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19|八月關鍵字:社會運動

回顧臺灣這幾十年的社運歷史,看看愛如何改變社會,理念的力量如何化為行動,群眾的意志又是如何創造奇蹟。
1986 年 5 月 19 日,鄭南榕和同為黨外人士的江鵬堅等同志,帶著「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的布條,來到萬華龍山寺,準備集結前往總統府抗議。但上千位鎮暴警察築成人牆,將他們團團包圍。

現場聲援民眾見狀,決定跳過警察,從外面空投糧食和飲水,提供支援,並發起靜坐抗議「讓子孫免於戒嚴的恐懼。」這是鄭南榕、江鵬堅,以及當時許多人心中最大的願望。

同一年,有輛遊覽車從鹿港出發,載著三百多位農漁民來到臺北。他們每人舉著一張「怨」的牌子,站到了總統府成排的憲兵與三〇步槍前,抗議美國杜邦公司來臺設廠。

這場長達四百天的運動最後成功了。它成為臺灣環境運動的先聲,也喚起更多人對臺灣土地過度開發及污染問題的警覺。

也是 1986 年,臺大大學新聞社舉辦「自由之愛演講會──我們要一個言論自由的校園」,倡議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呼籲將屬於知識的還給知識。

這場運動帶動大學民主改革的浪潮,鼓舞校園的自由風氣,也促成教育體制轉型,更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運動的主力。

那是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那是個理想狂飆的年代。為了民主,為了環境,為了生活,人們懷抱希望,走上街頭。那是推動的島嶼前進的理想與行動,也是許多人的衝撞青春、街頭記憶,以及他們的挫折與光榮。

因為他們,才有了今天的臺灣。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臺灣。

在這次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有人問,年輕人為什麼要走上前線?他們說,答案是因為愛,是對身邊人的愛,是對家鄉的愛。也許所有的社會運動,背後都有這樣一份愛。因為愛,所以願意不計利害地付出;因為愛,所以希望能為自己的土地追尋一個更美好未來。

故事網站的八月關鍵字【社會運動】,來自我們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製作的《觀.臺灣》第42期〈社運本事〉及其延伸內容,我們要和你一起回顧臺灣這幾十年的社運歷史,看看愛如何改變社會,理念的力量如何化為行動,群眾的意志又是如何創造奇蹟。
社運的多重視角
理想、光榮與傷害:三名社會運動者的告白
社運工作者對於社會運動有什麼想法呢?他們在運動中經歷了什麼,有著什麼樣的社運記憶?我們邀請到 3 名參與不同運動的社運者,來分享他們的親身經驗。
站在抗議者對面的我,怎麼看待社會運動?──兩位執法者的訪談
保安警察,是社運中常見的要角,主要支援縣市基層員警維持秩序。光是 2018 年支援集會遊行的警力,便達 733,700 人。其中或許還有一些是江湖傳說的便衣刑警。同樣是以正義及社會公義之名面對這個社會,但「社會運動」對於在站在抗議者對立面的他們來說,是什麼樣子的呢?
「就其本質而言,警察就是武裝的行政人員、配槍的官僚成員」──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的社運觀察
走上街頭的社會運動,經常都會遭遇路線和戰術的問題,多數人喜歡採取所謂的「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另一個問題,是應該如何與警方交涉。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曾經親身參與過許多街頭運動,包括著名的「佔領華爾街」,自稱是個溫和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後來將對於這些運動的觀察和思考,寫成了《為什麼上街頭?》一書。
臺灣的民主運動
海外電話裡的民主應援:美麗島事件中的「台灣之音」
 「我現在在二樓,這窗戶底下全部戒嚴,都是鎮暴部隊,(憲兵)拿著盔甲。……我們本來是要在大統百貨前面演講,我們的車子沒有辦法過去,大統整個都戒嚴了。」如果說黨外運動是讓臺灣政治環境轉型的特效藥,「台灣之音」絕對是這份處方的其中一項關鍵配方。
從民謠生長出來的街頭歌曲──《臺灣的歌》
「咱的鄉土美麗島/祖公打拼來種作/中央山脈青翠草埔/著要拼命來保護/咱的鄉土臺灣島/自救以外沒別路/同胞大家趕緊覺悟/勇敢打出咱前途」本土歌謠復振的歷程,象徵臺灣人追尋自己的聲音、回復聽覺權的過程。
「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一份啟蒙臺灣人的報紙《臺灣民報》

1895 年受日本統治的臺灣,遭逢關鍵性的命運轉折,臺灣人面臨新統治者帶來的劇烈文化及制度衝擊。啟蒙思潮下,各式各樣的「社運團體」應運而生。臺灣人不斷提問:到底什麼是臺灣人?在這個篳路藍縷的過程中,作為社會運動發聲平臺的《臺灣民報》創立,堪稱臺灣人意識啟蒙的重要里程碑。

勞權運動心聲
罷工不是要和社會對立,而是撒下種子,讓更多勞工可以團結起來──專訪長榮空服員胡曉萱
這次罷工一直有人說我們是公主、說我們薪水高,但我們的薪水是用健康、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換來的,有人的寵物、爺爺奶奶,甚至老公走了,因為要上班,都見不到最後一面,這種心酸可以跟誰說?
在臺灣,外籍勞工沒有被虐待,好像就不值得被關心──專訪臺灣國際勞工協會成員陳秀蓮
「人跟好兄弟都能共存了,活人的世界有些標籤和界線,想想實在滿荒謬就是了。」
無所不在的資訊戰
資訊攻擊就像是駭客,只是他們駭的是你的意志:專訪公民記者林雨蒼
媒體一次又一次的報導,是形成人們判斷事情主要的背景來源。當這個背景遭到污染時,我們的判斷就會失準。
身處資訊戰的第一線,臺灣可以做些什麼:專訪犯罪學者沈伯洋
辨別資訊真假應該是個假議題,大部分資訊攻擊都是偏頗的訊息,跟虛假無關。
透過「大外宣」計畫,中國正在悄悄掌控全球媒體,包括臺灣──《紅色滲透》
過去十多年來,作家何清漣一直在注意這項「大外宣計畫」,最終寫成了《紅色滲透》一書。根據他的研究,中國政府早就對臺灣媒體進行了滲透,也對臺灣的新聞自由造成直接影響,只不過在 2008 年以前還是暗渡陳倉,2008 年之後則開始大張旗鼓......
其他專題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