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方案
登入
註冊
熱門搜尋
臺灣
SDGs
旅遊
飲食
住宅
居住正義
尚未登入
訂閱
方案
看・這些人
帝王將相
革命家
王子
公主
皇后
歐洲名人
希特勒
拿破崙
伊莉莎白一世
臺灣
鄭成功
林獻堂
蔣經國
宋美齡
蔣介石
孫中山
中國
曹操
毛澤東
袁世凱
慈禧太后
唐太宗
行行出狀元
農民
文豪
攝影師
科學家
運動員
醫護人員
看全部分類
看・這些事
天災人禍
災難
戰爭
COVID-19
文青日常
藝術/設計
閱讀
音樂
影視/電影
生活大小事
移民/遷移
新聞/媒體
法律
飲食
科技
主義/思想
法西斯主義
轉型正義
資本主義
女性主義
政治/國際
共產黨
國民黨
伊斯蘭
納粹
神聖羅馬帝國
看全部分類
看・這世界
Asia。亞洲
越南
泰國
韓國
日本
香港、澳門
中國
Europe。歐洲
英國
荷蘭
希臘
義大利
德國
Americas。美洲
墨西哥
古巴
加拿大
美國
Taiwan。臺灣
臺灣
高雄
臺南
嘉義
臺北
基隆
看全部分類
看・這時代
臺灣分期
戰後時期
日治時期
清治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英國王朝
都鐸王朝
金雀花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
西元世紀
20世紀
19世紀
18世紀
17世紀
16世紀
中國朝代
春秋戰國
唐
魏晉南北朝
三國
秦
世界大代誌
文藝復興
冷戰
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看全部分類
所有分類
會員專區
專題特輯
專欄作者
所有文章
活動
影音
倒數 2030
帳戶資訊
閱讀紀錄
收藏清單
關於我們
月月繳方案
149
/月
第二月開始 149 TWD/月
訂閱
此方案
季季繳方案
原價
NT447
350
/季
時間長一點,體驗更完美
訂閱
此方案
全年無限暢讀⽅案
原價
NT1788
1280
/年
一年繳一次,省錢又省事
訂閱
此方案
首頁
專題特輯
二月關鍵字:糖,甜蜜 ...
二月關鍵字:糖,甜蜜成癮
砂糖,這個甜蜜結晶,創造帝國的繁榮,成就國家的驕傲,也帶來殖民的哀愁
砂糖,這個甜蜜結晶,創造帝國的繁榮,成就國家的驕傲,也帶來殖民的哀愁。
這場跨越時空、跨越疆界的甜味旅行,不僅僅是世界的經驗,也是臺灣的記憶。
關於糖,你想到的是什麼呢?
二月關鍵字「糖,甜蜜成癮」,將從臺灣出發,從糖看見世界,看這個滋味如何跨越時代,看見甜蜜與不甜蜜的記憶。
跨越時代的甜味──「糖,甜蜜成癮」專題介紹
砂糖,這個甜蜜結晶遍布世界,創造了帝國的繁榮,成就了國家的驕傲,也帶來了殖民地的哀愁。這場跨越時空、跨越疆界的甜味旅行,不僅僅只是世界的經驗,也是臺灣的記憶。
閱讀文章
砂糖MIT
糖吃越多國家越進步?臺灣的砂糖如何成就日本洋菓子(全文開放)
明治政府視「吃糖」=「文明」飲食習慣,而這個西化計畫基礎的關鍵,就是日本帝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臺灣。
閱讀文章
製糖機器動得厲害:從傳統到新式製糖,臺灣糖業的關鍵十年
日本取得臺灣,一方面對得到一個重要的糖產地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也對臺灣製糖方式落後感到可惜。如牛匹在用力拉動石磨時,有時會不小心排泄到糖汁中⋯⋯
閱讀文章
怎麼這麼巧?一百年前同一天,兩個遭遇大火的臺南糖業基地(全文開放)
1906 年 5 月 12 日,臺南發生了兩起大火,而很巧的是,這兩場火災,剛好都與砂糖有關……
閱讀文章
世界新滋味
愛國的甜菜:拿破崙、熱愛法國的科學家與「法蘭西的糖」
相較於甘蔗蔗糖,人類從甜菜提煉蔗糖,不過兩百年的時間。而研發甜菜蔗糖的幕後推手,竟然是拿破崙,和一群近世科學家⋯⋯
閱讀文章
甘迺迪:「我是一顆油炸果醬包」?古希臘點心到德國著名甜點,油炸麵糰的歷史
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西柏林完成了一場成功的演講,但演講時甘迺迪竟說出:「我是顆『柏林娜』!」那個長得像雙胞胎的…油炸果醬包…
閱讀文章
甜蜜的資產
他鄉日久是故鄉:移民與多元價值,糖留給夏威夷的禮物
種植園將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往夏威夷,一百年後,他們為同一塊土地的未來努力。臺灣或許能夠思考,「他鄉日久變故鄉」,可不可以不僅僅是只屬於夏威夷的故事?
閱讀文章
糖的記憶很重要,但對誰重要、要怎麼保存?文資專家王淳熙X榮芳杰對談(上)(全文開放)
糖業在臺灣有很長的歷史,但隨著產業式微,糖業文化資產也面臨保存問題。究竟,糖業保存的意義意義何在?又有什麼爭議呢?
閱讀文章
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偉人,歷史學工作是解開糖業文資爭議的關鍵!文資專家王淳熙X榮芳杰對談(下)
糖鐵保存問題不能狹隘的只聚焦在鐵路,應該要回到整個「糖」的產業。如果不回到糖業與廠區的歷史脈絡,它的價值與特殊意義就不容易論述。
閱讀文章
故事精選重溫
小餐桌大歷史:砂糖的環球世界之旅
「新大陸」出現了栽種商品作物的大農場,促使砂糖、咖啡等歐洲人希求的商品大量流入歐洲,眾多嶄新的食材,不斷湧入歐洲人的餐桌⋯⋯
閱讀文章
臺南人嗜甜如命,居然到了用糖蜜鋪成一條飛機跑道的程度?
臺南人都喝全糖?這與製糖業發展有關。臺南竟有戰鬥機低空飛過?這則是二戰時期的遺留⋯⋯
閱讀文章
1920 年代臺灣農民運動的起點:二林蔗農事件
秋冬是甘蔗收成的季節,按照地方的習慣,林糖會在收成之前公布甘蔗購買價格,但 1925 年卻沒有事先公布,顯然是為了壓低購買價格⋯⋯
閱讀文章
其他專題
宅宅大集合:未竟的東亞公宅烏托邦
橫跨臺灣國宅、香港屋邨、日本團地,看我們與居住正義的距離
查看更多
故事限時解鎖中🤩
訂閱前,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次讓你先睹為快
查看更多
【台灣風土誌】第 2 期:地下金門
那些被掩蓋的,從不只是壕溝而已。
查看更多
表裏京阪:關西歷史散策
京都與大阪,臺灣旅人最熟悉的兩座城,但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查看更多
創作無懼:那些在島嶼寫作的作家
歷史形塑時代的樣貌,文學則從中穿針引線,織就一張名為臺灣的網。 裡面包覆著人們與土地的聲音,接納從古到今的各種情緒……
查看更多
【台灣風土誌】第 1 期:奇廟物語
過年讓我們打開耳朵,仔細諦聽廟宇訴說臺灣的故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