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國民歷史課】戰後時代

戰後時期,也許是臺灣史上最特殊的一個時代。

從 1945~1991 年,在這比日治時期更短的四十多年間,臺灣歷經了一系列讓人驚異的,重大且快速的變革。你甚至可以說,每一個十年,每一次,都意喻著不可思議的巨大轉變:

1945 年之後,本應是戰爭結束,迎向光明未來的片刻喘息。然而,隨著天馬茶行前一聲槍響,一場席捲全島的風暴即將襲來。那或許不是日後鋪天蓋地的戒嚴體制作祟,卻是島上的人們時隔半世紀,又一次真切地認識「國家」與「暴力」的模樣;

五零年代,戰爭與傷痛的記憶褪去,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圍繞著「生存」和「重建」打轉。但需要重建的又何只是家園?飲食習慣、思想教育、娛樂文化,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重建成「另一種日常」;

六零年代,擺脫舔傷口的日子之後,臺灣正巧趕上了世界投注目光的時刻。越戰爆發、出口訂單與經濟轉型,讓無法出國的臺灣人能透過幾面窄窗,一窺世界的樣貌。可惜──

七零年代,有些唐突地,充滿噩耗的十年來了。退出聯合國、老總統離世、石油危機、美麗島大審……重大事件打擊的不僅是經濟,更是當時人心中,那份由國家描繪的理想社會的盼望。然而,這也讓人們得以省思,未來究竟該是什麼樣子;

最後,到了八零年代,一個人們記憶中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經濟起飛帶動了龐大的消費前景,無數青年湧入臺北城尋求機會,而搖搖欲墜的戒嚴體制也將在這十年的尾聲落幕,揭開民主時代的藍圖……

但話說回來,「戰後」之所以如此獨特,並不因為變化如此重大而迅捷,而在於它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有人共同的歷史記憶。每一個十年都以它獨有的方式,在不同世代身上留下烙印,並一直持續至今。

這或許才是戰後四十年的意義所在——它是一種過去,更是無庸置疑的「現在」。
~1950:那個不可言說的數字
【一】引爆二二八的轉捩點:課本之外的陳儀,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所有追溯二二八的故事中,當時主政臺灣的陳儀,經常被歸咎為一切事件的幕後黑手。但在課本千篇一律的樣板之外,真實的陳儀真的有那麼壞、那麼無能嗎?
 
一輛卡車開過,軍警無情射殺路邊的百姓——〈恐怖的檢查〉或許是二二八事件最具代表性的圖像了。但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這幅版畫並非是後世人們的想像重構,而是事發不久後,親歷者的親身創作,更曾遠渡重洋到日本公開展出……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臺灣曾數次進入全省戒嚴狀態,但最著名的,應該仍是 1949 年中,警備總部所頒布的戒嚴令。事實上,若把這一連串戒嚴令與其他法令綜合來看,整個戒嚴時期,就是一張自二二八開始,不斷增補完善的嚴密法網。
 
1950~1960:重建「日常生活」的時代
小籠包、蔥油餅、臺式麵包,這些充滿「臺灣風味」的麵類食品,其實在戰前臺灣的餐桌上幾乎找不到蹤跡。一直要到 1950 年代左右,老一輩口中「排隊領美國麵粉」的克難日子,麵食才真正在臺灣萌芽深根。
 
1950 年代,臺灣受到外國影響的可不只美援麵粉。為了解決當時人口擁擠的問題,當局在國際上「現代化建築」的浪潮影響下,建設了一系列國民住宅。它們曾是人們抬頭仰望的夢幻房屋,但與之相對的,卻是戰後人口爆滿、違建遍地的普遍現狀。
 
戰爭過後,臺灣所需的不只是物質上的復甦,更需要心靈與教育的重建——至少在當局看來正是如此。也因此,戰後的課本上,曾經塞滿了扛國旗的少女、撕毛澤東畫像的無名氏、以及「蔣公看小魚逆流而上」的奇妙故事。
 
儘管 1950s 是個壓抑、黑暗而沉重的時代,人們還是有喘息娛樂的空間——那就是金光布袋戲。當時的布袋戲從戶外野臺戲搬進劇院表演,反而發展出各種燈光、聲樂,4D 機關。而能跳脫過往沉痾(有時還有點賤賤的)劇情,也迅速博得臺灣男女老少的廣泛喜愛。
 
 
1960~1970:重返世界目光的時刻
當美國在 1960 年代介入越戰,臺灣也以補給基地的姿態被捲入戰爭中。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來到臺灣休假的美國大兵,他們為臺灣人帶來西式文化、外匯收入的同時,卻也讓臺灣變成人們口中的尋歡天堂……
 
六、七零年代,臺灣正處在以各種加工廠招攬外資訂單,累積資本的轉型時刻。舉凡「去城市做工」、「家庭代工」,都是這年代特有的生活方式。不過,課本沒來得及告訴你的是,這段經濟奇蹟最大的成果之一,叫做芭比娃娃。
 
八零年代以前,政府曾經嚴格管控平民百姓出國的機會,也限制各種奢侈品、家電進口。然而隨著經濟復甦,人們有了消費的需求,該如何取得時髦的舶來品呢?匯集美國大兵與船員們偷偷帶貨、托售的委託行,也許是這道問題的唯一解。
 
1970~1980:「噩耗」不斷的年代
如果說 1970 年代是氛圍最黑暗、壓抑的十年,那麼這十年的開端,無疑就給了人們一記當頭棒喝:1971 年 10 月 25 日,聯合國通過了 2758 號決議,中華民國與臺灣,也開始了從國際社會消音的倒計時。
 
1973 年,隨著中東國家聯合降低石油產量,全世界都陷入了經濟動盪之中。為了抑制,當時的政府改以舉債建設,擴大內需的方式應對,孰料,卻開啟了另一個大建設時代。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對 1970 年代的臺灣人來說,造成他們最巨大心理衝擊的,並非退出聯合國或經濟危機,而是「老總統過世」。三十年的統治之後,蔣中正無疑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某種烙印,就連他的死,也將變成涵蓋全臺的壯闊儀式……
 
1979 年 12 月 13 日,隨著警方大動作突襲、搜捕美麗島雜誌社辦公室,一場盛大的政治審判戲碼,就在全臺人民的面前實時上演。在當局看來,這無疑是對黨外運動的一次沉重打擊,然而,意想不到的反效果正在醞釀……
 
1980~:人人稱羨的美好年代
八零年代,是臺灣人所熟知「臺灣錢,淹腳目」的美好時代。口袋有錢之後,人們就有了消費的慾望,各種各樣的娛樂、商品、店面也應運而生。也正是在此時,我們終於看到了現代百貨公司的雛形……
 
八零年代工商業繁盛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都市化現象的興起。無數年輕人為了求取一個機會,離開純樸的家鄉,通向另一個水泥叢林,也因此造就了一座繁華而喧囂的城市:臺北。
 
八零年代末期,人們感受到了一種隱隱壓抑,卻又壓制不住的興奮。人二室、校園特務、情治監控,這些戒嚴體制下的利器仍高懸頭頂。但在不斷隱隱沸騰的民意下,過去令人恐懼的特務體系、國家恫嚇,也顯得蒼白無力……
 
其他專題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