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郵輪並非一味求快、越多煙囪越受乘客歡迎?關於鐵達尼號,那些電影沒和你說的八卦

Cathy Tsai 2020-04-26

前言

2018 年 4 月 15 日,也就是上周,是鐵達尼號沈船事件 106 周年。(編按:原文發表於 2018 年)


「鐵達尼號」(Titanic)的故事從 1940 年代開始,就一直是電影、電視劇跟紀錄片熱門的拍攝題材,光是電影就經過多次翻拍,最經典的皮卡丘版本應該不需要再多說,另一部也是船難電影的「海神號」(Poseidon),分別在 1972 跟 2006 年被拍了兩次,兩艘船的命名典故都來自希臘神話,前者是真實船難改編,後者是小說改編,一艘是被冰山撞到,另一艘是被海嘯堵到。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旅行風氣漸形全球化,帶動了海陸移動工具,在變革上的日新月異關係密切,而旅行與交通變革,在雙方互饋的關係下,也形塑了不同時代人們的旅行意識與文化。


或許這是個不錯的視角,來重新了解鐵達尼號的悲劇。


首先,請先試著跳脫經典電影裡的經典橋段,甚麼「世界之王」、「愛無止盡」、「海洋之心」、「我只穿這個」,或是車窗起霧之類的,先放在一邊吧!


我要寫個「慘」字

鐵達尼號沉船的慘劇,一直是各種紀錄片與八卦報導熱中追索的問題。死難慘重的部分,救生艇不足已經是可以確定的重要原因,這也喚起了國際間將船舶的逃生設備予以法制化,而在 1914 年創立了「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Safety of Life at Sea → SOLAS),當然這是後話。至於號稱「永遠不沉」的鐵達尼號為何會撞上冰山而沉沒,引發後世熱烈的討論,諸如甚麼煉鋼技術、零件、船舵尺寸、人為疏失、其他船隻見死不救,甚至去年有研究者發現新的證據顯示(報導按此),出航前所發生的火災才是沉沒的關鍵。


為了更瞭解船難發生期間的實況,倖存者也常常成為後世取材的對象,從而拼湊出很多生離死別的故事,例如鶼鰈情深,不想只有其中一人獨自逃生,決定同生共死的夫婦;億萬富豪把救生艇的座位讓給比自己更弱勢的人等等。


不過,或許我們現今慣常以飛行作為出國的主要交通方式(雖然現在也有麗星、盛世公主號之類的郵輪,但畢竟飛機仍然是主流),對於當時跨洋旅行,需以郵輪作為主要工具的時代,較難有實際的體會,所以較少注意到,究竟鐵達尼號沈船事件的背後,國際間有著甚麼樣的旅行風氣與文化,與鐵達尼號沈船的悲劇,又有何關聯?

 


開航前後

號稱是「奧林匹克級」郵輪的鐵達尼號,在 1912 年 4 月 10 日由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展開前往紐約的處女航,如同上圖海報所示,離開南安普頓後,中途會陸續停泊法國的瑟堡、愛爾蘭南部的皇后鎮,然後橫越大西洋。如果光看電影,會有一種開航之後就直衝美東的錯覺,其實電影沒跟你說的事情還很多。


而 1912 年 2 月 29 日,也就是在鐵達尼號完工的一個月前(同年 4 月 2 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上就已經出現代售鐵達尼號船票的業配廣告,與即將從紐約開航的日期。


從廣告上來看,從紐約出發的日期訂在當年的 4 月 20 日,也就是說,如果鐵達尼號沒有在 15 日沉沒,目測下圖紅色的航行路線,它將會在當天抵達紐約,整裝待發之後在 20 日開航回英國。


從另一張位於百老匯的郵輪代理業者,貼出來的廣告也很有趣,強調他們家代理的郵輪都有無線電可以通訊,當時配有無線電報設備的郵輪,就跟現在有些航空公司開始提供無線 wifi,那是差不多的意思。


從廣告上可以看到,鐵達尼號除了原定 4 月 20 日從紐約開航的日期,連 5 月跟 6 月的開航日程都訂好了。可以知道從紐約開航的路線是中停普利茅斯、瑟堡,再回到終點南安普頓。不過船在 15 號就沉沒,這些日期與航程自然也就形同具文。


此外,二十世紀初已經是全球旅遊業巨擘的通濟隆公司,不消說也代理了這艘郵輪的售票業務,廣告如上圖。


1912 年,除了鐵達尼號船難,歷史上也發生了不少大事。而從這一年往前推,距離十九世紀下半葉,庫克在英國創辦通濟隆旅行公司,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而從這一年往後推,1914 年則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旅行成為一種「事業」

二十世紀初的通濟隆旅行公司,早已不再侷限於英倫一隅,而是個遍及歐陸、中東、美洲,甚至亞洲的上海、北京,都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的跨國企業。而通濟隆也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旅行事業,或是旅行機關、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相關的旅行出版物也蓬勃發展。從前面的業配海報來看,這些代理各航線船票的公司,縱使不像通濟隆這種大公司,承攬海陸票券、套裝行程、旅行支票、指南書、旅遊諮詢等包山包海的業務,至少也都屬於旅行事業網絡的組成部分。


