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老屋、老饕、老文青,與臺南來場老派約會!

編輯部 2023-12-13

老靈魂為臺南賦予了新生命,透過「老」吸引國內外的觀光客華麗轉身,也藉由「老」建立起在地認同與凝聚力。讓我們與臺南來場老派的約會,在這裡,我們可以慢一點、老一點,緩慢散步、悠閒生活,享受府城的老派時光!

台灣風土誌 第 4 期:老派臺南

 

臺南的老,故事都知道!

「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葉石濤 (1925-2008)

臺南即將在 2024 年迎接建城 400 年,這座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都,向來以豐厚的文化底蘊為名。這裡有最老的城堡、古厝,最老的文廟、媽祖廟,最老的市場、百貨。當各大城市都越來越新、越來越快,臺南卻反其道而行,展現它獨有的老派姿態。

 

跨越時代的古蹟守護著百年老店,見證遊客來去與技藝傳承;老文青鍾情於老宅舊屋,翻玩改建成為新潮青的朝聖景點;資深饕客潛入每個市場巷弄,尋找著傳說中的古早味與老字號。

 

老靈魂為臺南賦予了新生命,透過「老」吸引國內外的觀光客華麗轉身,也藉由「老」建立起在地認同與凝聚力。

 

「台灣風土誌」第四彈「老派臺南」,故事來到全臺最「老」的臺南,為大家整理了文藝散步、古蹟新玩、吃貨挖寶三大主題的老派路線。讓我們與臺南來場老派的約會,在這裡,我們可以慢一點、老一點,緩慢散步、悠閒生活,享受府城的老派時光!

 


 

老派臺南路線①:文藝散步指南

臺南,曾經是臺灣文化啟蒙與文藝活動的重要據點,聚集著全臺最優秀的士紳及知識分子。即使經歷政經中心的轉移,仍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隨處可見的懷舊氣息,吸引著當代的文藝青年。

 

從文化古都到文青聖地,想在臺南來場老派卻不老套的文藝散步嗎?本次故事推出「老屋」、「影院」、「書店」文青日常三元素,帶領讀者用不同的視角,重新認識時下最受歡迎的臺南老派場景。

 

【老屋散步】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 → 臺南市中西區圖書館(原臺南州會) → 奉茶・十八卯 → BB ART → 永樂町鼓茶樓 → 屎溝墘客廳

 

帶路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顏世樺執行長

 

「老派臺南」的老屋散步路線第一站,讓我們先來到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這是臺灣第一個日治時期磚造公共建築修復,也是催生臺南老屋運動的「古都基金會」之原點。由臺灣文學館往中正路的方向望去,則會看見 2023 年獲得「建築園冶獎」(舊建築景觀營造類)的臺南市中西區圖書館(原臺南州會),是繼臺灣文學館、臺南市美術館一館後,另一個新舊融合的古蹟修復與再利用工程的指標。

 

回顧了老建築修復的起源,老屋們就要正式登場啦!穿過湯德章公園,沿公園路北行至吳園周遭,不妨到日治時期食堂改建而成的「奉茶・十八卯」,在雅緻的日式茶屋歇腳啜茶;或是晃至前身是舶來品百貨的「BB ART」,在老建築裡欣賞當代藝術展。

 

接著,往民權路漫步,來到水仙宮後方宮後街的「永樂町鼓茶樓」,看這座 140 年歷史的清朝閩南式老屋,如何變身「答嘴鼓」的互動劇場。若要說經營老屋的價值,建築特色與美學或許是最容易看到的,不過曾經的人物故事則一樣吸引人。最後一站,我們在改為民宿利用的「屎溝墘客廳」駐足,這裡有著廳長童年的記憶,以及對成長土地的關注。

 

透過這些老屋,我們看到了好的整建改造,讓我們可以真正地使用老屋,同時,在老屋周邊的鄰里社區,也可能因為新活力的注入而有所改變。老屋的經營,不該是賣弄老屋自身,而是順應我們本來就應該做的或想做的事,因老屋而增色、優雅。

 

【影院散步】全美戲院 → 林百貨 → 戎館 → 今日戲院 → 河樂廣場 

 

帶路人:《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作者  王振愷

 

提到臺南的影院,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以手繪看板紅遍全臺的「全美戲院」。不過,到全美戲院除了享受獨特的老戲院觀影氛圍之外,別忘了到旁邊的大井頭晃晃,這口位於民權路二段與永福路二段交會處、年近四百的活井,貫穿起荷治普羅民遮城、清領十字大街,可是臺南市街的歷史起源!

