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火的代價:要使用神的利器,人類得付出怎樣的犧牲?1952 年殺死四千人的倫敦大霧霾事件

神奇海獅 2023-12-06

「地獄是一座很像倫敦的城市——一座人口稠密、煙霧繚繞的城市。」

 

當 19 世紀的英國詩人雪萊寫下這段句子時,一定沒想到自己的預言在 1952 年徹底實現了。當時,一位叫做芭芭拉·費斯特(Barbara Fewster)的芭雷舞者剛結束一頓愉快的晚餐,然而當她準備開車回家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一片黃色煙霧突然像一堵牆一樣朝他們撲過來。日後她回憶道:「這是我遇到過的最嚴重的霧......有一股濃烈的硫磺味。」

 

但他們當時完全不知道,這場霧霾在未來幾個月將會奪取一萬兩千人的性命。而這一切都是火的代價——

 

推動時代的火炬

說到人類用火的歷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許多人的高中歷史課本關於舊石器時代的第一句話就是「已知用火」。而在各國神話裡,對火如何進入人類世界也多有著墨:在中國,燧人氏發現了鑽木取火;在印度,火神阿耆尼將火從眾神帶給了人類;而比較倒霉的則是古希臘裡的普羅米修斯,身為神族的他為了人類,硬是從天上盜取了火種。

當宙斯看見人類掌握了火之後大為光火,但祂也收不回來了。因此憤怒的宙斯把氣都出在普羅米修斯身上。他將普羅米修斯綁在柱子上任由大鷲啄食、遭受永恆劫難。並且創造了潘朵拉(Pandora)、打開了釋放災禍的盒子。
 
薩爾瓦多·羅莎(Salvator Rosa)於17世紀繪製的普羅米修斯畫作。(Source:羅馬科西尼宮國家美術館/公有領域)

也許,這個故事就預示著:凡是進入人間的強大事物都是有代價的,只是當時人們還不知道,自己將付出的代價究竟是什麼——

 

接下來很長的時間裡,火在各文明中都擔任重要角色。它不只能烹煮食物、取暖,更重要的是成為工業的動力。我們稍~微快轉一下時間,來到 18 世紀的英國。

 

1712 年,英國工程師紐科門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開啟了工業革命的黎明時期。40 年以後,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儀器修理工的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在修理一台紐科門蒸汽機的模型時,發現這種蒸汽機燃煤浪費極大、但效率卻很低。因此,當時才 20 多歲的瓦特決定要對蒸汽機加以改良。

 

但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之後的幾年,瓦特遭遇到了一次次的困難:他得花上大量資金來獲得官僚許可;另外他們的煉鐵工藝也不足,始終達不到瓦特的要求;最後連瓦特的贊助者都破產了。為了籌措資金,瓦特甚至幹起了一份運河測量員的工作,而在這段低潮期裡,是他的妻子一直鼓勵他不要放棄。不過就在決心改良蒸汽機的第八年後,瓦特的妻子不幸病逝。絕望的瓦特想起妻子的鼓勵:「我知道苦難自有周期,絕對不要放棄希望!」而最終,瓦特大大的提高了蒸汽機的功率。就在妻子病逝後三年,改良的新式蒸汽機終於正式投入生產。從那時起,英國的生活就被徹底改變了。
 

詹姆斯·艾克福德·勞德(James Eckford Lauder)於1855年繪製之《瓦特和蒸汽機》畫作(Source:蘇格蘭國家畫廊/公有領域)

有了蒸汽機,英國終於突破人力的界線。到了 1870 年代,全英國的人口才 2 百萬,然而英國所有蒸汽機所有產生的動力已經超過4百萬馬力,那幾乎等同於 4 千萬人的人力。而當這些蒸汽機全速開動的同時,一種燃料的需求也開始大增。

 

黑色黃金:人類的蜜糖又或是自然環境的毒藥?

那就是「煤」。

 

雖然英國本身因為擁有豐富的煤礦,所以很早就有人使用煤炭來生火。但當時主要都是以家庭使用為主,大部分的燃燒材料還是以木柴居多。然而到了工業革命時代,隨著蒸汽機的大量使用,煤炭的使用量也跟著直線上升。1800 年代,煤炭的消耗量是 1100 萬噸,但短短 70 年後,煤炭的消耗量直接飆破 1 億噸,幾乎是過去的十倍。不過隨著工業引擎的全力開動,另一個災害也緊緊相隨,那就是:空氣污染。

 

事實上,空氣污染並非工業革命之後才有的產物。在火被帶進文明世界之後,空氣污染也開始出現了:在古埃及,考古學家發現一些木乃伊的肺部是黑色;到了 13 世紀,英國出現他們最早提到空氣污染的紀錄:1257 年,英王亨利三世的王后訪問諾丁罕,卻因為燃煤產生的煙霧實在太大、被迫提早結束行程。
 

