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花蓮怎麼玩?走過山海移民路,來去客庄「遶遶尞尞」!

編輯部 2023-08-10
花蓮的南濱海岸,是早期客家移民的重要登陸地點(首圖素材:水利署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台灣風土誌 第 3 期:後山客庄

讓故事帶路,上山下海尋找後山客

採茶山歌、花布紙傘,提到臺灣的客家人,我們會想到桃竹苗的山城客家、六堆美濃的平原客家。不過,望向中央山脈的另一頭,依山傍海的花蓮,其實也有著相當高的客家人比例。平均下來每三個花蓮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客家人,佔比為全臺第四。[1]
 
花蓮的客家聚落,沿著狹長的縱谷地帶點點開花。北區分布在花園城市的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中區見於農牧產興盛的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南區則落在翠綠稻海的玉里鎮、富里鄉。
 
這些後山客庄或許沒有像花東原住民部落那樣引人注目,或許不若西岸客庄保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卻深刻記錄著當地客家人翻山涉水、「移民再移民」的歷史痕跡,以及客閩原日等族群雜揉共融的文化現象。
 
「台灣風土誌」第三彈「後山客庄」,故事前進好山好水的花蓮,為大家整理了兩組客家移民路線、五處客庄景點。上山,從此不光是太魯閣,可以從玉里深入八通關古道、到林田山來一趟林場巡禮;下海,也不再只有七星潭,可以漫步太平洋公園,遙想花蓮溪口到南濱海岸的舊港風情。花蓮怎麼玩?跟著故事尋找後山客,來去客庄「遶遶尞尞」!
 

 

 

後山客遶尞趣①:山海移民路 

「唐山過臺灣/沒半點錢
剎猛打拚耕山耕田
咬薑啜醋幾十年/毋識埋怨」
 
——涂敏恆〈客家本色〉

 

若被問到什麼能代表客家人?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客家國歌」大概馬上會浮現腦海。先不論究竟是否太過氾濫,它確實貼切地形容了早期客家移民來臺開墾的艱苦。只是,從「唐山」到「後山」,客家人究竟如何來到花蓮的呢?
 
現在去花蓮的方式百百種,最親民也最便利的莫過搭乘臺鐵。如果順利搶到太魯閣號或普悠瑪號的車次,從臺北到花蓮只要兩個小時。但在那個連北迴鐵路都沒有的年代,客家移民可是翻山越嶺、乘風破浪,才有辦法到達東部。
 
在進入本期「台灣風土誌」的專題故事之前,故事編輯部先為大家重現早期客家先民的兩組山海移民路線,讓大家在來到花蓮時,不再只是欣賞沿途風光,也能身歷其境後山客四處遷移,只為了覓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的漫漫長路。
「我有個感覺/忽然間覺得
想要用力站在這片土地
半輩子
我的青春/都在這裡
為了一個家來準備
我自遠方來/自久他鄉變故鄉」
 
——黃子軒與山平快〈他鄉變故鄉〉

 

【山海移民路:清領時期】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在臺灣推行「開山撫番」政策,較具規模的漢人移民開始進入東臺灣。此時期來到花蓮的客家人,一部分是跟隨清兵開路的客籍軍,一部分是受招募或自行至東臺灣墾地謀求新生活的客家民眾。他們可能是循著撫番中路的八通關古道來到璞石閣(玉里)落腳,也有人繼續往北前進水尾(瑞穗)、往南前進公埔(富里);或者是沿著北路從蘇澳推進歧萊(花蓮市豐川、佐倉一帶),往今日的吉安鄉擴散。不過,即使有陸路的開通,當時來到東部的主要方式還是乘船。 
 

 

【山海移民路:日治時期】
雖然自清領時期,即有客家人來到東部開墾,但今日花蓮客家聚落的奠定,則要到日治時期有計畫性的官方移民政策。不少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為了尋求更好的機會與生活環境,選擇來到花蓮與日人共同開墾。前期他們主要是走水路,從基隆港或蘇澳港坐船來到南濱舊港,沿著今日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一帶發展,再往鳳林鎮、光復鄉等縱谷地區擴散。後期因各線鐵路逐步完工、臨海道路(蘇花公路)通車與花蓮新港開港,更有助於東部的人口流動。
 

 

 

 

後山客遶尞趣②:花蓮客庄行

「田坵/家園/祖先行過
老屋/故事/亻恩來守顧
有人在暗夜裡肚點火
從該日/世界開始有光」
 
——米莎〈跈等〉

 

你知道嗎?花蓮可是全球最「好客」的城市第二名!根據 2023 年知名旅遊網站Booking.com超過 2.4 億旅客的評語,花蓮首次上榜就擠進「旅客評分卓越獎」第二位,也是亞洲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城市。[2]沒錯,花蓮不光是有友善的好客環境,還有著不少客家聚落,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好客之都」呢!
 