 

到了日治時期,商業重心轉移到末廣町,今日的中正路一帶搖身成為「臺南銀座」,沿線上店鋪林立,最醒目莫過於 1932 年開幕的摩登五棧樓——林百貨。在臺南銀座逛完了百貨,怎麼可以不去戲院看場電影呢?隨著末廣町的開發,商業戲院也陸續在此開設。想要重溫昔日昭和摩登的影院風采,來趟國華街與中正路路口的黑橋牌特色門市,便可以看到 2020 年經過重新整修的戎館。

 

戰後,中正路商圈延續末廣町的繁榮,聚集了更多的影院,甚至出現「電影里」的稱號。在戎館的對面,與全美戲院同體系的今日戲院(前身全成戲院),可說是臺南影院一級戰區的代表,不但在影院戰國時代中生存,也熬過中正商圈的低谷。走到中正路尾的河樂廣場,這是影院散步路線的最後一個景點,也象徵著臺南電影里黃金時代的終結。

 

這座曾被《富比士》評為世界七大令人期待的公園,前身是 80 年代臺南人休閒娛樂的共同回憶——臺南中國城,商場有美食街、冰宮還有電影院。不過,90 年代的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疏失,讓本來熱鬧繁華的中正商圈急速沒落,也阻斷了臺南中國城的人潮。下次到河樂廣場玩水,或許會突然想起:「啊!曾經,臺南有個電影里。」

 

【書店散步】林檎二手書室 → 城南舊肆 → 府城舊冊店 → 艸祭Book inn 

 

帶路人:臺灣歷史博物館  《觀臺灣》期刊

 

臺南人逛書店,不是誠品、也不是獨立書店,是專賣舊書的二手書店。從遊客如織的小吃街國華街二段一路向南,到國華街一段的樸素住宅區,日式雜貨風的「林檎二手書室」印入眼簾。走進店內,風格海報、懷舊老物、文創商品,將二手書與唱片以外的空間填滿得恰到好處,最搶眼的還是櫃檯後方的「臺南」民俗風大海報。要能忍住不買一兩件東西,實在很難。再往東直直撞,來到五妃廟附近、曾經一度關門熄燈的「城南舊肆」。舊書在高挑透亮的空間整齊排列,結合新營運者對古董與茶具的愛好,有種新舊交織的獨特況味。

 

咦?還沒買到你要的書嗎?那我們轉個彎往北前進,成功大學勝利校區對面、距臺南一中校門不遠的騎樓,上方白色布條手繪著店名,走進地下室就像走入書的地底迷宮,有著生猛的草根氣息。沒錯,這裡就是南部的臺語文學基地「府城舊冊店」,還時常舉辦詩人講座、讀書會。即使臺南觀光風氣熱烈,遊古都、逛書店這樣文藝浪漫的想像,其實只是極少數人的行程表。

 

最後,我們來到旅館「艸祭Book inn」,這裡曾是知名的「草祭二手書店」,後來則成功轉型成背包客棧,無論是接待大廳、休憩還是睡覺的空間,都用一層又一層的書架來規劃,讓人有被書籍包覆著的感覺。或許書店越來越難經營,但是二手書店仍用他們各自的方式經營,讓愛書的人有可以去的地方。
 


 

老派臺南路線②:古蹟新玩教學

臺南,臺灣的第一個首都城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從 17 到 21 世紀,橫跨數百年的漫長歲月,歷經了不同國家和族群的政權治理,也留下了全臺最多的國定古蹟。不過,你以為來臺南逛古蹟,看看解說牌、拍拍照就結束了嗎?

