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回顧臺灣化妝史,切莫錯過這經典的一頁:1970 年代。
這個十年內,臺灣女性大眾開始頻繁地接觸美容知識,她們不僅可以從報章雜誌獲得最新資訊,市面上也有推陳出新的美容專書;四處林立的美容補習班,培育出許多的專業美妝工作者。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明豔美人如雲的年代,是一個社會熱烈談論化妝的年代,也是一個「化妝」開始走入臺灣女性日常生活的年代。
此前,主流社會並不鼓勵女性化妝
早年臺灣女性多不化妝,1971 年,每 10 位女性大約僅 2 到 3 位有化妝習慣,絕大多數僅止於塗口紅,至於眼影膏、粉霜的使用率則不到一半,可知每日悉心化妝打扮的女子寥寥可數。
「樸素」的臉孔之所以是 1950 - 60 年代的主流,有其歷史背景:根據蔡郁俐的研究,臺灣當局起初將進口化妝品歸類在禁售的奢侈品之列,解禁以後,國內外化妝品仍需課徵高額貨物稅或關稅,社會風氣也不鼓勵此道,使得化妝往往被賦予「虛榮」的負面標籤。
過去作入時化妝者,多屬影視名人、風塵女子,或極少數的時髦女性。當時的尋常女孩子家,如果頂著一臉全妝外出,難免有「招搖過市」之嫌,大部分女子只有在結婚時,才會專門請人隆重妝扮。據說,時常發生男士到美容院迎接試畫新娘妝的女友,見了經過精心妝點的伊人,竟以為是陌生女子的趣事。
什麼場合要化什麼妝⋯⋯象徵「進步」、「禮貌」的女性妝容
然而,這種崇尚樸素的社會風氣,隨著臺灣經濟起飛而逐漸改變。
首先是經濟水平提升,即使化妝品的貨物稅仍居高不下,但民眾購買力提高,化妝品的社會觀感便不再那麼地「奢侈」,入時的女子不僅化妝,戴假髮更是司空見慣。
另一關鍵因素是,在臺灣產業轉型的背景下,眾多年輕女性開始投入職場,這個新興現象與當時「現代化」的論述相輔相成,賦予女人化妝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禮儀」。這個部分借自歐美的「現代化禮儀」論述,讓化妝滲透進女人的各個生活層面。舉凡婚事、面試、工作場合、郊遊、參加派對等,適當化妝都被認為是得體的,是合乎身分,又能展現禮貌的事情。當時的美容專家不只鼓勵婦女懷孕在家也可化妝增添生活情調,甚至還出現因應喪事的化妝──
林林總總,在「社會進步」的禮儀論述背面,也為女性的生活,增加了無形的約束。
1970 年代的臺灣女性能透過報章、專書或補習班,各種管道,接觸到時下的彩妝、美容知識。當時著名的美容專家馬它,不僅擔任電影電視的化妝師,也主持美容節目,她除了開設自己的補習班,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今天的文化大學)之外,也受邀至公司行號教導女職員們化妝。1974 年起,馬它陸續出版三本彩妝專書,甚至延請臺視旗下的影視歌星示範,暢銷一時。
但是,要說化妝從此洗去負面標籤、成為普遍現象,倒也不盡然。此時臺灣社會對於化妝的觀感,還是有點複雜,有些女性仍將美容化妝視為庸俗,也有人主張化妝是判斷社會水平的標準之一。與此同時,呂秀蓮在 1971 年開始倡導新女性主義,而使「女權」成為熱門話題後,「化不化妝」這個發起人並未著墨的問題,也被談論起來,作家亮軒便在專欄中談到自己聽過相關講座以後,試圖改變太太的生活習慣,包括要求她在家不需化妝。
1970 妝容回顧:揉雜世界與亞洲本土風格
細看當時流行妝容,在明艷之餘,有時略顯浮誇。乍看之下是憧憬西方人高鼻大眼的結果,不過,嚴格說來,1970 年代的化妝術主要師承歐洲與日本,而且有早期亞洲影劇化妝的影子。
例如當時的美容名家李秀蓮、馬它,都曾赴日研習,許多美容彩妝資訊也譯自日文;而歐洲如英、法、義是當時彩妝趨勢的重要輸出地,尤其 1960 年代後期走紅國際的英國名模崔姬(Twiggy)與服裝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都受到臺灣觀眾熟悉。此外,以筆者的觀察,1970年代流行妝容其實頗有早期亞洲影劇化妝的淵源(見下),因此可以說,當時的妝容,其實擁有東西合璧的性格。
在我們往下繼續認識 1970 年代時興的妝容之前,請記得那是一個 10 位女性裏面,僅有兩三人化妝的時代,因此這裡介紹的妝容,縱有不少是彩妝師鼓勵女孩在特定場合畫的,但真正身體力行的人其實不多,一般女孩只有在結婚時,才會有如登上螢幕般亮麗。
- 70前期:結合亞洲傳統的歐美名模「女孩風」
