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東亞海賊王「加斯巴爾德」a.k.a「官人一官」鄭芝龍

張哲翰 2025-07-29

「尼古拉斯.加斯巴爾德」(Nicholas Gaspard)這個歐洲名字,來自於在澳門入教受洗的唐人所取得的教名,他是來自福建安南縣安海鎮,隨舅舅黃程學習經商的小伙子「鄭芝龍」,或者你也可以像許多歐洲人稱呼他為「官人一官」(Mandarim Iquan)。
 
這小伙子在大概 18 歲時(1621 年),受到舅舅指派,押運貨物前往日本平戶經商,也是在此認識了平戶巨商「唐人甲必丹」李旦,鄭芝龍轉而到李旦手下做事,受到李旦的賞識。在日本,他建立起家庭,與田川氏成婚,並且在 1624 年生下鄭森(幼名「福松」,即鄭成功)。看起來他已經決定要在日本、在李旦麾下闖蕩出一番事業。也是在生下鄭成功的這一年,他隨著李旦前去調停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帝國之間的衝突,在此契機下他的事業逐步崛起。
 

一、隨荷蘭東印度公司打劫西班牙商船

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建立在中國沿海的影響力,打破葡西與中國緊密的貿易關係,他們不僅在此進行貿易活動,同時也進行劫掠行為,依靠著唐人海商的協助,與鄭芝龍、李魁奇、鍾斌、劉香等人合作,有計劃地支持這些海商,並不依靠單一的集團。
 
1624 年,隨著李旦、鄭芝龍參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朝政府之間對澎湖歸屬的協調後,荷蘭東印度公司便邀請李旦、顏思齊等人在呂宋一帶劫掠西班牙勢力的商船。
 
李、顏兩人同意了這次邀請,並全權委託鄭芝龍統一指揮,配合荷蘭船艦騷擾西班牙海軍。雖然,鄭芝龍與荷蘭艦隊司令官的理念不同,鄭芝龍率領的傭兵仍順利搶奪充足的戰利品返航,逐步累積他的聲望與地位。
 
1625 年,當李旦與顏思齊相繼在8月、10月過世,鄭芝龍接收二人的船隊與資產,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重要的合作對象,掛起荷蘭的親王旗,在海上打劫,並將劫掠的財產一半分給荷蘭東印度公司。
 
鄭芝龍自此打響名號,邁開他成為海賊王的步伐。
 
19世紀葛飾北齋所繪製的鄭芝龍。(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二、不做無根的浮萍,但我以海為家

1626 年,鄭芝龍前往福建沿海,收納在此走私的船隻,以南澳為據點,逐漸壯大勢力。1627 年 7 月,鄭芝龍從南澳派出戰船,在附近的銅山島擊潰來犯的明軍,並且順勢進攻金門、廈門,殲滅明軍的海軍,突破明軍對海上貿易的控制。當時,閩廣因為饑荒而無法飽餐的饑民,反而支持著這支透過貿易提供豐富食糧的鄭芝龍船隊。
 
逐步茁壯的鄭芝龍船隊,讓與之拆夥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德·韋特很是擔憂,再加上他也期待著明帝國開啟自由貿易的答覆,於是,他答應升任福建總兵的俞咨皋以及其副手許心素要共同攻打鄭芝龍,又擔心勢力龐大的鄭芝龍船隊將是未來需要合作的對象,他派遣船艦來到廈門一帶,卻始終不願與鄭芝龍船隊開戰,建議鄭芝龍移居巴達維亞並繼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合作。只是,鄭芝龍斷然拒絕了德·韋特的建議,與荷蘭軍隊產生衝突。
 
德·韋特在對鄭芝龍的遊說方面失利,再加上始終得不到俞咨皋對自由貿易的答覆、以及許心素未提供原本談妥的生絲,便悻悻然將軍隊調離。鄭芝龍受到的壓力頓時緩解,1628 年 1 月,鄭芝龍船隊進攻至廈門外海,逼得俞咨皋、許心素棄守而逃,鄭芝龍船隊入主廈門,並且取得泉州方面的仕紳的支持,向皇帝請求赦免,鄭芝龍也與泉州仕紳達成共識,接受朝廷招撫成為明軍水師的一員,官拜遊擊,被委以肅清福建一帶海盜的任務。
   

三、單薄的勢力需要茁壯

在明軍水師的眼中,鄭芝龍船隊仍然是危險份子,因而當時的巡撫熊文燦並未提供任何糧食、資金給鄭芝龍的船隊,首先發難的是鄭芝龍最重要的倚靠「李魁奇」,他帶走眾多鄭芝龍船隊部眾,不再信任轉以向仕紳尋求支援、企圖逐步建立商業網絡的鄭芝龍。
 
《臺灣外記》中繪製的鄭芝龍像。(Source: Wikimedia/公有領域

1629 年 1 月,李魁奇部眾對廈門進行突襲,在鄭芝龍與弟弟鄭芝豹招募家鄉石井的鄉勇進行防備之下,勉強守住了這波攻擊。7 月李魁奇又率隊襲擊廈門,被圍困的鄭芝龍部眾最後退出廈門,在明朝廷的招撫下,李魁奇部眾分配駐守泉州以南,鄭芝龍部眾退居泉州以北。
 
1630 年 2 月,鄭芝龍再次於泉州仕紳的支持下,結合另外兩方勢力夾擊李魁奇勢力,包括:受到巡撫熊文燦招撫的鍾斌(鍾六、褚彩老)等人,這些人也曾經是李魁奇的合作者;以及,再次被自由貿易權吸引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普特曼斯。這次的夾擊,讓李魁奇無處可逃,成功捕獲李魁奇。
 
