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再生能源與我何干?如何讓一般人「有感」,看兩位臺灣在地的綠電創業家這麼做

2023-12-17

如果詢問你我身邊的親友「你知道臺灣有發展再生能源嗎?」,得到的答案應該多半是否定或全然陌生的回覆。而臺灣再生能源發展,究竟為什麼會遇到瓶頸?「瓦特先生」是臺灣綠能售電業界相當知名的新創企業,陳坤宏董事長在講座上提到這個問題,他認為我們可以先想想高鐵和 ETC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相較於綠電有何不同。
 

「大家還記得高鐵和 ETC 嗎?要建之前反對的聲音都很大,政黨間的辯論也非常強烈」,這點跟綠電今日的狀況非常相似。但陳坤宏指出,這兩項建設與綠電的關鍵差別在於,高鐵一蓋好、 ETC 一建置完成,「大家就很 enjoy (享受)」,全民都能感受到建設帶來的便利;相對的,綠電的建設就沒有這樣的優勢,即使政府和民間辛辛苦苦提升再生能源佔比,但是「一般民眾卻感受不到改變了什麼」,在講座上偕同對談的是全國第一間綠能媒合平臺「奇異果新能源」創辦人黃偉哲也點頭同意,他說:「對消費者來說,為什麼要用綠電?開關一打開,電就是電呀,我為什麼要在乎?」
 

換言之,在綠電發展的過程中,一般民眾是無法直接享受到改變的好處,因此,一方面這阻礙了民間支持能源轉型的動力,另一方面,雖然現在人們已經可以選擇主動購買綠電、裝設太陽能板,或以其他方式親自參與能源轉型,但有意願接受的民眾,卻始終仍是少數。
 

該怎麼辦呢?說到這裡,黃偉哲清楚表達了他的決心:「從創業的角度來說,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解決問題。」而確實,他和陳坤宏兩人各自的團隊,都已經嘗試過許多方式,試圖解決這項問題,突破一般民眾對綠能「無感」的瓶頸。
 

奇異果新能源創辦人黃偉哲分享綠電優勢(Source:編輯部)

一年節省上萬元電費!人們開始感覺「不一樣」

對黃偉哲而言,要讓消費者「有感」,最直接的途徑當然還是金錢誘因。他的團隊善用 AI 來達到「智慧節費調控」,確保自家用戶電費能不升反降。調控的技術細節雖然很複雜,但背後的基本原理其實相當簡單:白天能用太陽能發電時,就儘量使用太陽能,到晚上再切回台電所供應的電力。由於台電採取累積費率計價,一旦用電總量達到下一個級距,每度電價也將提高不少,因此,這樣的智慧調控能壓低用電總量,對於節費格外有幫助。
 

AI 的智慧調節費率流程圖,看似複雜,但其實能讓用戶省下更多電費。(Source:黃偉哲)

既然如此,奇異果新能源的主要客群,當然就是白天需要大量用電的用戶。黃偉哲舉例,一些家庭有老人家,白天都待在家裡,而且經常使用各種電器,電器甚至可能很老舊、耗電,老人家卻又捨不得更換,這樣的家庭就很適合申購他們的服務。另外,飲料店也是他們的主要客群,這同樣是因為飲料店在白天、尤其是夏季白天的用電量特別高。黃偉哲說,他接觸到一些家庭,在申購之後每年電費節省高達 5,000 元之多;也有一家飲料店業者,在臺北市有六間分店,申購後每年電費更是節省了約 30,000 元;除此之外,還有電動車車主,習慣居家充電,每年也能節省約 24,000 元的電費。
 

除了實際節省電費之外,奇異果也努力讓消費者清楚知道自己到底節省了多少錢,「智慧電錶」在此就派上用場。黃偉哲分享,如果沒有智慧電錶,「大家就是等明年帳單,對省多少根本沒概念」,但智慧電錶和其所搭配的 app 不但可以讓消費者看到自家即時用電狀況,也能迅速比較本期用電與先前的差異,因此可以清楚看見轉用綠電有多划算。
 