「女孩似的妝容」是 60 年代下旬由歐美吹起的流行風,呼應彼時流行的高腰線、平直的服裝剪裁與蓬鬆髮型,整體呈現一種近似未成年少女的外觀。
它的重點在於一雙濃黑的朦朧大眼,假睫毛、假雙眼線,與框住整隻眼睛且向前後延長的上下眼線。其它部位則追求素淨,塗抹中性的腮紅以及銀白色的唇膏(當年別名「口白」)。
歐美「女孩風」妝容傳入亞洲後,經過若干改良。首先,當年的彩妝專家建議使用的粉底,是一種色調紅潤的日製粉條,由於它在畫面中呈現白裏透紅的效果,而廣受影視、攝影化妝採用。一般人日常化妝時淡淡塗一層,頗能修正亞洲女性的偏黃膚色,使之看來健康粉潤。
至於最有風格的兩種元素:假雙眼線,以及濃黑而長的眼線,經常使人誤會全屬西風東漸。其實利用雙層眼線去強調明眸大眼的化妝術,原本就是東亞存在數十年的「土產」:亞洲女性面孔較平,且多是單眼皮,攝影棚強光照射下,看不太出來五官特色,故早期的明星化妝仰賴眼線強調眼神,又時常以眉筆加畫出一道「人工雙眼皮」。
因此,1970 年代女性浮誇的眼線,其實是我們舊有的化妝術,藉此新潮流,脫胎換骨(當然,你會發覺這種「土產」仍是崇洋的結果,文化的影響總是複雜的)。
1970 年代初期,裸色系逐漸取代銀白唇色,此時常見帶有粉、藕色調的裸唇妝。偏淡的唇搭配濃黑雙眼,外加一對偏細而有明顯眉峰的眉毛(期間的歐洲甚至流行過「無眉妝」,唯獨在臺灣未成氣候)。雖說這種妝容有意追求的是女孩般的外觀,實際上的效果卻有一種艷若冰霜的氣質,當時正走紅的影視歌星如李璇、白嘉莉、左艷蓉、張琦玉都是典型的代表。
- 70 後期:復古紅唇大眼睛,典雅美女強勢回歸
到了 1970 年代後期,西方 1930 年代的柳眉、大眼、嬌艷紅唇捲土重來,啟發了既復古又新潮的妝容技法。
早先流行的低彩度雙頰與嘴唇,逐漸被鮮明的腮紅與朱唇取代,曾在 1930 - 50 年代獨占鰲頭的大紅唇膏強勢回歸,橘紅、酒紅等鮮艷濃烈的色調廣受歡迎。
這個時候,眼妝也發展得更加細緻內斂──柳眉的位置稍微提高,加大眼妝發揮的空間。假睫毛稀疏而纖長(尤其流行上下各戴一副),眼線細細描繪,襯托亞洲女性淺淺的眼摺,使眼神清澈。假雙眼線仍舊常見,並與多色眼影相輔相成,創造深邃的輪廓。眼影的重要性日漸增加,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取代眼線的地位。經過這一番妝點改造,無論原本的眼形是細或小,都能搖身變成一雙風格化的大眼。
當時,斜長腮紅正在歐美流行,但這種暈染方式會使亞洲婦女的顴骨顯得更高,因此,臺灣女性會將上色的位置挪移至顴骨外側,顯瘦卻不失紅潤。
這種嶄新的妝容畫法約在 1973 年出現,在 70 年代中期尤為流行,它流露的健美與亮麗,反映出此時對於現代女性的期待。妝容雖自西方取經,但亞洲女性的臉孔方中偏圓,顴骨較高,比歐美女性的瘦削臉頰,更能傳達三零年代美人妝容的典雅神韻。當紅的影視歌星如崔苔菁、湯蘭花、楊小萍等,都是這個風格的代表。
結語:彩妝打開的小小自主之路
回顧 1970 年代化妝史,精彩之處在於,彼時起飛的經濟,結合現代化的禮儀論述,改變了臺灣女子化妝的氣候,讓美妝從此成為女人生活裏一種體面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思潮已具幾分美容的「本土意識」,試圖在抵抗西方強勢文化輸入的同時,開疆闢土,走出臺灣女性的自主道路。
在這背景中形成的流行妝容,不僅不簡單,且饒富創意。今天當你在 21 世紀網路爆炸的時尚美妝資訊中感到迷惘時,不妨參考這些甚具實驗性的老派化妝技法,說不定會找到一些彩妝的靈感喔。
- 王受之(2006),《時裝史》。臺北市:藝術家。
- 艾倫(1979),《今日美容:創造女性美》。臺北市:中國電視週刊社。
- 馬它(1974),《實用化妝術》。臺北市:婦女雜誌社。
- 馬它(1975),《美容與儀態》。臺北市:電視週刊社。
- 馬它(1979),《使妳更美麗:最新美容儀態指引》。臺北市:台視文化事業公司。
- 蔡郁俐(2009),〈從胭脂水粉到醫學美容:女性臉部管理論述與實踐變遷,1950s-2009〉。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周銘秀(1971年3月13日),〈化妝品 尚有廣大市場未開發 且看廠商如何 根據調查:十位婦女中,平均只有二、三人經常使用〉。經濟日報,第九版。
- 亮軒(1973年6月20日),〈我家的女權運動〉。聯合報,第十四版。
- 應鎮國(1966年11月12日),〈化妝術.三部曲〉。聯合報,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