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東沙島竟能撿到埃及的垃圾──沒有國界的海洋生態殺手「海漂垃圾」

2022-07-05
海漂垃圾是海洋生態的頭號殺手,不只會讓動物誤食而死,其中的有害物質也經由食物鏈來到人體(Naja Bertolt Jensen via Unsplash)
 

大約 5 年前的短片,據實呈現了海洋科學家移除一隻海龜鼻腔中塑膠吸管的過程,這隻美麗生物所受到的折磨震撼了全球,也引起國際上對海漂垃圾的關注。

而鄭明修和陳人平早已為此長年奔走行動。

鄭明修在中央研究院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海洋生態的研究者。陳人平則是守護海洋的海湧工作室負責人。兩人在海洋生態保育有豐富經驗,也都同意海漂垃圾是在談海洋保育時無法忽視的問題。
 

海龜胃裡的垃圾袋與信天翁嘴上的塑膠環

海漂垃圾號稱是海洋生態的頭號殺手並不誇張。

鄭明修曾在東南亞的小島潛水看海龜時,定睛一看發現眼前海龜的肛門竟卡著塑膠袋,無法完全排出體外,需要他動手幫忙排除。他也經歷過來不及撤除海底的廢棄漁網,隔天發現海龜陷入其中並且死亡的自責回憶。
 

在東沙島竟能撿到埃及的垃圾—沒有國界的海洋生態殺手「海漂垃圾」01
一隻被困在廢棄漁網中的綠蠵龜(Source: public domain)

 

陳人平則是在擔任海龜保育志工時,救援了許多海龜,也協助解剖不少海龜的遺體。他曾記錄一隻死亡海龜體內的垃圾,從食道、胃、大腸到小腸中,塞了超過 150 片的保麗龍碎片外,還有更多塑膠垃圾:糖果包裝紙、氣球、還有一件非常大的塑膠袋。

 

誤食塑膠袋的動物死亡的過程非常漫長。多數在第一時間就會發現那並不是食物,但是因為無法將其從喉嚨中拔開,塑膠也咬不斷,只能繼續吃進肚裡。無法消化的塑膠佔據胃的所有體積,最後使得這個動物活活餓死。廢棄漁網也是海中的「幽靈殺手」,動物游經不小心陷入其中,就可能會溺死或餓死。而飲料瓶蓋的塑膠環看似微小,但是當海豚或是海鳥的嘴卡進去,也會因為無法張嘴進食而死亡。

沉重的事實正如陳人平所言:「只要一個垃圾就會造成動物死亡。」

 

在東沙島竟能撿到埃及的垃圾—沒有國界的海洋生態殺手「海漂垃圾」02
一隻信天翁的遺骸,體內充滿塑膠垃圾(Source: public domain)


不僅如此,有國際研究顯示,每年約有 800 萬噸的塑膠垃圾被丟棄至海洋。這意味著規模難以想像的巨量垃圾,正在海洋逐月逐年慢慢地累積。目前大洋上已知有 5 個海域上漂流著比臺灣國土面積大數十倍的垃圾渦流,彷彿熬煮著稠密黏膩的「垃圾濃湯」,海上動物誤食後,更會經由食物鏈成為我們的盤中飧。

但是這些垃圾,到底是什麼來歷?
 

垃圾從何漂來?

身為研究者的鄭明修近期的兩項大型研究先後發表於《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宗旨都是希望回答這個問題。

他先偕同中研院氣候變遷研究中心、臺大漁業科技研究所、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及海巡署等多個專業領域的學者以及單位,一起調查南海上東沙島的海漂垃圾。

研究團隊回收東沙島上的垃圾,經過秤重、分類與紀錄,得知垃圾累積的季節規律。從國際編碼系統亦能追溯許多塑膠垃圾的來源。大多數垃圾來自中國以及越南,其次是臺灣、日本以及南韓。

團隊也是全球首次發表使用海流以及風阻[1]的模擬,反向回推海漂垃圾究竟從何處漂流而來。經過模擬,低風阻的垃圾如塑膠拖鞋、中風阻的垃圾如寶特瓶、以及高風阻的垃圾如塑膠袋,上岸的時間大約是 8 到 496 天不等。而每一種風阻的模擬中,都有垃圾持續在海洋中順著海流以及風向打轉漂浮,累積在海洋中。

海漂垃圾沒有國界。研究團隊甚至在東沙島上撿到距離將近 9 千公里外的「埃及」所製造的塑膠瓶。研究團隊下一步以類似的研究方式推測全球的海洋垃圾流向,也一再證實了全球的海域皆面臨垃圾累積的問題,連南北兩極也無法倖免。

回到臺灣本島,陳人平所負責的海湧工作室從 2007 年至今,從北到南舉辦了 300 多場淨灘活動,在撿垃圾之餘也會整理統計每一場淨灘所回收的垃圾,卻發現臺灣岸上的海漂垃圾主要還是來自臺灣。並不是臺灣特別髒,實際上全世界只要沒有人特別去清理維護的海岸都是如此。

 
在東沙島竟能撿到埃及的垃圾—沒有國界的海洋生態殺手「海漂垃圾」03
埃及紅海受到塑膠垃圾污染的沙灘(Source: public domain)

這是因為海漂垃圾最根本來源一定還是陸地上的人。鄭明修也反覆強調 :「海納百川,也概括承受所有來自陸地的汙染。」儘管離海岸很遠,從垃圾桶掉到街上的垃圾,經過一場大雨之後也會沖到海洋中。

