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奢侈品到每戶必備──那座被阿嬤塞爆的電冰箱前史

徐祥弼 2021-01-28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我會避免像阿嬤一樣,每次都把冰箱塞得滿滿滿……

對,阿嬤;不對,是阿嬤的冰箱。

你知道冰箱今日臺灣家庭必備的家電,其實在阿嬤青春年華的 1960 年代,才逐漸從鑠奅(siak-phānn)的奢侈品,普及到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嗎?


家庭電氣化的時代來臨

1957 年 6 月,在日本木村電氣株式會社的協助下,士林電氣公司領先全臺,最先有了製造電冰箱的技術,生產了第一台臺灣自產的電冰箱。儘管後來沒多久,士林電氣公司就被大同、三洋等廠商追過,但士林電氣的這一小步,已經是臺灣家電史上的一大步了。在那個追求家電國造的年代,除了電冰箱外,技術合作的項目還有其他像是電唱機、洗衣機、攪拌機。

 

這時候剛成功製造的電冰箱,一台的預計售價高達八千圓,雖然已比美國、日本進口的已經便宜一倍以上,但對當時大多臺灣人來說,價格還是太貴,距離家庭電氣普及的時代還要再等等。


很快地,人人家裡都想要擺上一台電冰箱,因此《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在那幾年也陸續刊出了好幾篇與冰箱有關的文章,像是〈電冰箱的使用常識〉、〈冰箱的用法〉等介紹性文章。為讀者分析了冰箱對主婦們的好處,也教導大眾保護這台貴參參冰箱的小祕訣。


就像電鍋免去過往主婦們三餐都得靠爐灶烹煮食物的勞苦,將媽媽們從整天灰頭土臉的煮食日子裡拯救出來,一位叫李薪的記者也在報紙的家庭版中,清楚點出了電冰箱的優點: 

 

主婦確是方便了不少。不但可以把蔬菜水菓放入冰箱,而且可以儲放許多飲料,以便供來賓或先生和兒女之用,這是又經濟又實惠的事。

電冰箱的出現,為廣大的家庭主婦節省了在家庭勞務中花費的時間與氣力,諸如每天上市場買菜,及烹煮過多食物卻無法保存隔夜只能倒掉的浪費。


從第一座自產自銷的電冰箱問世不到十年,時代就此不同了,臺灣迎來了真正「家庭電氣化」的時代,《聯合報》形容這是「近代文明的一個趨勢」,還特別為此作了一整頁的專題。


仰賴國民所得提升、供電系統穩定,臺灣人花在家電的金額亦大幅增加,過得起更舒適的生活。所以不只是冰箱、電鍋、壁扇、收音機等日治時期就出現的電器,另外像是電視、冷氣機、洗衣機,此時也陸續進入了大部分臺灣人的生活中。這時候,如果你家裡新買了一座冰箱,已經不需要特別申報擁有「奢侈品」,繳納額外的稅金。


在當時的一份調查中顯示,電冰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家電。眼見未來前景可期,政府便將近半數的年度計畫經費,投入家電的研發與製造上。廠商看中家電產業的無限商機,也紛紛響應,擠進電冰箱製造的這片紅海之中。販售管道一多、售價一降,更刺激買氣,使得電冰箱日益在臺灣家庭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增加銷量並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各大廠商爭相設計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功能,舉凡容積大、省電、壽命長、方便除霜、造型美觀,不少今日仍能看到冰箱的廣告在當時已經出現。其中,最常見、也最主要的訴求,莫過於食物冷藏的需求。


因此,與其說阿嬤喜歡在冰箱塞滿食物,不如說自冰箱在臺風行以來,就一直主打讓你拿食物塞滿它:


冰箱太小,不能夠多放食物。

文明的(電)冰箱

然而,這種電氣之夢、「家庭電氣化」的想像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早在 1920 年代,日本統治時的臺灣便已經湧現不少討論。在蔣渭水等人發行的白話文報紙《臺灣民報》中,也曾趁機介紹電力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的可能。在一篇報導中,《民報》的記者形容這些電氣產品將為大眾生活帶來新紀元,不只能「節省家事上之費用和增加家事上之能舉」,避免「火災之危險」、燒木炭而導致的中毒可能性,另一項理由則是:「用電熱做的料理很美味。」

 

同時,臺灣電力會社也在當時的臺北辦了場「家庭電氣化展覽會」,後來的博覽會甚至還設置了「電氣館」,展出帝國最新、最潮的家電發明。從此時起,電氣成為了時人對未來的揣想,也成了一種文明且理想的家庭生活樣貌。


1935 年發刊的《臺灣電氣協會會報》,特別刊載了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上展出的最新潮器械──電風扇(Source: 國立臺灣圖書館)

