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打彈珠的人

從環保到永續的半世紀
當你生存在一顆彈珠之上,卻也同時操縱著它時,你會怎麼做?

半世紀前,當阿波羅計畫的太空人最後一次航向月球時,回眸拍下了地球和全人類的自拍照——文明發展將人類的足跡推向巔峰,卻是「藍色彈珠」這張照片點醒了我們,在過度開發、資源枯竭、戰火與存亡之下,身處的星球像顆彈珠那樣,顯得多麽孱弱。

如同補起臭氧層的大洞,當人類一步步用制度彌補枉路,走過「我們共同的未來」、「21 世紀議程」、「千禧年發展目標」,當今落腳於「永續發展目標 SDGs」時,距離目標年限只剩五年,我們達成了什麼,又還能做什麼?

這是一場零和的「彈珠遊戲」,打彈珠的我們手裡握著未來,唯有攜手達成目標,才能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贏家。

由故事 Storystudio 和百靈佳殷格翰 Boehringer Ingelheim 帶你回顧半世紀以來,永續思維如何生根世人心中,再將視角拉回臺灣,看看「永續發展委員會」如何當個稱職的「SDGs 幕後監製」;接著讓我們從中央投射到地方,揭示永續政策和願景的光與影,分別著眼新北、高雄、屏東的實際經驗後,最後再由「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以獨到經驗為臺灣在永續發展的努力留下期許。

17 項的目標儘管倒數五年,但永續發展的使命卻不會停歇——不從下一代,而是從你、從我、從現在,一起做好「打彈珠的人」。
過去的局數
藍色彈珠
始於一顆「藍色彈珠」
「世界地球日」乃至聯合國在 1972 年發表「人類環境宣言」,都能看出七〇年代環境議題的初期嘗試;矛盾的是,正也是太空競賽將人類推送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才讓「藍色彈珠」喚醒反思⋯⋯
永續會
永續發展委員會的任務
在臺灣推動永續發展政策近三十年間,接近於電影監製的工作,就是由行政院的「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擔綱。但監製經常是一個人獨挑大樑,永續會卻需要廣納各界、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觀點⋯⋯
永續會會議
中央如何攜手地方?
當民間團隊積極爭取國際發聲機會時,政府在國內推動永續發展又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過去八年間的成效如何?中央與地方如何攜手邁向永續未來?唯有行動,才是真正走向永續的明天。
未來的回合
林子倫
專訪林子倫副教授
離 SDGs 目標年限 2030 還剩五年,臺灣走到哪了?置身聯合國外,為何還要對目標著急?政府在這五年還能努力的空間為何?本文專訪奔走於民間與官方的林子倫,談談臺灣在永續路上的過去與未來。
其他專題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故事電子報📬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