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假日的臺北閒人何處去?從圓山玩到西門町,大人小孩都瘋狂的百年娛樂指南

2022-09-09
圓山遊園地更名為「中山兒童樂園」,增加更多大型且新穎的遊樂設施,像是摩天輪、摩天飛車、兒童電動汽車、輻射飛椅……,陪伴當時的大朋友、小朋友度過許多歡樂時光(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你都是怎麼度過閒暇時光呢?是打開社群媒體搜尋哪一間餐廳好吃好拍,與朋友相約某間與商場、百貨公司結合的影城,觀賞現正熱映的強檔電影,還是選一個踏青出遊的郊山行程,親近大自然呢?

因為疫情影響,有許多人或許已經很久沒有放鬆、恣意地在戶外遊玩,但在被迫困於家中之前,說到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單。隨著時代變遷,出門遊玩的熱門景點也不斷改變,現在看似尋常的商家街道,過去可能曾是臺北人最常去消磨青春時光的休閒場所,就讓我們跟著這份娛樂指南,看看百年來臺北娛樂生活的改變吧!

 

從前從前,圓山有個遊樂園

假日選擇出門遊玩、放鬆身心,對現代人來說相當習以為常,我們對於居住環境中的休閒設施也毫不陌生,但事實上「休閒概念」與「休閒設施」卻是近一百年來才出現的新鮮玩意。直到日治時期,在臺灣總督府都市空間治理、提升國民身心健康與強健體魄等殖民地現代化統治方針下,公園、動物園、遊樂園這類休閒場所才在臺灣一一誕生。

距離臺北城約 4 公里左右,位在基隆河南岸的圓山,由於背山面河的優美景緻,成為臺灣總督府相中的「風水寶地」,不僅在 1897 年規劃了圓山公園,於 1901 年完工的臺灣神社也選址在附近,民眾在參拜行程結束後,往往會在圓山一帶踏青散步。後來圓山動物園在 1916 年開園[1],22 年後,圓山迎來了臺灣史上第一座近代超大型遊樂園「圓山遊園地」,可以說圓山是北臺灣集公園、動物園、遊樂園於一身的逍遙愉快之地。

 

公園、動物園、遊樂園、神社,讓圓山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臺北人休閒娛樂的目的地。圓山通往臺灣神社的明治橋(戰後更名中山橋)畫面,常被用來作為 1950 年代的電影中描寫觀光劇情的語言(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其中,圓山遊園地中有飛行塔、旋轉木馬、豆自動車(電動小型車)、大山辷臺(超大型溜滑梯)等娛樂設施,整體配置相當接近現代遊樂園。戰後,圓山遊園地更名為「中山兒童樂園」,增加更多大型且新穎的遊樂設施,像是摩天輪、摩天飛車、兒童電動汽車、輻射飛椅……,陪伴當時的大朋友、小朋友度過許多歡樂時光。

 

兩名女孩與一名男孩在中山兒童樂園門口的合影(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中山兒童樂園中的飛行塔(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中山兒童樂園中的太空船(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1967 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中山兒童樂園再度改名,化身為臺北人熟知的「臺北市兒童育樂中心」,相信許多與筆者年齡相仿的臺北人,一定都還有著小時候被帶去兒童育樂中心校外教學的記憶。那些在「遊樂世界」(遊樂設施區)瘋玩到迷失自己,在「昨日世界」(臺灣傳統建築物造景區,搭配民俗童玩、民俗工藝、民俗文化等介紹)與「明日世界」(科學新知與太空劇場等內容區) 獲得全新體驗的童年,隨著 2014 年遷址到士林科學教育館旁的兒童新樂園開園而走入歷史。
 

走啊!去逛西門町了啦

說完了小孩放風的好去處,那大人出門又可以去哪裡呢?