只不過此時的冰箱,大多仍是像是冰桶的「真・冰箱」,這種不需要電力的冰箱,運作的原理是在木、鉛板所隔出的箱子空間裡,靠著上頭擺放的一大塊冰塊來降溫,箱子周遭再拿一塊沾溼了的布包起來,以免這個「冰箱」升溫過快。


至於另外一種,需要插電、能夠自行製冰的最新電氣冷藏器(電冰箱),因為剛在美國發明出來,在日本與臺灣都還十分稀有,售價比傳統冰箱貴了近五十倍。這也讓這項電器與大多數臺灣人絕緣,只有極少數的有錢人與公司行號才負擔的起。


不過,無論需不需要插電,冰箱對於一般的農忙村人來說,還是相當有距離。這時的冰箱 aka 冷藏庫,大多用在市場或港口漁獲,以免大熱天裡食物腐爛及其他衛生不佳的情況。


為了避免食物在臺灣炎熱的天氣下發酵、敗壞,有則報導更羅列出各項食物適合的冷藏溫度,像是青菜果物最好冰在 2-4°C 的環境中,魚和豬肉則應該凍在零下 4-8°C 間,才能保持新鮮,避免人食用而腹瀉或生病。


像是位於臺北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由於是島都日人的主要消費場所,在落成後不久便特別購置一座冷藏庫,供攤商冰入肉品、蔬菜水果、雞蛋與涼水麥酒等食物,小販只需付出微薄的保管費用就能使用。


《臺灣日日新報》在 1926 年的一則報導中,解釋了這種傳統「氷(同「冰」)無冷藏庫」的用途與原理(Source: 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灣日日新報》上頭刊載的富及第(フリジデア)電冰箱廣告,畫面中的家庭主婦正從製冰盒拿出冰塊;製冰同時也是此時電冰箱主打的賣點之一(Source: 國立臺灣圖書館)

如果你在 1930 年代的臺灣擁有一座冰箱,已經算是最新潮、衛生的好公民;但如果你只把冰箱拿來冰食物,那可就小看了從溫帶移居到亞熱帶臺灣、被迫汗流浹背地生活在酷夏的這些日本人。


對他們來說,冰箱除了拿來冰東西,當然還可以用來消暑降溫,門一打開就直接當成冷氣機用──說穿了,這座「冷氣」機其實只是拿兩台風扇,把箱中冰塊散發出來的冷空氣向外吹而已,與直接放上幾塊大冰塊來讓空間降溫的常見做法,其實沒什麼兩樣,而且還更多費工夫。


這項在今日看來沒什麼的冰涼體驗,對當時的人來說,卻是與自由戀愛、火車一樣驚人且衝擊的現代「發明」,不只席捲在臺日人社群(雖然是為了避暑),也在熱衷於傳統漢文的臺灣舊文人間發酵,他們更在聚會中以「冷藏庫」為題,紛紛創作絕句歌詠冰箱為人類帶來的美好。


在這些遊戲詩作中,可以發現漢詩作者們除了聚焦在冰箱帶來的觸覺感受之外,還將此與文明相提並論,將使用冰箱提升成當時最時尚、最摩登的生活體驗:

 

「文明構造最堅牢,四面埋氷尺丈高;任吐葛仙三昧火,不容炎氣入分毫」
「不同金庫亦監牢,賴汝氷心一片高;縱使天威炎陸地,容藏品物潤如膏。」
「裝置氷廚固若牢,長防未得損絲毫;涼添麥酒憑君立,爽透心脾價倍高。」
 
1927 年 8 月,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分成幾日刊出「納涼八計」,提供大眾消暑「妙方」,其中一項就是建議大家可以躲在冷藏庫裡「吹冷氣」。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次的配圖都是由日治時期以漫畫、插圖見長的國島水馬繪製(Source: 國立臺灣圖書館)

從不插電生活說起

一切需要用電的家用電器,要一直等到 1905 年第一座水力發電所在龜山設立,供電較為穩定之後才有發展的可能。在這之前,連要讓每個家庭都點亮一盞燈也有困難。


雖然電並不普及,但對臺灣的知識分子與商人來說,「電氣」的應用並沒那麼陌生。這個「電+氣」的概念(而不是電流),在十九世紀後期由傳教士傳進東亞之後,便在中國、日本有了不少討論與實作的嘗試。


以當時被清帝國統治的臺灣為例,最早的電氣經驗是來自 1877 年來臺的福建巡撫的丁日昌,因為防務需求而架設的那幾條電報線。考量日本在牡丹社事件中對臺灣的野心,當時調兵通信的需求愈發重要,電報線的通訊聯絡需求成為首要之務;不過這些通信主要集中於軍務、行政與商貿溝通,並未落實到常民生活。

 

至於後來點亮了臺北城的劉銘傳,以及臺灣第一次的電燈經驗──其實也只在臺北的幾條重要幹道與巡撫衙門中發光,當時臺北人眼中那些一閃一閃亮晶晶,沒過多久就因為電費太貴而被全數拆除。


