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Changemakers】讓盧安達人「腳踏實地」過生活──一位哈佛畢業的年輕女生,用社會企業重新定義貧窮

廖貽柔 2019-09-26

「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市場。」葛雅堤.達塔(Gayatri Datar)笑著指向遼闊農田,勢在必得地說。


在一個涼爽的五月早晨,EarthEnable 的創辦人達塔正驅車前往盧安達鄉村拜訪客戶。引擎在寧靜的村莊裡嗡嗡作響,不久,卡車輕快地駛入更安靜的農田中。


孩子們從土坯房裡衝了出來,使勁朝行經眼前的卡車揮舞雙手。這個時節的盧安達東部,才剛拉開收穫祭的序幕,行經農田的卡車不時減速,讓路給頭頂著成捆豆蔓的女人,或背著香蕉騎自行車的男人。


看見這樣的情景,達塔感到既興奮又擔憂。隨著雨季過去,收穫時節來臨,這些農民很快就會有錢可花。去年,EarthEnable 沒能為這波消費潮做好準備,因此錯過了潛在的銷售額,達塔下定決心今年絕不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一場從印度洋席捲至盧安達的風暴

時間倒轉回 2004 年。那年冬天,一場海嘯改變了達塔的一生。


身為印度裔美國人,達塔在美國波士頓長大,僅孩提時期曾多次回到印度探訪親友。在達塔的印象中,父母的故鄉觸目所及都是貧困的人,但當時的她尚未將窮人的處境放在心上,直到印度洋大地震發生。


2004 年 12 月,印度洋大地震席捲東南亞和南亞,這場千禧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強震,引發了海嘯,造成亞洲沿海地區 20 多萬人死亡。地震發生時,就讀哈佛大學二年級的達塔正回到印度探望家人,享受聖誕節假期。而在海嘯肆虐後,她前往淪陷的東海岸探查災情。

 
蘇門答臘島一個沿岸的村落在 2004 年南亞大海嘯中被摧毀(Source:Wikipedia)

「海嘯摧毀了那些已經本就已十分貧窮的社區。」達塔回憶她所受到的衝擊,「船不見了,漁網不見了,房子徹底消失了。我這才意識到家園(home)對每個家庭(family)而言是多麽重要。」


她花了一學期的時間與非營利組織一同協助重建故鄉。回到哈佛後,達塔開始對無所不在的菁英主義感到厭煩,並思考她究竟能為窮人帶來什麼改變。畢業兩年之後,達塔終於找到答案。


讓數十億人永遠擺脫貧困的想法並非不切實際,只是需要做很多工作,而最有效率的方式,便是透過商業手段改善他們的生活。因此,當達塔成功申請上史丹佛工商管理碩士(MBA)時,她的目標只有一個:學習商業技能,使自己不僅有能力幫助最貧困的窮人,而且是最大規模地幫助他們。


2013 年,達塔修了一門「如何透過商業設計解決問題」的課程,並與其他四位夥伴組成團隊,以商業手段改變某個貧窮問題。這個團隊後來成為 EarthEnable 的雛形。


他們第一個鎖定的對象是非洲東部的盧安達。1994 年因種族問題引發大屠殺的盧安達,歷經動盪,經濟受到重創,這些年來,雖努力靠著咖啡及茶葉賺取外匯,但截至 2014 年為止,仍有三分之二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達塔一行人原先打算改善盧安達遍佈的錫製屋頂,這種材質的屋頂經常漏水。然而,當他們在雨季親自造訪盧安達後,這一切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達塔注意到,當地許多房屋都在泥土地上鋪滿墊子。她幫助一個女人在屋外的水桶洗衣服,然後將衣服掛在家中晾乾;如果衣服不小心掉落在泥土地板上,她就得再洗一次。


達塔問這位母親:「妳想改進生活中的哪一點?」

 

這位女子回答:「我想改善屋頂的漏水。」
「為什麼這會是個問題?」
「因為漏水使地板變得泥濘。」
「為什麼這會是個問題?」
「因為一旦地板泥濘,臭蟲就會入侵。」
「為什麼這會是個問題?」
「蟲子咬我的孩子。」
「為什麼這會是個問題?」
「我的孩子就是這樣生病的。」