等到 16 世紀,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就抱怨煤炭產生的味道和煙霧,「讓她非常難受」。而當時的一位作家約翰・伊浮林(John Evelyn)則描述倫敦「被硫磺雲所遮蔽,陽光幾乎無法穿透」。他大聲呼喊:「世界上還有哪裡像倫敦一樣,咳嗽和擤鼻子聲充斥在每個教堂與集會上?哪裡還有這樣無止盡、讓人厭煩的清喉嚨與吐痰聲?」1679 年 11 月,英國甚至出現兩次巨大的霾害。工業革命後,空氣污染的問題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程度了。1904 年,有名的印象派畫家莫內到訪倫敦,發現這裡「簡直是一座完美的印象派城市」,因為他無需發揮任何想像力,整座城市就已經達到印象派所追求的「煙霧效果」。他畫下名作《陽光下的滑鐵盧橋》,描繪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橋已經被各種工廠、輪船的煙囪排放的煙霧所籠罩。然而,這樣的朦朧美只限天氣還不錯、且霧霾稀薄的時候,事實上更常籠罩在倫敦城上空的是一種黃綠色的濃霧,當時的人甚至給這種濃霧取了一個非常形象化的名字:「豌豆湯霧」。

約翰・伊浮林在1661年出版了Fumifugium,被視為最早探討空氣汙染的著作。(Source: Wellcome Images/CC BY 4.0)

即使情況已經如此之糟,英國仍然很難為此做出因應措施。因為即使有任何人想要勒令工廠停止排放廢氣,反對改善空氣的那一派馬上就會說,如果停止運作工廠,「工人的麵包從哪裡來?」

 

毒霧:看得見的無形殺手

時間就這樣來到了二次大戰結束。
 

事實上,倫敦早已經出現預兆:1948 年 11 月,倫敦出現了濃霧。這場濃霧持續了整整六天,足球比賽被取消,交通也跟著中斷。根據醫學統計專家的報告,整場濃霧造成 300 人死亡,但這樣的警告根本無法引起當局的重視。直到 1952 年的 12 月 5 日,當時高氣壓覆蓋英國全境上空,使得整個倫敦有如被鍋蓋蓋住一般、空氣難以流動。同時,寒冷的天氣使得家家戶戶都開始燒煤取暖;市區內的許多燃煤發電廠為了供給足夠電力也火力全開;最雪上加霜的是,當時倫敦市區也開始全面放棄輕軌改用公車,隨著這些廢氣接二連三的排放到空氣中,文章最一開頭芭芭拉遭遇的倫敦大霧,也開始擴大範圍了。

 

當時,芭芭拉的車子就如同撞進一片霧牆般,房屋、路邊、其他汽車——彷彿整個世界一下子消失了。她們打開車燈,卻發現燈光只是被霧反射、完全照不到前方。最後她只能下車、走在車子的前方,一寸一寸的向前摸索。


她們完全沒想到,這一趟回家之旅幾乎像是賭命一樣。有時芭芭拉會聽見未婚夫在車上大喊:「妳在哪?我看不見妳了!」但事實上她只是在車子前方幾步的地方。在摸索路線的同時,身旁突然衝出一輛汽車、又立刻消失在濃霧中;結果,幾小時後他們又遇到那輛車——此時它已撞上一棵樹,汽車駕駛早已不見蹤影。等她們終於回到家,已經是凌晨五點了。
 

芭芭拉不是唯一遇到問題的受害者,在大霧出現的隔天中午,一場露天音樂會因為天已經變得全黑而不得不取消。即使是在室內,人們也能感受到大霧逐漸滲透進每一個空間——一位大英博物館的檔案管理員,突然看見一股濃霧布滿在書架之間。倫敦北邊的薩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裡原本正在上演《茶花女》,但後排的觀眾突然發現一股濃霧闖了進來、接著就完全看不見舞台。

 

此時倫敦的能見度只剩 30 公分,整個城市到處都是被遺棄的車輛,交通因此大亂,但更嚴重的是濃霧裡帶有一種嗆鼻的味道。一位目擊者斯坦·克里布 (Stan Cribb) 回憶道:「感覺起來就像有人點燃了一堆輪胎。」但這不僅僅只是不好聞而已,當時人們仍然不知道這濃霧的危害:火力發電廠與車輛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最後會在冷空氣中凝聚成酸鹼值僅有 PH2、高濃度的硫酸霧。
 

從1952年《每日郵報》的照片可看出,煙霧瀰漫的倫敦街頭,視線已經不甚清楚。(Source:Daily Mail/公有領域)

在第一天,不祥的預兆已經出現:在倫敦的牛隻市場裡,有 160 頭牛出現呼吸不良的症狀,其中13 隻甚至已奄奄一息。當獸醫解剖牛隻時,訝異的發現牠們的肺部竟然已變得一片漆黑。