從旅行指南出版的變化來看,多少也可以看出人們旅行興趣的轉變。


筆者曾在《西方旅行指南的歷史》一文中,提到 Karl Baedeker 所經營的出版社,十九世紀由 Baedeker 所出版的旅行指南,原本以歐陸地區為主,一戰以前,Baedeker 已開始出版美、墨的旅行指南,例如 1904 年的《The United States, with an excursion into Mexico》,1909 年則增訂再版為《The United States, with Excursions to Mexico, Cuba, Porto Rico, and Alaska》。這些旅行指南的發行,也顯示了歐人對前往新大陸旅行的興趣漸濃,才會使 Baedeker 看準這樣的旅行商機,順勢發行美、墨與加勒比海地區的旅行指南。


旅行事業一方面鼓動了人們對旅行的憧憬與需求,另一方面,在觀光目的之外,對基於各種機會、原因,需要在國際間移動的人們,也提供了較過去相對便利的條件。此時除了前往美洲的旅行潮之外,二十世紀初,上千萬由歐洲前往美國的移民潮,取代了此前的亞裔移民,大批前往美國展開新生活。旅行潮與移民潮,為往來大西洋間的郵輪客運業者,提供源源不絕的客源,使跨洋旅行所仰賴的郵輪,在此時進入第一波「海上移動宮殿」的時代。


造船的比賽

就當時大西洋航線的郵輪噸位來看,1889 年,由鐵達尼號的東家白星航運所訂製完工的 Teutonic 號,規模仍未滿一萬噸,至二十世紀第一個 10 結束,往返於此航線上最大噸位的郵輪,仍未超過三萬噸,而到了 1912 年完工的鐵達尼號,已是一艘四萬五千噸的「奧林匹克級」郵輪,當然比起最近狂打廣告,規模十四萬多噸的盛世公主號,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當時郵輪規模的急速膨脹,一方面反映了一戰以前,由德皇威廉二世起頭,參與挑戰英國海權與郵輪客運利益之比賽,加上其後美國金融鉅子摩根,插旗歐洲客運業挹注了大量資金,所形成的結果。郵輪的建造與噸位的急速膨脹,背後代表了一戰爆發前,另一種形式的軍備競賽,與歐美各國間為了獲取海運利益,所展開的一連串合縱連橫。


另一方面,「海上移動宮殿」時代的來臨,也是為了吸納此時旅行潮與移民潮的移動需要,結果就是郵輪越做越大。從電影裡搭船的乘客來看,有錢多到不行的富豪、名媛;在歐洲已家道中落,要去美國嫁給金龜婿的蘿絲;大批來自歐洲社會底層,要前往美國打拼的移民;當然也有那種不小心賭博贏到船票,陰錯陽差搭上(即將沉沒)的世紀巨輪,展開神鬼奇航的傑克(咦?)。

 

旅行的人群更加多元複雜,郵輪公司在營運的方針上,也競相採取諸多客製化的措施,試圖招徠更多旅客。1897 年,由德意志的北德航運公司(Norddeutscher Lloyd,以下簡稱 NDL)旗下的威廉大帝號(The Kaiser Wilhelm der Grosse,簡稱 KWDG),在同年開業之際,為高端客群服務的頭等船艙,設備之豪華,超越了當時同一航線上的郵輪,自此引發英國白星、庫納德(Cunard Line)等各家郵輪公司的仿傚與追趕。除了設備之外,服務也是花招百出,例如廚房提供現撈生猛海鮮;為不想在餐廳拋頭露面的旅客,開闢小餐廳送餐用餐;從鐵達尼號的廣告來看,連廁所用的高級肥皂都能成為賣點。


客製化的不只是頭等艙,也有郵輪公司在不減奢華的規格下,刻意減少頭等艙的乘客員額,容納更多以移民為大宗的三等艙旅客,畢竟三等艙的乘客,是許多郵輪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由於頭等的員額降低,使高端乘客獲得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又提供了三等艙乘客更為低廉的票價,吸引更多移民搭乘。


當時只要有新款的豪華郵輪完工運營,開始往返大西洋服役,所經或抵達的港口,皆有萬頭鑽動的人群圍觀,無形中也拉抬了郵輪公司的聲望,若能有國際級的政要、名流選擇搭乘,自然更具話題性。既然船體規模越大、設備越奢華、煙囪越多、政要名流加持,越能受到矚目,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源搭乘,有經費能夠撒下重本建造更大的船隻,其背後的商機是很難有郵輪公司能夠說不的。


當時白星航運公司,因為有摩根旗下控股公司的財源挹注,得以籌畫建造鐵達尼號等三艘奧林匹克級郵輪,有一說此舉是為了與庫納德旗下的兩艘當時最大級的郵輪──盧西塔尼亞(Lusitania)與茅利塔尼亞(Mauretania)一別苗頭。實則鐵達尼號的誕生背後,並非僅只於白星與庫納德的相互較勁,而應該放在整個大西洋航線的各大郵輪公司的競爭下來檢視。



快速的獵犬?優雅的貴婦?都幾?