出門遊玩的選擇百百種,單純「逛街」、「壓馬路」應該是多數家庭的首選。說起在臺北市逛街的好所在,臺北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應該是東區、信義區的高樓與人潮洶湧街景。事實上在80年代,西門町才是臺北市商業空間的霸主,逛街、採買、上館子吃飯……,所有你想得到的消費娛樂,都可以在西門町獲得滿足。

19 世紀末,最初一批來臺日本人首先落腳於清末的臺北城內,隨著移民人口增加,過剩而溢出的外來住民沿著城墻西側的艋舺外緣一帶建立聚落,位置大約就在今天的中華路一段以西,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西門町商圈。

逐漸擴張的日本人聚落在殖民政府的都市計畫治理下,被規劃為娛樂商業區,計畫興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商場,於是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於 1908 年正式完工,開始營運。商場一樓是販售日常用品的百貨櫃位,二樓有古董舊書攤,也有販賣魚、肉、蔬菜的生鮮攤販在建築物周圍聚集,是當時在臺日本人消費、採買的最佳選擇。

 

日治時期位於臺北城西門周圍的橢圓公園,後成為西門圓環(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戰後西門町再度成為移民湧入的聚集地──隨著國民政府來到臺灣的外省人,在中華路一段鐵路柵欄邊搭建了簡陋的居住空間與經營生意的攤販棚架。不過這樣簡陋雜亂的街道外觀就位在總統府隔幾條街外,60 年代政府下令重整國家門面,拆除這些雜亂的臨時搭建物,並且興建三層樓的鋼筋水泥現代大型建築,整合原本棲居於棚戶間的住民與攤商,搖身一變成為創造西門町黃金年代的中華商場。

中華商場位於中華路一段北門至愛國西路,行經的東西向道路將商場分為八棟建築物,分別命名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以天橋連接八棟建物之間。再加上商場座落於馬路與縱貫線鐵路之間(商場以東為馬路,以西為鐵路),奇特又具有魔幻感的空間形式,成為許多 60 至 80 年代影視作品中,描寫臺北繁華浮誇都市景象的代表性畫面。

中華商場匯集各式各樣商家,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大型商場特性,成為臺北住民逛街採買第一目的地。你可以在忠、孝棟買到家用電器、音響、隨身聽等各式電子產品,也可以在仁、愛棟逛逛民俗藝品、古董、古玩、字畫;如果逛到肚子餓,信、義、和棟有來自中國大江南北各地菜餚的餐館,還可以在和、平棟的裁縫店、皮鞋店、制服訂做量身訂製一身行頭。來到中華商場,一站滿足你食、衣、住、行的所有需求。

 

中華商場東側,照片可見信棟上掛有國際牌霓虹燈(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連接中華商場各棟的天橋(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西門町看電影,約嗎?

來到西門町,好玩的不只有中華商場,還有年輕男女都喜歡的電影一條街。

若我們搭乘時光機重返 60 至 80 年代的西門町街頭,映入眼簾的會是高掛在樓房外牆的巨幅電影海報、售票亭前長長的人龍隊伍、影廳黑盒子裡的刺激聲光效果……,雖然我們很難從今日的街景想像到這樣的畫面,但當時西門町可是聚集了 30 多間電影戲院的影迷聖地。

 

西門町電影一條街就位在中華商場附近,據說違規穿越平交道趕場電影,對那時的臺北人是件稀鬆平常的事。(Source: 李憲章攝影/臺北市立文獻館)

電影這項來自西方世界的新奇事物,在 20 世紀之初來到臺灣,但當時的電影形式與拍攝技術並非現代觀眾熟知的樣子,而是以「活動寫真」、「默片」形式,在劇場形式的空間中播放,到了 1911 年「芳乃亭」(位於今國賓大戲院旁)開業,臺灣才開始有第一家專屬電影院正式營運。隨後「世界館」、「新世界館」陸續設立,成為 1920 年代臺灣人在西門町的電影院選項。1930 年代,「臺灣劇場」、「國際館」、「大世界館」、「芳明館」等戲院陸續落成營運,西門町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一條街。

 

1950 年代新世界戲院舊景(Source: 李火增攝影/臺北市立文獻館)
中山堂(臺北公會堂)過去也曾放映過電影,如今更是臺北電影節的放映地之一(Source: 李火增攝影/臺北市立文獻館)
芳明館播映之《流血の市街-三ン下お旦那-神秘な男》宣傳廣告(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許多戲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短暫休業,戰後重新更名開張。包含榮座(原為劇場形式空間,是日治時期歌舞劇、新劇演出的舞台)改裝為「萬國戲院」、芳乃館改名為「美麗都戲院」(1965 年改裝為國賓大戲院,重新豪華開幕)、國際館改名為「國際戲院」、臺灣劇場改名為「臺灣戲院」、大世界館改名為「大世界戲院」。同時「臺北大戲院」、「新生戲院」、「愛國大戲院」、「國光戲院」、「國都戲院」陸續於 1950 年代後期加入西門町的戲院戰場。