 

本次故事以「古早文青」、「庶民老店」與「昭和建築」三大主題為經,赤嵌樓、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四大古蹟的歷史為緯,帶領大眾踏上一場時光之旅,透過視覺、味覺等感官,細細品嚐古蹟的悠遠曠味。

【本特輯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

 

【路線一】赤嵌樓 → 臺灣祀典武廟 →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 → 臺南關帝港開基武廟小關帝廟

 

於荷治時期落成的赤嵌樓,向來是遊客造訪臺南時的必遊景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其周圍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廟宇,歷經荷治、清領、日治到現代,各個廟宇皆有不同時代政權留下的紀錄,讓我們順著蜿蜒小巷,一同探索臺南常民的信仰中心。

【路線二】延平郡王祠 → 臺南美術館1館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臺南市消防史料館(望火樓) → 臺灣土地銀行臺南分行(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舊址) → 臺南林百貨 → 臺南美術館2館 → 司法博物館 → 愛國婦人館 → 臺南放送局

如果從延平郡王祠往湯德章公園圓環出發,我們可以發現一路上的建築風貌逐漸走向現代,這些美麗的建築風格各有變化,而箇中的歷史變遷,等待我們在旅程細細挖掘。
 

——Coming Soon——
 


 

老派臺南路線③:吃貨挖寶祕笈

臺南,臺灣傳統小吃的夢幻天堂,米食有米糕、碗粿、蝦仁飯,麵食有意麵、擔仔麵、鱔魚麵,更別提最經典的虱目魚與牛肉湯。無論你是專業級饕客,還是踩點美食玩家,一定會有一份屬於臺南的口袋名單。

 

但先別急著開動,光是懂吃還不夠,懂得吃背後的歷史,才是真正的老派吃貨!本次故事精選了三篇臺南飲食的深度書摘,下回有機會到臺南啖美食,是不是又多了點滋味呢?

 

【吃貨散步】度小月擔仔麵 → 小豪洲沙茶爐 → 康樂街牛肉湯 → 阿江鱔魚意麵  → 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

 

帶路人:《行走的臺南史》作者  蘇峯楠、《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作者  曾齡儀

 

吃貨散步第一站,讓我們先來到中正路的「度小月擔仔麵」老店,在這間無人不曉的名店,從蝦湯與油麵的組合裡,下肚討海人的歷史。墊墊胃再出發,「小豪洲沙茶爐」中正總店在向我們招手,現在臺南人習以為常的溫體牛與沙茶味,你知道其實是源自潮汕人帶來的菜餚嗎?這也促成了日後觀光客來臺南必吃的「傳統美食」牛肉湯!

 

這次我們不去六千也不去文章,往北散步到神農街附近的「康樂街牛肉湯」,細細品嚐現任臺南文化局長筆下那碗「簡單、純粹」的牛肉湯。既然都來到康樂街了,不去一趟康樂市場可說不過去。臺南人慣稱「沙卡里巴」的康樂市場,曾是臺南小吃群聚之地,臺南第一家鱔魚意麵「廖家」也在這裡誕生。雖然現在始祖店家已經不在,但廖氏兄弟的徒子徒孫可是開枝散葉到府城各地,口味清淡可以去成功路的「阿源」、口味濃厚可以去民族路的「阿江」,蔥爆鱔魚、酸甜勾芡、酥炸意麵,讓這道料理回味無窮。

 

以麵開始,當然也以麵結束。炒鱔魚的炸意麵,還意外催生了「鍋燒意麵」。現址遷至忠義路的「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聽說就是偶然間跟隔壁的炒鱔魚攤借了炸意麵,煮出鍋燒意麵,就此變成招牌菜。來臺南到底要吃麵、吃肉還是吃鍋?別傻了!小孩子才做選擇,臺南人當然全部都要!

 
 

老派約會加分題

台灣風土誌
──故事的臺灣旅遊指南
 

想踏出家門去哪裡走走,卻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網紅景點?想拋開桎梏跳上任意一班火車,卻迷失方向不知該如何邁步?

 

別擔心,超歷史、超人文,絕對讓你出乎意料的台灣旅遊指南來了!有了它,你可以按圖索驥,發掘所有知名與不知名的景點背後的故事;有了它,風土離生活不再遙遠,不僅吃得到還玩得到,讓你再一次認識台灣。

 

每條路線都保證可以實際走踏,包君滿意。屬於歷史控的旅行,現在就收拾行囊,整裝出發⋯⋯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日期 2023-12-13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台灣風土誌】第 4 期:老派臺南
老屋、老饕、老文青,臺南散步「老派」之必要!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