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逛夜市嗎?你最喜歡的夜市小吃是什麼呢?
呃……不好意思講的話,我就先說吧:我最喜歡 QQ 蛋,也就是番薯球、地瓜球,尤其是我們高雄各大夜市的,便宜又大顆!
喔喔還有,買隻烤玉米回家吃也不錯,yeah~~~
像番薯、玉米這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的食物,你知道其實它們也是歷經了許多故事,才會進到我們今天的夜市裡嗎?
美洲植物的馴化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馴化」這件事情。
想想看現在世界上,有哪些動物通常是可以跟人類和樂融融相處的?而哪些則是你看牠們會怕、牠們看你可能更怕的?
我想到的方便對照例子是貓跟老虎這兩隻貓科動物近親。很多人家裡面都有喵星人寵(主)物(人),但是有多少人家裡會養老虎?我所知道的好像只有拳王泰森而已。
這是因為貓比老虎溫和的關係嗎?或許吧,但難道貓就無牙無爪無脾氣嗎?
所以,更確切的說法是:因為貓是已經被人類「馴化」的一種動物,牠們曾經也是野地裡四處遊走的動物、見到人類時彼此陌生又疑懼地相望著。然而漸漸地,人類掌握到了把某幾種貓養活在自己生活圈中的方法和目的(一開始人類養動物都是為了吃,後來漸漸發現有些動物活著也有幫助,例如貓可除鼠害),也發現養貓對人類生活也是頗有好處(例如成為喵太后)。於是貓就從野生動物,漸漸成為了可以在人類社會中與人類互利共生的寵物,這個過程,就叫「馴化」。
植物也有類似的過程,我們現在可以拿來當食用的穀果等各種植物,曾經也是野地裡叢生的草木。人類在採集野果野草為食的過程中,漸漸發現了哪幾種適合食用、哪幾種則會吃壞肚子(「神農嚐百草」的傳說其實就是反映這個過程),於是人們把可食用的種子拿來種植,最後這幾種植物也就被「馴化」為食物、農作物。
(關於馴化的簡單解釋就先到此為止,想對於馴化的概念知道得更詳細,個人推薦大家去讀《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這本書)
因此,番薯、玉米、馬鈴薯、花生、葵花子,這些現在感覺很日常的食物,好幾千年前在它們美洲大陸的家鄉上,也曾經是野生植物。
後來,美洲原住民(American Natives,希望大家不要再誤稱他們為「印第安人(Indians)」了)把這些植物馴化為農作物。在歐洲列強入侵並殖民美洲以前,美洲並沒有稻米、麥子等「舊大陸」的穀物,所以玉米、番薯等,就是美洲原住民們的主食,甚至有祭拜玉米神祇的信仰。
又如葵花,甚至因為有向陽的特性,而被崇拜太陽、自視為太陽的後裔(不是送重機那個太陽的後裔)的強大美洲原住民帝國:印加,視為帝王神明之植物(印加帝國是神權政治)。
所以……沒錯!我已經調查過了!這就是印加帝國送來的太陽花!(亂入)
但是,既然在美洲原生地,玉米、葵花子這些農作物是握在神像手中被人們燃香祭拜之物,那為何在今天的台灣,它們竟成了夜市攤販、零食包裝裡的平民化美食?
