾五年,排除疫後振興加碼,補助金額也有減少的趨勢。可以想見,當電動車普及至一定程度時,相關鼓勵政策也將退場,因此,如果你已經有意汰換家中的車輛,可以盡快把握時機。
除了改變個人通勤習慣,企業層面也有許多可以著手之處。有些企業已經以接駁專車的形式接送員工上下班,除此之外,若是人數較少、不足以開辦專車的公司,也可以實施彈性上下班,藉此分散通勤人潮,不僅減少員工因為通勤堵塞浪費的時間,也有助於減緩尖峰時期的空氣污染,以及降低塞車造成的額外碳排放。
最後,興建密集的大眾運輸系統網絡需要許多時間,政府可以先透過法令的鬆綁,或是透過建構鼓勵創新提案的沙盒空間,讓民間能先探索低碳運輸的更多可能。而身為個人,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小小的行動開始,哪怕是一個禮拜只有一天改為搭乘大眾運輸也好,又或者可以在下次出遠門旅行時選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能夠在「行」的領域一起為地球降溫。
本文為【〖Start Green 永續綠行動〗永續1+1實踐綠生活第一步】專題文章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More SDGs ⇨ https://storystudio.tw/sdgs
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