只是很快地,在 1630 年年底,因為不滿鄭芝龍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關係,並且得知鄭芝龍被安排駐守安海港,鍾斌部眾開始劫掠荷蘭船隻、鄭芝龍船隻,最終被鄭芝龍船隊與明軍水師追擊,在部眾的背叛下,鍾斌潛逃外洋。
 
鄭芝龍逐步取得明朝廷的信任、站穩腳步,建立起自己的私人軍隊,並且在打敗鍾斌之後,1632 年,他與他的部屬都取得優渥的武官官職,再者則是持續取得鄉紳支持,他更利用官方的角色,逐步在海上建立屬於他的合法貿易。
 

四、亦敵亦友,亦是堅實的貿易「夥伴」

隨著李魁奇、鍾斌的敗亡,他們的餘黨若不是加入鄭芝龍勢力,大概就是成為劉香的屬下,因此劉香集團成為目前海上最大的海盜集團。
 
此時,對鄭芝龍而言時敵時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決定支持劉香與其麾下的李國助(Augustijn),主要原因在於,臺灣長官普特曼斯已經不耐煩與中國協調自由貿易的曠日費時,他開放劉香能夠自由進出大員。
 
1633 年 8 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夥同李國助、劉香一同攻擊福建東山縣,10 月更與鄭芝龍在料羅灣開戰。只是料羅灣之戰,荷軍被引入廈門,鄭芝龍採用火戰船包圍,並且重創荷軍,普特曼斯緊急下令撤離,退到澎湖群島宣布放棄本次攻擊。至於劉香,則以風向不佳為由,未派遣船隊救援荷軍,甚至在 1634 年襲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熱蘭遮堡,雖然以失敗作終,仍對荷軍造成極大威脅。
 
另一方面,劉香與李國助在東山之戰後,也遭到鄭芝龍勢力大敗,劉香逃往廣東,李國助則投降成為明軍水師。後續,劉香仍時常以澎湖為據點侵擾中國東南沿海,並被鄭芝龍與明軍水師追擊,最終於 1635 年所有餘黨被擊破,多數降於明軍水師,劉香勢力瓦解。
 
至於鄭芝龍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則維持好一陣子貿易的互動。《熱蘭遮城日誌》中這麼記下鄭芝龍曾經說過的話:
 

一官曾經向 Hambuan 私下說道,用戰爭是撈不到好處的,他這麼說的用意(如果他有能力早已允許我們貿易了)是要我們打消去求援軍的念頭。

 

五、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點一首《曲終人散》

鄭芝龍的聲勢如日中天,1636 年的紀錄中,鄭芝龍已獲得副總兵之職,他的旗下成員也都受封高官,鄭芝龍則是統領著眾人的福建最高軍事指揮官。
 
以崇禎 16 年(1643)約是明軍與清軍逐步交戰的時刻,當時統計鄭芝龍擁有的正規兵力約 10000 人,船隻 300 艘,進一步預估福建至少半數以上的軍隊、大部分的水師船隻,都在鄭芝龍勢力的控制之下,而且掌控著重要軍事要塞,也代表鄭芝龍與其鄭部掌握了東亞海域貿易的重要權力。
 
鄭家更擁有龐大的資產,對原鄉給予豐厚的支持,像是 1644 年鄭家重修,署名鄭芝鵬主導、鄭芝龍也捐贈開元寺大鐘等。
 
1644年時,鄭氏集團勢力分佈圖。(Source:故事 StoryStudio整理、李宜靜繪製)

當 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盡,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此時福王在南京被擁立為弘光帝,成立第一個南明政權,鄭芝龍被封為安南伯、鄭鴻逵被封為靖虜伯。但福王政權很快被攻陷,鄭鴻逵擁護唐王南下,在福州建立隆武朝廷,吸引許多文官前來任職,而當時鄭芝龍的部眾更是此政權中的軍事主力。
 
鄭彩先是在弘光政權中掌握水師,在隆武政權中成為北伐的副元帥,主要針對江西一帶戰事;郭熺、陳秀、陳霸在隆武政權中則是隸屬鄭鴻逵為大元帥的北伐軍;楊耿在隆武政權先是駐守仙霞關,後總督水師;林察被封為輔明侯、林習山受封忠定伯、施天福封為武毅伯。
 
但隨著清軍壓力於隆武二年(1646 年)進逼福建,鄭鴻逵退守仙霞關、鄭彩退入杉關、鄭芝豹退至安平、郭熺、陳秀等人此時則是在鄭芝龍的命令下,以掠奪維繫軍事實力。
 
同一年 12 月,鄭芝龍降清,之後在無鄭芝龍統一命令下,鄭部則成為地方各自獨立的勢力,像是鄭彩轉而擁立魯王政權,掌握大權,據守廈門,也拒絕遵循鄭芝龍擒拿魯王降清的命令;郭熺、陳秀等人則是放棄駐守杉關投降清軍;陳霸則是控制南澳島;楊耿則是率領水師大軍,會同鄭彩擁立魯王,受封同安侯;林察則是隨同顧元鏡擁立唐王於廣州,成立紹武政權,但立刻被清軍攻陷失敗作收,林察轉而投奔西南的永曆政權;林習山則直接接受鄭成功的調度;施天福則是加入永曆政權。
 
由上可知,鄭芝龍及其鄭部的將領們,在晚明至明清鼎革之際,是中國東南一帶最具影響力的勢力,或成為南明各政權的核心、或降清主導著戰事的走向,各自開闢出一方天地。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刊登日期 2025-07-2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故事電子報📬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