這趟盧安達之旅令達塔團隊發現,根本問題或許不在屋頂,而是地板。

 
盧安達農村(Source:Flickr)

「對於那些不得不在泥土地上生活和睡覺的人來說,這顯然是個不衛生的環境。乾季時塵土飛揚,空氣品質很糟;雨季時則地上佈滿水坑,蚊蟲的滋生滿地。」達塔回憶道,「事實上,腹瀉是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主要殺手,在房子是泥土地板的家中更容易傳播。因為清潔泥土地板非常困難,所以在地上玩耍的孩子,往往會因此感染寄生蟲。」


當達塔與夥伴們回到校園後,便將注意力轉向地板而非屋頂。但他們很快遇上瓶頸,因為解決泥土地最簡單的方案就是混凝土地板,不過混凝土地板對盧安達人而言並不便宜,也對環境有害。那橡皮地板呢?不行,太貴了。那竹子呢?太容易分解了,不耐用。


達塔與夥伴們花了令人沮喪的一個月,嘗試用各種方式找出最適合盧安達人的地板,最後他們將目光轉向盧安達泥土地的表親──土製地板(earthen floor)。


最關鍵的鑰匙:清漆

土製地板是美國存在已久的工法,是一種使用天然建材的三層密封地板。地板的最底下是黏度高、吸水性強的紅土,中層是經過拋光的細砂和黏土,最上層則是防水的清漆。既賦予地板光澤,也使其易於清潔。


相較於常見的混凝土地面,土製地板較便宜也夠耐用,甚至對環境污染也較小。不過,仍有一個問題尚待解決──在美國,傳統上會使用煮沸的亞麻籽油作為土製地板的清漆塗料,但盧安達不產亞麻,進口亞麻籽油一定會提高不少成本。


眼看史丹佛的課程已經結束,達塔團隊仍未完成他們的計畫。就在這此時,達塔找上史丹佛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候選人瑞克.祖佐(Rick Zuzow),詢問他是否有能力開發更便宜的清漆。


「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被命名為『颶風(hurricanes)』嗎?」瑞克笑著說,「達塔就是這樣的人。」另一位團隊夥伴鄧(Deng)也說:「我只記得我們都不想讓她失望。」


在盧安達參與地板安裝的葛雅堤 • 達塔(Gayatri Datar)(Source:EarthEnable)

顯然,達塔意志堅決,決心掃蕩眼前所有阻礙,且不由得瑞克拒絕。幸運的是,瑞克也的確想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並從此加入達塔的團隊。


他找到的解方是大豆油,它比亞麻籽油便宜,且盧安達本地就有生產大豆。


清漆的問題一解決,就像完成最後一塊拼圖,整個畫面浮現出來。


2013 年,達塔等四人創立 EarthEnable,將他們改良過的土製地板上市。達塔在盧安達成立辦公室,聘請一群當地人協助公司購買車輛、採購材料和制訂行銷策略等。


EarthEnable 的地板正是盧安達人需要的。土製地板易於清洗,減少泥土地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且原料多可於盧安達當地取得,也可降低碳排放量、具永續性。最重要的是,它的總成本約為 50 美元,是混凝土地板成本的十分之一。當健康成為一種有錢人才消費得起的奢侈品,至少土製地板為盧安達人留下一些希望。


EarthEnable 創立的第一年,總計有 200 戶盧安達家庭向他們購入了新地板。而這僅僅只是個開端。


將窮人當作最重要的客戶

做出成績後,挑戰自然也隨之而來。


一開始,達塔和她的同事們努力想跟上業務拓展的步伐。他們想辦法培訓更多泥瓦匠,但始終跟不上盧安達農村對土製地板材料的需求,人力分配和卡車調派越來越吃緊。


於是,EarthEnable 想出一種令盧安達人自給自足的方法。他們培訓當地人到商店購買土製地板所需的材料,自己鋪設地板,如此一來成本就更低廉。達塔表示,讓盧安達人有機會親手改善自己的生活,這個概念令全公司都感到興奮。