美洲農作物跨海入亞
歐洲人剛接觸到美洲農作物時,對這些不熟悉的食物之評價大多偏負面,但他們還是把美洲農作物裝在船上,帶回歐洲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畢竟海洋時代,跨海貿易終究還是有風險,所以一趟出航能多獲利就多獲利、能在船上多載些什麼加減賺都好。於是美洲農作物經由歐洲人之手,傳入世界各地,包括了東亞地區。
菲律賓是一個關鍵地區,因為殖民著中南美洲的西班牙帝國,也統治著菲律賓。事實上,菲律賓跟中美洲,在當時都被西班牙放置在同一個行政轄區(Nueva España,意為新西班牙)之下,而許多來自中國華南沿海地區(尤其是福建與廣東)以及日本(尤其是九州為主的西日本地區)的商人、工匠、傭兵等,也會前來馬尼拉活動。美洲農作物於是有了傳遍東亞地區的機會。
當然,台灣位於東亞海域貿易的交通要道,且西班牙與荷蘭這兩個曾統治過美洲的海權大國,也相繼統治過台灣南北部,美洲農作物也就是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海洋時代,漸漸傳入台灣的。
但問題來啦,既然歐洲人剛接觸美洲農作物時都覺得不好吃,憑什麼亞洲人就會愛上它們的口感呢?這件事情跟史蒂芬周有關係嗎?(希望大家還聽得懂我這個年代的梗……)
這就要說到美洲農作物本身的便利性:便宜、好種、高營養價值。
前面說過海洋時代的歐洲人大多沒把美洲農作物當寶物,因此通常也是廉價出售。更前面又說過它們被美洲原住民馴化為主食,因此大多具有可養活人類(先撇開活得開不開心的問題)之特性。而美洲農作物大多生命力強,至少在與其美洲原鄉氣候接近的東亞地區得以蓬勃生長。
所以,這裡就要說到美洲農作物,今天可以廣泛出現在夜市裡的一項關鍵:平民化。
美洲農作物的平民化
說到番薯,有一則有名的記錄說到:西元 1593 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時,福建正因五穀歉收而大鬧飢荒,巡撫金學曾傷透腦筋之時,一名叫陳經綸的年輕人突然前來,對金巡撫說:「五穀歉收,那你有想過引進第六穀嗎?」嗯……這句話當然是我自己寫的,但大致是這個意思。
因為陳經綸的父親陳振龍,就是一名在做對菲律賓呂宋島貿易的海商,所以陳氏父子見識過一種「番地之薯」,似乎方便種又方便吃。於是提議種植番薯來解決缺糧問題,而這個建議果然奏效了。
撇開這到底是不是番薯第一次在東亞地區被人推廣食用的案例,但這個故事確實顯示了美洲農作物是為解決民間糧食危機的良方。歷史上還有許多類似的案例,例如在歐洲,較為貧瘠之地如愛爾蘭,就開始大量食用馬鈴薯(歐洲人終於開始喜歡美洲農作物了),剛好愛爾蘭從地圖上看去也長得像顆馬鈴薯,於是愛爾蘭今天就常被代稱為馬鈴薯。
說到這個,你想的跟我一樣嗎?
沒錯,類似愛爾蘭的案例,台灣今天也常被比作番薯,除了台灣的空拍圖長得就像一顆番薯之外,也是因為番薯解決了平民的糧食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戰爭發動者之一的日本帝國,大量徵收台灣的物資,稻米也在其中。台灣民生物資出現危機的情況下,許多好種又可充飢的「鄉土菜」就開始被當時的許多傳媒與有力人士推廣:包括了菜脯,以及番薯。
時至戰後,這些「鄉土菜」的平民性質、本土性質依然持續著。顯著且有趣的例子,就是戰後大量遷居台灣的外省族群常被稱作「芋仔」,而相對之的所謂本省人則多自稱「番薯」,至於像在下我這樣的當代台灣特有新品種植物,則叫做「芋仔番薯」。
事實上如同我們剛剛談的,番薯明明是十六世紀以後,才被歐洲人從美洲帶來的農作物,反而芋頭已被台灣原住民等南島語族群種植有千年歷史了!為何是番薯本土、芋頭新來呢?「平民化」就是一個關鍵。
總而言之,時至今日,美洲農作物大多已被賦予上平民性質,也難怪它們在夜市裡的能見度那麼高。有沒有例外?當然有,那就是可可豆,感謝西洋情人節對於巧克力贈送文化的努力宣傳:如果我跟你告白時,送你的巧克力是夜市買來的,你還會答應我嗎?(呃……這話題還是就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