跟著故事帶路,走過早期客家移民的兩組路線後,接下來將進入正題,透過五篇專文,深入後山客庄——首先從瑞穗鄉富源村,揭開清領時期漢人開墾後山的序幕;再行經花蓮市有明庄、壽豐鄉豐田村,探尋日治與戰後時期客家人移民至花蓮的重要據點;最後停留鳳林鎮的林田林業場、菸樓聚落,見證後山客家的重要打拚史,看見客家人在花蓮的落地生根。
「你的你的每一滴汗
你的你的每一滴血
都是青青果子的甜
甜蜜
那都不是輕鬆的夢」
 
——二本貓〈青青黃黃的〉

 

【瑞穗鄉・富源村】花蓮哪來的「廣東路」?一段被遺忘的後山客家文化史

瑞穗鄉北境的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有著蝴蝶谷、龍吟瀑布等知名景點。不過較少人注意的是,它地址所在的「廣東路」,竟跟客家人有著極大的關聯?這一切就要從東臺灣開發的重要轉捩點,清代的「開山撫番」政策談起。
 
【花蓮市・有明庄】解密!花蓮市最強客家聚落,竟藏著「扛屋搬家」的迫遷史
日治時期,客家移民大多搭船從南濱海邊上岸,部分因地利之便,落腳於鄰近的「知卡宣」地區(今吉安鄉)。然而,隨著軍事需求提高,此塊地遭日本政府強制徵收,一批客家人輾轉遷移至「有明」一帶,並形成今日花蓮市最緊密也最具代表性的客家聚落。
 
【壽豐鄉・豐田村】滿懷日本夢的官營移民村,如何成為四海一家的客家庄?
位於壽豐鄉的豐田村,是日治時期政府為了吸引日本人而打造的首批移民村。今日仍保留著棋盤式街道、神社、小學校等充滿著濃厚日本氣息的景觀。然而,在時光流轉下,灣生鄉土變成客家族群遷徙的終點,有為了擺脫佃農身分的遊工、也有為了逃離戰亂的唐山,多元族群的記憶交疊在同一個空間,成為豐田村最大的特色。
 
【鳳林鎮・林田山林場】從製腦到造紙,後山客家人與「花蓮小九份」的繁華起落
位於鳳林鎮的林田山林業場,曾是全臺四大林場之一,1960 年代只要搭上花東鐵路途經萬榮車站,便會見到絡繹不絕往返林場的人流,全盛時期甚至有「小九份」、「小上海」的稱號。不過許多人或許不知道,繁華一時的林田山聚落,其實與日治時期從桃竹苗地區大量移民至東部客家人,有著密切的關聯……
 
【鳳林鎮・菸樓聚落】七天六夜不能斷火!菸業為何成了後山客家人的冤業?​​​​​​​
迄 2022 年為止,花蓮鳳林已經培育了超過 120 位校長,全臺沒有任何鄉鎮能出其右。當地人之所以重視教育,或與鳳林曾是菸業重鎮有關。從種菸、採收到烘烤,菸業需要耗費高度的勞力,也因此常被東部客家人戲稱為「冤業」……

 

 

 

番外篇:客家知多少

台灣風土誌

──故事的臺灣旅遊指南

想踏出家門去哪裡走走,卻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網紅景點?想拋開桎梏跳上任意一班火車,卻迷失方向不知該如何邁步?

 

別擔心,超歷史、超人文,絕對讓你出乎意料的台灣旅遊指南來了!有了它,你可以按圖索驥,發掘所有知名與不知名的景點背後的故事;有了它,風土離生活不再遙遠,不僅吃得到還玩得到,讓你再一次認識台灣。

 

每條路線都保證可以實際走踏,包君滿意。屬於歷史控的旅行,現在就收拾行囊,整裝出發⋯⋯


[1] 根據《客家基本法》定義,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在客家委員會的《110 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中,全臺自認客家人的比率排名前五的縣市市依序為:新竹縣(67.8%)、苗栗縣(62.5%)、桃園市(39.9%)、花蓮縣(34.2%、新竹市(30.3%)。

[2] Booking.com 公布的2023年最好客城市前十名依據為:義大利 Polignano a Mare、臺灣花蓮、西班牙 San Sebastián、德國Dresden、立陶宛 Klaipėda、英國 York、阿根廷 Ushuaia、巴西 Porto De Galinhas、墨西哥 Mexico City、澳洲 Gold Coast。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日期 2023-08-10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台灣風土誌】第 3 期:後山客庄
花蓮不只有好山好水,還有客家移民的翻山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