 

「棺材快要用完了!」,大霧讓英國人痛定思痛的轉變

從第二天開始,不只是動物,人類也出現症狀了。最初注意到異狀的是一位醫生羅伯特・沃勒(Robert Waller),他最先注意到:葬儀社的棺材快用完、花店的鮮花也幾乎全空。而這些花是探病或葬禮用的。沃勒醫生發現在大霧開始後不久,因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被送進醫院的患者開始急劇增加。且救護車因為大霧已經無法開動,這些患者只能被迫步行進這片有毒的煙霧中,花好幾個小時一點一滴的前進,當幾百名氣喘吁吁的人們、跌跌撞撞的走進醫院裡,卻發現醫院早就已經人滿為患。
 

沃勒醫生回憶:「受影響的人太多了,許多人甚至沒能趕到醫院就死在外頭。死者的嘴唇都變成了藍色,就像是窒息死亡一樣。」

 

整場大霧持續了 4 天。直到 12 月 9 日,一陣西南風才終於讓倫敦擺脫了大霧。不過隨著倫敦重見天日,人們得知:根據倫敦議會提出的報告,在大霧期間,竟然有數千人死於呼吸道疾病!但災難還沒結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又有好幾千人接連過世。根據統計,最終約有 1 萬 2 千人成為大霧的受害者,還有 10 萬人感染程度不一的呼吸道疾病。

如此令人震驚的數據,終於引爆了巨大民怨。起初首相邱吉爾的政府團隊還堅持「不認為目前有必要進一步立法」保護環境,並否認大霧與群眾死亡間有任何關係。但隨著群眾反彈聲浪越來越大,終究政府還是對巨大的輿論壓力低頭,在 1956 年通過《清潔空氣法》——根據這些法律,政府在城鎮中設立「無煙區」,這些區域內的居民只能使用官方許可的低煙煤。1968 年更是通過第二部《清潔空氣法》,還發布指導方針,要求工廠建造更高的煙囪。在一連串努力後,倫敦的空氣品質才終於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這則 1952 年發生的故事,只存在於老一輩的回憶之中,對於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年輕人來說,像芭芭拉這類當事者的回憶,可能僅是危言聳聽的恐怖故事罷了。畢竟如今在世界各處,有許多國家為了追求經濟發展正在犧牲環境,也許在這火焰堆砌起來的繁榮世界中,有另一場巨大的災難已經在暗處、靜靜等待被釋放的那天。
 

1920-2010年代英國煤炭消費比例,從圖中可看出1956年英國煤炭達到最高峰,不過在同年頒布了《清潔空氣法》後,確實減少了不少煤炭消費的數量。(Source:美國能源資訊署/公有領域)

本文為【〖Start Green 永續綠行動〗永續1+1實踐綠生活第一步】專題文章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More SDGs ⇨ https://storystudio.tw/sdgs
 

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ud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great-smog-of-london-1952-coal-air-pollution-environmental-disaste
  2.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great-smog-of-london-1952-coal-air-pollution-environmental-disaste
  3.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earth/countryside/9727128/The-Great-Smog-of-London-the-air-was-thick-with-apathy.html
  4. http://wp.lancs.ac.uk/lettersandthelamp/sections/the-industrial-revolution-coal-mining-and-the-felling-colliery-disaster/
  5.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2/may/30/smog-monet-londons-poisonous-wealth-waterloo-bridge-effet-de-brume

  6.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the-h-word/2016/dec/09/pollution-air-london-smogs-fogs-pea-soupers

  7. https://www.spiegel.de/geschichte/der-great-smog-von-1952-toedlicher-nebel-ueber-london-a-947835.html

  8.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blog/2012/dec/06/your-memories-1952-great-smog

  9. https://www.theguardian.com/theguardian/from-the-archive-blog/2012/dec/05/great-smog-london-1952-archive

  10.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gallery/2012/dec/05/60-years-great-smog-london-in-pictures

  11.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8/nov/22/pollutionwatch-a-smog-warning-from-1948

  12. https://medium.com/@josieglz/the-great-smog-of-london-1952-a-memoir-and-a-warning-d9ff13e4b852

  13. http://en.chinagate.cn/archives/cleanair/2013-02/26/content_28066299.htm

  14. https://www.spiegel.de/wissenschaft/natur/london-forscher-klaeren-ursache-des-todesnebels-von-1952-a-1121933.html

  15. https://blog.nationalarchives.gov.uk/the-great-smog-of-1952/

文章資訊
作者 神奇海獅
刊登專欄 有問題要跟海獅說
刊登日期 2023-12-06

文章分類 副刊
收錄專題
抱歉了!普羅米修斯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