陳人平甚至在 2015 年的基隆海灘上撿到 1984 年製造的零食包裝紙。並非垃圾穿越了時空,而極有可能是數十年前埋在鄰近的垃圾掩埋場的垃圾,經由時間風化暴露出來,出現在這裡再被撿起來。而臺灣早年許多合法的垃圾掩埋場都設置在河川或是海邊。

(↑↑海湧工作室舉辦的淨灘活動↑↑)

 

也就是說,儘管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公民意識良好,不會隨地丟棄垃圾,回收的意願也很高,但是垃圾並非丟到垃圾桶或是回收桶後就會消失。目前雖然大部分垃圾的處理方式是焚燒而非掩埋,但是焚燒之後會有大約 2 至 3 成的垃圾殘留,最終還是要埋到掩埋場。

回收也不能夠解決問題。所有的回收物的材質都多多少少會破損,破損到一定程度還是無法再度使用,因此只是暫緩了垃圾的處理。儘管能夠透提升技術以及法規修改來改善垃圾處理,但是只要垃圾量一直很大,就會有一定的比例逸散到不該出現的地方,淨灘團體怎麼也撿不完。
 

海漂垃圾撿不完怎麼辦?

即便如此,陳人平還是很鼓勵民眾參與淨灘。他認為,淨灘沒有參與門檻,無論是揹著嬰兒的年輕家長、還是頭髮花白的年長者,都可以毫無壓力地參與。將原本遍地垃圾的海灘清理乾淨,也能讓參與者從中獲得不少成就感。一場淨灘平均可以撿到上百公斤的垃圾,可以避免這些垃圾分裂成為更微小難以處理的垃圾碎片,對當地生態環境有益無害。經由淨灘團體動員到的人力統計大量海漂垃圾的類型以及數量等資訊,也有助於環保團體對症下藥,對政府、企業甚或是民眾提供適切的政策或行動建議。

 

連續許多年,寶特瓶、塑膠瓶蓋以及吸管的數量都分別蟬聯臺灣海洋垃圾的前三名,其他躋身前十名的垃圾種類包括塑膠袋、菸蒂以及免洗餐具等生活垃圾,另外則是漁網、浮球等廢棄漁具。根據這些結果,環保團體向政府爭取到管制使用塑膠吸管,2019 年中正式開始實施四大場所內用不得提供塑膠吸管。

這是因為,吸管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必需品。非必需品的頻頻使用以及丟棄,其實就是浪費。而浪費就是垃圾問題的根本,唯有減量才能解決。

陳人平直言,大量出現在海岸的生活垃圾揭示了臺灣人生活習慣過於浪費。生活中處處可見大量一次性產品的使用:舉凡外帶外送、夜市、菜市場等等不勝枚舉。但是只要攜帶購物袋、水壺或是環保餐具的任何一項,就可以大幅減少垃圾的產生。在修法禁止四大場所內用提供吸管的隔年,臺灣淨灘撿到的吸管就降到第四名。雖然微小,但也是確實的勝利。

事實上,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產品也對健康衛生有益。已經有團體檢測瓶裝水,發現高達 93% 都含有塑膠微粒,觸碰到熱食的塑膠袋更容易融解出塑膠微粒。自行攜帶耐熱材質的水杯或是餐盒,更加的安全且衛生。

陳人平也強調,並不是完全不能使用塑膠產品,也不是非塑膠的可分解材質就沒有問題,而是呼籲人們盡可能選擇更環保的生活方式,減少拋棄式的思維。例如一個裝早餐的小型塑膠袋其實很耐用,重複使用一個月就能少製造 30 個垃圾。臺灣人一天平均會製造 1.2 公斤的垃圾,一天減少一點點都是很好的開始。

「淨灘不用到海邊,只要每天垃圾減量就是在淨灘。」陳人平這麼鼓勵著。

(↑↑2021 年小琉球迎王祭典,海湧工作室在轎班用餐時,提供環保餐具給轎班們使用,減少浪費上萬份的一次性餐具↑↑)

 

 

民眾改變觀念,才能改善海漂問題

鄭明修和陳人平都認同垃圾減量的重要,兩人在生活中不會使用塑膠袋和吸管。他們也都各自舉辦了超過上千場演講講座,希望將垃圾減量的生活習慣擴散給更多民眾。透過民眾觀念以及生活習慣的根本轉換,才能推動公家單位的良善政策以及企業的產品改善。畢竟若沒有選票或是消費者的要求以及支持,政府以及廠商不會有動機做這些改變。

事實上,每次淨灘也是改變民眾觀念的機會,能讓參與者更加切身地了解垃圾的量有多龐大。

而我們也確實見到了改變。在一次的淨灘清理出大量的寶特瓶後,有小孩向母親立志不會再喝飲料。而帶完麥當勞員工淨灘以及環保教育訓練,他們點餐機的電子系統裡多了可以使用環保餐具的選項,讓消費者有垃圾減量的選擇。而為了減少海洋中的廢棄漁具,臺灣的政府也推動漁具實名制,獎勵漁民回收廢棄漁網以及漁具。

對兩人而言,最理想的狀況其實是政府以政策限制一次性產品的使用,並且鼓勵廠商開發更環保產品;企業開發設計更環境友善的產品以及材質;而民眾在每一次的消費選擇中,盡可能的選擇更加環保的選項。面對海洋生態的頭號殺手,所有人都有責任,也都有能力一起解決。
 

本文內容來自【對話行動 ── 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講座】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More SDGs ⇨ https://storystudio.tw/sdgs

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1]風阻是物體在風中受到的阻力,會受材質、密度以及面積等因素的影響。風阻越高的物品越容易被風吹動,相對也比較容易被吹到岸上。

文章資訊
作者 鹹雜食
刊登日期 2022-07-05

文章分類 副刊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