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一〇〇

重新認識李登輝,以及臺灣的一百年
一百年前的冬天,有位男孩出生在臺北州的三芝庄。

當時,他的家人或許沒想過,眼前這位看來其他人沒什麼兩樣的嬰兒,有天將會經歷生命中許多驚濤駭浪,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走過其他人未曾走過的路,最後成為了國家的領導人。

這位男孩的名字,叫做「李登輝」。

對這位前總統的生平,你也許有些了解;對於他執政的年代,你或許還有些印象;對他的理念與行動,你與你身邊的人,可能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

少年時候的李登輝,是個專注於學習的年輕人,他曾就讀於京都帝國大學的農學部,立志要成為學者。但在 1972 年,快五十歲的他,卻以政務委員身份入閣,發揮農業經濟學專長,開啟他往後數十年的政治之路;1978 年,他開始擔任臺北市長,幾年之後轉任臺灣省政府主席,更成為總統蔣經國欽點的副手。在蔣經國逝世之後,他在眾所矚目與多方壓力下,繼任了總統的大位。

而後的故事,你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了。在他的任內,結束了動員戡亂時期,以及為人詬病已久的「萬年國代」。1996 年,在中共飛彈的威脅下,他當選臺灣第一任公民直選的總統,又在四年之後,見證臺灣民主政權的和平轉移。

不過,政治上的活躍表現,只是李登輝人生的面向之一。

受到日本教育影響,李登輝從年輕時就開始練習劍道與柔道;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他還發展出第二專長——高爾夫球;卸任總統後,他投入源興牛的養殖與開發;在他的晚年,對於物聯網(IoT)等先進技術,更是滿懷興趣。

走過一百年的李登輝,是位複雜而多面的人物。

他曾對訪問者說:「我做事、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所展現的面向非常多,也就是我必須克服各式各樣的問題。」

而在歷任臺灣領導人中,他應該也是最熱愛閱讀的一位。

​他擁有一個巨大的書庫,幕僚回憶,「一走進去,就宛如墜落書海」,也是因為書、因為閱讀,他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對自己的生命,有著哲學性的深度思考。

他曾說:「從十五、六歲開始,我就迫切思索自我與死亡兩個問題。我發現,要了解自我的『死』,才能產生真正具有肯定意義的『生』,至於自我『死』以後的我,就是自我提昇到存在的層次。」

他引用哲學家沙特的話:「人由於命定是自由的,把整個世界的重量擔在身上,他對作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責任的。」

把公共責任放在自我生命之上,追求更高的自我實現,他認為,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

後來,他把這樣的想法,濃縮成了「我不是我的我」一詞。

以這樣的概念出發,他曾期待新時代的臺灣人,能在精神層面上有所提升,基於自由意志、公民意識的結合,脫離被過去束縛的狀態,對臺灣民主產生堅定的認同。

他說:「只要我們對民主價值沒有失去信心,只要我們的民主運作不脫離常軌,只要我們的法治秩序有效健全起來,二千三百萬人終將把認同臺灣視為理所當然。」

「屆時,民主臺灣將以更堅定的步伐,走向正常化國家的目標,最後成為一個完全的民主國家。」

從殖民時代到民主自由,李登輝的一生,可以說見證了臺灣多樣而重層的歷史。

在他一百歲的這一年,我們準備要帶你重新認識這一位前總統,也是透過他,重新認識臺灣的一百年。

此時此刻,重新認識李登輝,不是為了重複威權時代的領袖崇拜,不是為了重回謁陵落淚的黨國時代;而是為了開啟民主時代的歷史記憶、哲學思辨、價值探索與公民對話,為了共同思考這個國家的過去與未來。

這是李登輝的一百歲,也是臺灣的一百年。

【本專題與李登輝基金會合作】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 用行動支持《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百年回首
百年臺灣:回首李登輝的人生軌跡
李登輝的許多人生事件,和世界與臺灣的歷史息息相關。
人生三試煉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與臺灣的 100 年(一)
臺灣的發展與李登輝的人生走向似乎有某種重合。年輕的李登輝全心投身研究農業經濟,立志成為學者的他,卻陰錯陽差走上意想不到的政治之路。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與臺灣的 100 年(二)
學者出身的李登輝,從誤打誤撞入閣、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到蔣經國逝世後繼任副總統,在前方等待他的未來,永遠不是一片坦途。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與臺灣的 100 年(三)
面對國際詭譎多端的情勢與中共武力威脅,以及臺灣正歷經政治轉型的陣痛期,擔任總統期間,李登輝始終貫徹自己身為臺灣人、要一生為臺灣做事的踏實精神。
你可能不知道的李登輝
童年的巴士、青年的郵輪與壯年的公車:那些令李登輝印象深刻的交通工具
幼時李登輝因頻繁搬家,因此有許多搭乘交通工具的機會。例如修學旅行的巴士、赴日念書的郵輪等,這些經歷也成為他日後在臺北市長任內著手改善交通政策的基石。
週休二日的崛起!原來職籃、職棒與建國花市,是李登輝從這時候開始推行?
臺灣人現在習以為常的週休二日、職棒與職籃的建立,到各式休閒活動,其實多半是在1990年代左右,由李登輝協助推行發展而起。
學德文與熱愛哲學的文藝青年:曾夢想開書店的李登輝,從閱讀開啟了人生之路
無論是陪伴度過孤單的童年,又或在政治旅途上指引迷津,唯有身在書海才能讓李登輝依舊倍感安心。而年輕時的他,甚至一度想要開設一間書店?

 

活動特區
李登輝一〇〇紀念系列活動:臺北場
【活動起跑講座】李登輝與臺灣的一百年 2023.7.15(六)
活動已結束
【系列講座】李登輝的難題 2023.7.22(六)
活動已結束
【教師工作坊】形塑臺灣百年印象 2023.8.01(二)
活動已結束
【百年巡迴展】臺北場 2023.7.16 (日)- 2023.8.13(日)
臺北總圖,免票觀展
李登輝一〇〇紀念系列活動:高雄場
【系列講座】出版李登輝 2023.9.9(六)
活動已結束
【教師工作坊】形塑臺灣百年印象  2023.8.27 (日)
活動已結束
【百年巡迴展】高雄場 2023.8.22 (二)- 2023.9.17(日)高雄總圖,免票觀展
李登輝一〇〇紀念系列活動:臺南場
【系列講座】永遠的農業人 2023.10.14(六)
活動報名頁
【教師工作坊】形塑臺灣百年印象 2023.10.15(日)
活動報名頁
【百年巡迴展】臺南場 2023.9.26 (二)- 2023.10.29(日)
台南總圖,免票觀展
李登輝一〇〇紀念系列活動:桃園場
【系列講座】李登輝與民主化以及民主未竟之路 2023.11.25(六)
活動報名頁
【教師工作坊】形塑臺灣百年印象 2023.11.18 (六) 
活動報名頁
【百年巡迴展】桃園場 2023.11.07 (二)- 2023.12.10(日)
桃園總圖,免票觀展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其他專題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