 

萬國戲院由劇場「榮座」改裝而成,圖為萬國戲院發行的電影廣告傳單,上面刊印的電影為米高梅公司出品,懸疑電影大師希區考克導演的《北西北》(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美麗都戲院由戰前的芳乃館改名重新開張,圖為美麗都戲院的電影宣傳廣告(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國際戲院由戰前的國際館改名重新開張,圖為國際戲院的電影宣傳廣告(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大戲院於 1955 年開業,圖為臺北大戲院電影宣傳廣告(Source: 臺北市立文獻館)

1950 年代,好萊塢電影產業逐步席捲世界,包含華納、環球、福斯、哥倫比亞、米高梅、派拉蒙等八大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臺佈局,將臺北辦事處設置於西門町一帶,有些辦公室更直接位在戲院內,刺激的聲光體驗與多元的電影題材,使西方電影成為民眾的新歡。
 
此外,還有 1950 年代後期的港片市場、60 至 70 年代的臺語片風潮,眾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風格的電影彼此競爭的盛況,造就了西門町一帶的戲院從戰後初期的近十間,發展到 80 年代的 37 間。除前述戲院外,峨眉街上的「今日」、「鳳凰」、「西門」、「奧斯卡」等 6 間,武昌街上「豪華」、「日新」、「樂聲」等 15 間,都是當時影迷耳熟能詳的電影院。
 
然而,這樣的榮景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影音串流平台與自媒體的蓬勃發展,西門町的電影產業逐漸沒落,院內高朋滿座、院外大排長龍的場景也不復存在了。

 

假日休閒新選擇,你會去那兒?

現在的臺北人,假日出門會去哪裡呢?過去已經漸漸沒落的景點,除了見證地區的發展盛況,更濃縮了一代人對於生活的嚮往。跟著他們的記憶拼圖,你也能拾起散落在城市間、閃閃發光的歷史碎片。

臺北這座城市,在都市治理概念的改變與市容地貌的變遷下,很多過去居民記憶中娛樂地景已經消失或榮光不再。不過,在娛樂形式與場所都更加多元的這個當下,很多屬於臺北的新地標正在形成、產生。

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著想像看看,現在的臺北居民會用自己的日常,為這個城市的地景留下怎樣的共同記憶呢?
 

「第70話」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自 1952 年創會,2015 年更名臺北市立文獻館,致力於在地文史的記錄與收藏,身兼歷史教育與文物典藏的推手,積累了豐富的史料與文物。每一件都承載著土地與人民的記憶。泛黃古契、鏽蝕獵刀與斑駁的工具箱,協助我們建構過往常民的生活樣貌;一幅書畫、一曲歌謠、一紙電影傳單,串流起不同時代的藝術娛樂文化。這些珍貴的歷史物件,或者年代久遠,或者珍稀少見,訴說生生長流的點滴風貌。2022 年適逢臺北市立文獻館 70 歲生日,特地推出「第 70 話」特展,以「紙上浮生」、「閑話東西」、「返景原鄉」、「和風習習」、「繪聲繪影」、「一頁臺北」六大主題,邀請您一同進入文物的故事宇宙。
 
▲展期:2022 年 8 月 4 日(四)至 10 月 9 日(五)早上 10 點至下午 5 點(週一休館)
▲地點: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 174-2 號)
 
*特別感謝劉錡豫先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協助擔任和風習習展區顧問
參考資料
  1. 徐聖凱,《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
  2. 李律[鋒],《臺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1960-1990: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3. 葉龍彥,《臺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1997。
  4. 李清志主編,《臺北電影院 : 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臺北:元尊文化 ,1998。
[1]圓山動物園在 1914 年以私人動物園名義開園,於 1916 年由公部門收購後重新開園。
文章資訊
作者 林雅娟
刊登日期 2022-09-09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