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故事
熱門搜尋
臺灣
SDGs
旅遊
飲食
性別
訂閱
所有文章
文章專區
最新文章
專欄作者
檔案專區
活動
影音
看全部分類
專題特輯
專題特輯
所有專題
每月關鍵字
台灣風土誌
故事餐酒館
Editor's Pick
看全部分類
關於故事
關於故事
認識故事
成為作者
加入團隊
訂閱支持
定期支持
訂閱電子報
看全部分類
商業合作
商業合作
銷售簡報
合作案例
看全部分類
看・這些人
帝王將相
革命家
王子
公主
皇后
歐洲名人
希特勒
拿破崙
伊莉莎白一世
臺灣
鄭成功
林獻堂
蔣經國
宋美齡
蔣介石
孫中山
中國
曹操
毛澤東
袁世凱
慈禧太后
唐太宗
行行出狀元
農民
文豪
攝影師
科學家
運動員
醫護人員
看全部分類
國民歷史課
臺灣史
史前\海洋
清領時代
日本時代
戰後時代
看全部分類
看・這些事
天災人禍
災難
戰爭
COVID-19
文青日常
藝術/設計
閱讀
音樂
影視/電影
生活大小事
移民/遷移
新聞/媒體
法律
飲食
科技
主義/思想
法西斯主義
轉型正義
資本主義
女性主義
政治/國際
共產黨
國民黨
伊斯蘭
納粹
神聖羅馬帝國
看全部分類
看・這世界
Asia。亞洲
越南
泰國
韓國
日本
香港、澳門
中國
Europe。歐洲
英國
荷蘭
希臘
義大利
德國
Americas。美洲
墨西哥
古巴
加拿大
美國
Taiwan。臺灣
臺灣
高雄
臺南
嘉義
臺北
基隆
看全部分類
看・這時代
臺灣分期
戰後時期
日治時期
清治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英國王朝
都鐸王朝
金雀花王朝
西元世紀
20世紀
19世紀
18世紀
17世紀
16世紀
中國朝代
春秋戰國
唐
魏晉南北朝
三國
秦
世界大代誌
文藝復興
冷戰
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看全部分類
所有分類
會員專區
首頁
專題特輯
與青瞑蛇共存
與青瞑蛇共存
曾文溪流域百年生存法則
河流,是一地發展的起源,也是災害的起源,從古至今,在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漫長歷史中,尤以和河川交手的經歷甚多。不管對統治者、水利土木技師或在地人民來說,如何利用河水帶來的好處,驅避河流造成的災害,自古以來都是一大課題。
在臺南曾文溪,同樣也有這麼一段歷史,以及從中孕育出的豐富水文化。
曾文溪是臺灣第四長的河流,古時候人們稱呼它為「青瞑蛇」,它的改道造就了臺江內海浮覆的新天地。這塊浮覆地雖然條件不佳,卻充滿機會,移民到此的居民要競爭土地與水的資源,也要面對威脅,因而長期保持警覺、彈性及互助合作,形成了各種調適機制。另一方面,日治時期的官員及技師,看待曾文溪的視角完全不同,他們以科學語言記錄曾文溪帶來多少資源與威脅,建立了嘉南大圳,而直至大圳通水,洪水與頻仍的改道才成為不可忍受且必須解決的問題。
本專題由故事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出版的《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著者製作,將帶領讀者探索,過往居住於曾文溪河畔的居民,面對河川的變遷、改道,如何發展專屬於當地的調適機制以緩和災害,這些機制如何能與現今應對水災的策略對話;而百年前那些在還沒有「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時代思維下所誕生的治水方式,又為何值得當代人作為借鏡。不論是無形的信仰活動或有形的硬體設施所形構出的水文化,都可以是我們共同反思曾文溪未來的參考。
制禦青瞑蛇的「蜈蚣」:那些年,曾文溪出現過的治水工作物
自古以來,曾文溪帶來的水資源與洪患令當地居民又愛又恨,因此從日治時期開始,人們建造了各種防洪工事,試圖與這條「青瞑蛇」共存。
閱讀文章
為了躲避水災,人們決定扛著屋子走:1920年代曾文溪流域居民的避災妙計
在溪南寮,「移動」對居民來說並非新鮮事,也是他們時常面臨的生存選擇。於是,居民們齊心協力,集結眾人的智慧衍生出了「扛茨走溪流」的儀式與行動準則。
閱讀文章
防洪患的守護神:出現在曾文溪流域的劍獅、寶塔虎將軍和榕王公
走訪曾文溪沿岸,能發現許多豐富的洪氾信仰、儀式活動,以及各式辟邪物。其實這些辟邪物的分布,恰與洪患氾濫的地區相符,而它們也正是當地居民面對洪水滔天時,能仰賴的最後寄託——
閱讀文章
其他專題
從臺北出發的第一步
查看更多
【Editor's Pick 08】少年,維持著煩惱
歌德究竟多煩惱,才可以寫出《少年維特的煩惱》?切・格瓦拉到底多無聊,才會跑去搞革命?從古至今,名為「青少年」的煩惱從沒停過。升學考試、破處迷思、社群焦慮,年輕人 ...
查看更多
【Editor's Pick 07】諧音梗會不會 Taiwan?
雙關除了諧音之外,還包含更多意義——它可以是祝福、嘲諷,也不能忽視當下的語境,它反映出不只一種現象,更能拓寬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
查看更多
關於鬼和我們生活的那些事
臺灣鬼月生活守則
查看更多
【Editor's Pick 06】賽事,超展開!
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不可能完全錯過吧?搭上 “Games Wide Open” 的本屆口號,超展開的可不只是賽事,還有場上與場外的歷史故事——不妨趁著這個夏天, ...
查看更多
藝術的切片
透過 23 樣物件,慢刀剖開藝術家的創作長路
查看更多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立即支持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