裝太陽能板變成換屋頂,誤打誤撞開啟第一步

但除了省錢之外,人們還可能有其他的需求,陳坤宏在座談中分享自身印象深刻的一個經歷,那就是:把握個別群體的特殊需求也有助於事業推展。陳坤宏說,他的團隊談成的第一塊太陽能光電板位於彰化縣大城鄉臺西村,這裡是「濁水溪出海口最後一個小村落」。當時,他們來到當地一座占地約三千坪的雞舍,雞舍主人是一位阿伯,團隊成員在遊說的過程中,首先與他說明,依據當時新訂定的《再生能源條例》,如果阿伯同意在雞舍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就可以參與分潤。但是,阿伯完全不為所動,因為他對這個產業根本毫無概念,分潤自然也吸引不了他。「霹靂啪啦講完,阿伯回我們一句話,說:『我無蹛遮,無需要洗燒水』(華語:『我不住在這裡,沒有需要洗熱水澡』)」陳坤宏笑說,他們聽到這句話之後,才愕然發現阿伯根本沒聽過太陽能發電,只知道太陽能熱水器,因此,他們原本準備好的說詞完全行不通。


此時團隊成員靈機一動,指著雞舍破舊的屋頂,向阿伯提議他們願意免費幫忙換新,條件只有一個:讓他們在新屋頂上裝東西。這對阿伯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換屋頂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換了之後又可以讓雞舍再多撐十幾二十年。於是雙方立刻簽約。之後,阿伯甚至主動幫他們在村裡宣傳「有一陣少年人欲來替咱免費換厝頂」,村里的阿伯、阿姆聽到消息,一個個騎著摩托車來登記「換屋頂」。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團隊「往北到芳苑、王公,往南到麥寮、臺西、四湖、口湖,一路到嘉義東石、布袋,沿著臺十七線,這個模式勢如破竹」──正是靠著掌握在地的需求,讓合作方「有感」,陳坤宏的團隊能夠成為臺灣綠能售電業界的先行者。
 

瓦特先生董事長陳坤宏分享他們在彰化臺西村推廣第一塊太陽能光電板成功的故事。(Source:編輯部)

綠能未來的拓展,也仰賴制度的革新

不過,黃偉哲和陳坤宏兩人也都認為,除了與民眾溝通、讓民眾有感之外,臺灣未來綠電產業的發展,以及淨零轉型的勝算,也仰賴制度上的種種變革。


關於改變的方向,黃偉哲和陳坤宏雙雙提到同一項具體政策:電證分離。目前,消費者購買綠電可以拿到「憑證」,證明他所使用的是再生能源,但一般民眾其實用不到這項憑證,卻礙於現行制度「電證合一」的規定而無法再做任何利用。兩人都提倡,未來應該允許一般民眾將綠電憑證販賣給需要的企業,讓民眾還可以額外多賺取一筆收入,是讓人們「有感」的有效方法。


除了這項共識之外,兩人也都還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陳坤宏就格外在意,現在許多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仍然「服膺於過去地方派系的邏輯,把開發資金進貢給派系」,不但不健康,也會損及民眾對綠電的信任;他因此提議,「政府作專區引導開發」是未來可能可以嘗試的方案。而黃偉哲則表示,臺灣也可以考慮參考日本和德國的政策,由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s,FiT,是一種由政府或台電以特定費率在特定年限收購所產生電的制度)轉型為電價差額補貼制度(Feed-in Premium,FiP,意指再生能源業者在市場上出售電力時,除取得市場價格外,將獲得額外費用:溢價的補助),提升民間投入綠能的誘因。


這些改革都需要社會進一步討論,而在此同時,陳坤宏也強調,臺灣現行的綠能政策雖然有一些具體問題有待改善,但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更也已經看到成效,尤其已有許多企業為了配合政府政策,加上因應國際趨勢,陸續轉向使用綠電,甚至訂下全綠電的目標。有鑑於此,陳坤宏呼籲,不論 2024 年選舉結果如何,「新政府絕對不能放掉綠能的政策,一定要選擇對的路徑」──說起這點,陳坤宏語氣懇切,眼神更是十分篤定。
 

現場民眾在會後積極與主持人及陳坤宏交換對於綠能的想法(Source:編輯部)

↑↑↑一起來看兩位創業家的講座精華吧!↑↑↑
 

本文為【〖Start Green 永續綠行動〗永續1+1實踐綠生活第一步】專題文章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More SDGs ⇨ https://storystudio.tw/sdgs
 

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文章資訊
作者 謝達文
刊登日期 2023-12-17

文章分類 副刊
收錄專題
抱歉了!普羅米修斯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