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Editor's Pick 03】叛亂者們

當我們說一個人「叛亂」,總是有著許多言外之意。

今年 6 月,隨著瓦格納部隊的領袖普里格津率軍,自烏俄前線北上莫斯科「兵諫」,鬧得俄羅斯當局人仰馬翻,「叛亂」這個只會出現在歷史故事、或第三世界國際新聞中的名詞,再度以最大的媒體篇幅浮現於我們面前。儘管兵變最終以和平收場,但兩個月後,普里格津乘坐的專機突然在高空中爆炸,再度引起國際諸多遐想。

這或許也是個好時機,讓我們重新思考歷史上的「叛亂」這檔事。

某方面來說,「叛亂」蘊藏著某種言外之意:他們都是歷史的邊緣份子,是某種偉大敘事的前言插曲。誰也不曾期待叛亂者變成主角,畢竟成王敗寇,只有失敗者會被冠上「叛亂」之名,一腳踢下歷史舞臺。

然而,從最卑微的農民,再到最知名的文豪,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理由、動機掀起反旗,力圖為自己、為背後的族群博取一線生機。同時,也並非所有「叛亂者」都真的想「造反」——這些人或為時局所迫,或因當權者不容,莫名貼上「叛亂」的標籤,在懵懵懂懂之中走向萬劫不復。

11 月的 Editor’s Pick,我們想重新追溯那些歷史上的叛亂者,他們為何而反、如何造反或被造反,又怎麼在「反賊」的標籤下,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穿梭世界的入口,當指尖一按、滑鼠輕點,我們便在真實人生中沒有機會造訪的異時空相逢。

每一篇文章,也都是一把觀察世界的放大鏡,文字引領我們走進生活中未曾察覺的細緻紋理,你會發現,歷史遠比想像中近。

但是,你或許被以下幾個苦惱困擾多時:
1. 每天上班上課,累得要死,故事網站文章那麼多,要從哪裡看起啊!
2. 這篇文章好精彩,我還想看同主題的其他文章,哪裡找?

不要擔心,「 Editor's Pick|編輯精選重溫」正式登場!每個月故事編輯部將從過去的網站文章中,策劃一個線上主題特輯,帶你從編輯的眼光,再一次認識這些或許看過、或許沒看過的好文章。

想知道舊文如何迸發出新滋味、新視野嗎?歡迎訂閱故事會員,再逛一次,這間擁有上千件展品的故事博物館。

這個十一月,我們將為你帶來的是──造反特輯!

 

沒有成功,只能成仁
1970 年,與昭和年號同時誕生的三島由紀夫,試圖裹挾自衛隊幹部兵變未果後,高呼三聲「天皇萬歲」後切腹自盡。這位文豪為何要造反,他心目中效忠的天皇,又到底是誰呢?
 
課本告訴我們,安祿山一腳踹倒了大唐盛世。但他叛亂的本錢到底從哪來?其實,重點不在於安祿山跳舞跳得好,又或是他擅長拍馬屁,而是因為他的地盤河北,是個極度胡化,而且不斷沸騰的壓力鍋——
 
秦朝末年,歷史故事的焦點常常轉到劉邦項羽、楚漢相爭之上。然而,那個說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敲響秦朝喪鐘的陳勝,又消失到哪裡去了呢?
 

 

為何「揭竿而起」?
太平天國是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但在三千萬犧牲者的駭人數據、洪秀全的古怪夢境、以及太平軍與湘軍的對壘之外,真正被捲入這場世紀叛亂的地方百姓,究竟如何看待太平天國?
 
歷史上從來沒有像這樣一刻,整個國家的學生都被動員起來,反叛既有的秩序。這不是一場典型的造反或革命,然而影響之深遠,毫無疑問遠勝以往。
 
清領時期的臺灣,是一片動亂頻頻的土地。不過,這些叛亂不見得都為了反抗清廷,而是島上各個族群相互械鬥仇殺,徹底失控後的結果。
  
 
「被」造反的人
1991 年,在戒嚴結束,動員戡亂終止的太平時節,四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卻因為閱讀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被調查局控告叛亂罪逮捕。說到底,這都什麼年代了,調查局究竟在想些甚麼?
 
今天的高中學生有《搶救國文大作戰》、《地科嘿皮書》等備考聖經,而幾十年前的莘莘學子,讀的則是最強英文講義《新英文法》。但這本全臺都在讀的英文寶典,其實是一位當局眼中「叛亂罪犯」寫出來的……
 
孫立人的新一軍曾是抗戰時期,整個國軍中最善戰的部隊。但在來到臺灣後,蔣中正非但沒有善用這把寶刀,反而把孫立人軟禁了三十三年。箇中原因,竟是他與美國人走得太近……
其他專題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