有看過電影的觀眾,或許對劇中的一幕仍然印象深刻,那就是在餐廳裡,某位有力人士在飯局中說服船長稼動最後一個鍋爐,讓鐵達尼號的航行更加快速,既能獲得媒體矚目,船長也能因此沾光,但是,速度加快之後,卻來不及閃避冰山而釀成悲劇。


其實,在當時的旅行熱潮之下,郵輪公司為了爭取客源,在營運的理念上,並非一味的追求「速度至上」。以當時大西洋航線中,郵輪公司的「四強」為例,英國的庫納德與德意志的 NDL,確實在營運的理念上,重視船隻性能的高速度;反倒是英國的白星航運,與另一家德國漢堡的 HAPAG 公司(Hamburg-Amerikanische. Packetfahrt Aktien Gesellschaft),則是以航行穩定,高速次之,來作為營運理念。這也是在爭取客源上的另一種策略。


即使當時所謂的「藍絲帶獎」 (Blue Riband),每年授予橫渡大西洋最快的郵輪,對獲得殊榮的郵輪及其所屬公司來說,形同鍍金的象徵,但不代表當時的郵輪為了藍絲帶的榮譽,一味的追求高速的追趕跑跳碰。每家郵輪所屬的公司,為了迎合崇尚高速時髦,抑或是重視較為緩速,但航行優雅沉穩的乘客需要,仍然在郵輪性能的重視層面上,各有不同的堅持。


所以,鐵達尼號確實撞了冰山沉沒,但電影中給觀眾「加速搶快」的印象,則並非全然是事實,總之電影沒跟你說的事情還有很多。



引領流行的煙囪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鐵達尼號四支煙囪的造型,背後的典故。歷史上最先設計四支煙囪的郵輪,就是 1897 年開航,NDL 旗下所屬的威廉大帝號(簡稱 KWDG),KWDG 搭載的四支煙囪及其所展現的高速性能,在乘客間逐漸傳出口碑。


由於 KWDG 的煙囪支數與性能實在是讓人印象太深刻了,引發郵輪公司在籌建新輪時的模仿效應,目的就是為了以「煙囪多=高性能」做為賣點,來吸引客源。許多乘客在選擇郵輪之際,會以煙囪支數多的船隻為優先考量,以炫耀自己搭船的時尚與品味,這樣的心態不只出現在頭等艙,就連以移民為大宗的三等艙乘客,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搭乘大型郵輪的機會,也都會對煙囪支數多的郵輪心懷嚮往。


於是,在業配海報畫上虛構的煙囪,試圖誤導乘客的選擇,或是以裝飾性質但並無實際功能的煙囪來點綴門面,成為郵輪常用的攬客手法。白星航運在籌畫建造鐵達尼號等三艘姊妹船之際,也由原本預定的三支煙囪,改為四支。


四支煙囪說穿了是當時郵輪公司在船體外觀,以及乘客對郵輪的選擇,所共同追求的終極時尚。這也是電影沒告訴你的。



市場過熱下的悲劇

此外,進入第一波「海上移動宮殿」時代的大西洋郵輪旅行熱潮,也可以看到乘客在此風氣中呈現的失序情況。以船上的無線電報設備為例,直到 1930 年代才成為郵輪的基本配備,在此之前擁有無線電報設備的郵輪仍稱不上普及,因此像鐵達尼這種配有先進無線電報設備的郵輪,引來不少好事的乘客因細故濫用,造成電報室忙著處理乘客收發事務,以致於冰山的情報無法在第一時間傳到主控室,造成應變不及的悲劇。


鐵達尼號在第一波「海上移動宮殿」時代的末期,被推上舞台但也迅速的殞落,留給後世各種眾說紛紜的秘辛與都市傳說,通過沈船的探尋,與生還者的訪查,拼湊出短命又戲劇化的歷程,也成為紀錄片與電影所熱中拍攝的題材。


從當時大西洋間的旅行風氣來看,旅行、移民潮所暴增的大批客源,促使當時的郵輪業者,針對乘客背後的龐大商機展開競逐,而當時不論有無移動的需求,郵輪在規模與速度的相互追趕,也鼓動了民眾對郵輪的憧憬與想像,各種為了攬客所衍生出客製化的服務、營運方針,甚至欺騙的伎倆,可以說花招百出。旅行風氣帶來大西洋航線過熱的競爭,與乘客的失序,鐵達尼號的誕生與沉沒,不啻為樂極生悲之下的結果。


在此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為鐵達尼號:以前,沒人跟你說的八卦
文章資訊
作者 Cathy Tsai
刊登日期 2020-04-26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