「但事情不如我們想像般順利進行。」達塔和團隊發現盧安達人在學會鋪設地板的技術後,仍轉手將工程外包給與 EarthEnable 無關的泥瓦匠。


「人們並不真心想自己建造地板。事實是,光忙農事就讓他們非常疲憊了,沒人有時間親力親為。」


因此,EarthEnable 換了個做法。他們開始建置泥瓦匠的評鑑系統,盧安達人可於安裝完地板後對施工的泥瓦匠進行評分,再由 EarthEnable 彙整出優良的泥瓦匠名單,讓有需要的人能根據名單找到當地優秀的泥瓦匠。


EarthEnable 團隊正在檢查土製地板(Source:EarthEnable)

不僅如此,EarthEnable 也根據不同農民的狀況擬訂出多元化的方案。最受歡迎的方案是由EarthEnable 提供材料、村民自己找泥瓦匠來動工的模式,要價約 80 美元。此外,另兩種方案是由 EarthEnable 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地板安裝,要價150 美元,如果想自己 DIY,就只需要負擔材料費用 50 美元。


「我們不斷在轉型、嘗試和創新,」達塔說,「將人們視為『客戶』而非『受益者』這點,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模式。」


「窮人既不是傻瓜,也不懶惰,他們只是剛好沒有錢。」孵育 EarthEnable 那門課的詹姆斯.帕特爾這麼說:「窮人能夠聰明地執行各種經濟選擇,包括消費。這指的不是他們可以繪製供需曲線,而是他們時時刻刻處在各種權衡中。貧困的人了解哪些東西具有價值,以及他們願意為之付出多少。因此,想解決窮人的問題,必須先把他們視為客戶,而且是很聰明的那種客戶。」


將盧安達人視為「客戶」,讓他們為自己的地板付費,一方面可確保 EarthEnable 對客戶負責,一方面也讓盧安達人產生「我花自己賺的錢來擁有新地板」的自豪感。


「身為『客戶』和身為『受益者』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達塔補充,「如果人們掏錢購買,他們就更有可能勤勞地清理和維護新地板,他們也會因為覺得自己有權利要求我們對地板品質負責。」


由此看來,付費使得新地板變得更有價值。


社會企業的「企業」本質

EarthEnable 的成功清楚透露出一個訊息:窮人需要的不是施捨與慈善,「免費」對他們而言不見得是好的。將窮人從「被幫助者」的位置解放,反而有機會造就更多可能性。作為一個社會企業,EarthEnable 正是促成解放的那把鑰匙。


在臺灣,人們對社會企業往往有個疑問:「你們到底是在幫助人,還是在賺錢?」


甚至,有人會提出更加尖銳的問題:用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解決社會不平等或社會問題,是否代表人們肯定「用金錢解決問題」這套價值?但社會中許多不公不義,不就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嗎?


這樣的提問其實是將「反資本主義」跟「反商」混為一談。人類進行貿易的歷史悠久,但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卻是在 18、19 世紀資本主義興盛後,才陸續浮現。


EarthEnable 的做法不是提供盧安達人免費的新地板,而是開發他們「買得起」的高品質地板,讓商業活動從資本主義「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中脫身,置於公平正義的價值之下。他們不再被動解決經貿活動創造出的社會問題,而是從源頭介入經貿活動,避免這些問題產生。


今後,EarthEnable 仍會繼續在市場買賣的遊戲規則下進行社會改革。截至 2018 年 1 月,他們已鋪設了 51,496 平方米──超過 7 個足球場大的土製地板,超過 1878 個家庭不再需要住在泥濘地板上,可以過上更健康的生活。未來,EarthEnable 計劃繼續拓展在盧安達的業務,並將影響力擴及烏干達甚至更多東非國家。


既然一時半刻推翻不了資本主義,不如讓我們試著在體制內創造更多改變吧。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一個以商業模式來解決某個社會、環境、公益性問題的企業組織。例如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或服務。而社會企業的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企業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廖貽柔
刊登日期 2019-09-26

文章分類 副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