要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電燈、電話與電扇才在日本人的推動下陸續進入了大眾的家庭生活。打頭陣的是電燈,在剛推出時就造成風潮。雖然有不少臺北的士紳商賈爭相搶購,但這項新體驗多半仍屬在臺日人才負擔的起的生活享受,要使用電燈不僅要向政府申請用電許可(每項電器需要個別申請),價格也不便宜,與電扇一樣算是奢侈品。


對當時電器還不普及的社會來說,「電」具體來說是什麼,還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當時的作家經常在文章中融入這種微妙的時代感受。


例如在形容對方的恩澤讓你彷彿有種暖流通過身體般的感覺時,可以這麼形容:

 

握手之際。覺如有種電氣。傳入腦際。熱淚交流。深心感激。[1]

另一方面,這股電氣也可以用來罵人,像是男女吵架的時候就派得上用場,只是此時還沒有十萬伏特,兩百就已經很了不起:

 

你的心腸呀!你的心臟呀!是經二百波兒度的電氣電過的。 

日治時期臺灣人的電氣生活,要等到日月潭發電廠在 1930 年代啟用後才逐漸落實。伴隨著電熨斗、電暖器、電鈴、收音機的相繼出現,更擴大了當時臺灣人的生活中的「電氣」經驗,有人更形容社會將進入「電氣時代」,是人類一路從太荒、石器、銅器、鐵器以來的最新階段。


不過,顯然這種想像還是早了點。因為在二戰結束前,全臺普及率最高的家電產品的電燈也約莫只占了 40%,距離當初「家庭電化」的願景仍有相當差距,遑論其他電器。而且這些電氣的使用,幾乎都集中在大城市,臺北更占了接近一半的份額。對當時大多數臺人來說,電氣生活仍望塵莫及,有電燈或電扇就算是「文明」了。


經常抱怨「天氣熱到非吹電扇不行」的小鎮醫師吳新榮,也曾在他的日記寫下:

 

連同電燈、電扇、收音機等,我可利用的範圍內的文明利器都齊備了。

這些東西更成了他的寶貝,在戰爭如火如荼、美軍空襲愈發頻繁的 1945 年時,他躲進防空洞避難時也將「照相機、電扇、顯微鏡等文化利器也收進貴重物品的壕中」。

 

 
《臺灣電氣協會會報》在一篇介紹美國家庭電氣化程度的文章中,描繪出電器對於家庭主婦的裨益,將能用便宜的價格過上舒適的生活(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當臺灣人終於有了一座新的電冰箱

那篇被今年學測徵引的散文這麼寫到:

 

太平盛世讓人害怕荒年。我們很慣性地屯積食物。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最常做的事就是逛超級市場。各種食物,調味料與罐頭,仔細研究營養成份,製造日期。一一買回家,一一放進冰箱。

物慾與防患未然的謹慎,頓時成了一體兩面的期待。在這個剎那,阿嬤的冰箱已經不是阿嬤的冰箱,而是化為了救贖的隱喻。彷彿裝滿了,就會得到幸福。


時至今日,當年那個第一次看到電冰箱的少女已經變成了阿嬤,拼命塞滿冰箱的行為也早已習慣成自然。不過阿嬤可能不知道,當食物的保存變得更方便,她不必再每日趕著上菜市場買菜、燒柴煮飯後,這些因為冰箱與電鍋省下來的時間耗損,後來經常被挪到準備營養餐點、照顧小孩、打理家務等各式日常瑣事,她們花了比原本更多時間勞動,而且還沒獲得任何薪水。


從電燈、電扇、收音機到電冰箱與電鍋,臺灣人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經驗革命,這些家電對於家務勞動的影響,或許沒有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已知用火來得那麼劇烈;但在六十年前,與許許多多臺灣人一樣,那座或許是全家族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座電冰箱(以及電鍋),就這個角度來說,的確有著跨時代性的非凡意義。


冰箱可以很滿,可以很空,當你打開冰箱時通常想尋找什麼?
 



[1] 謝雪漁描寫曾擔任臺灣總督的乃木希典在日俄戰爭中給人的印象

參考資料
  1.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STS讀本02: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出版社,2004。
  2. 陳柔縉,《臺灣摩登老廣告》,臺北:皇冠出版社,2004。
  3. 王慧瑜,《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師大台史所碩士論文,2010。
  4. 林蘭芳,〈台灣早期的電氣建設(1877-1919)〉,《政大歷史學報》,2001。
  5. 陳佳德,〈近代臺灣家庭「電熱」的推廣與普及(1914-1939)〉,《國史館館刊》,2019。
  6. 各類相關報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風月報》、《詩報》、《臺灣電氣協會會報》、《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
文章資訊
作者 徐祥弼
刊登日期 2021-01-2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