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烏鬼洞、成功嶺、鵝鑾鼻⋯⋯世界曾來過這座島嶼,而這是他們留下的軌跡

涂豐恩 2022-11-16

新北市永和有條中興街,是臺灣的「韓國街」;中和有條華新街,是臺灣的「小緬甸」;過了一座橋,進到臺北市,在今天的中山北路一代,有人稱的小菲律賓;在臺北火車站的一旁,則藏著小印尼區。

 

走到在這些地方,你會看見一個和印象中的「臺灣」不太一樣的風景、感受到不同的氣味、甚至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和語言。這些地方,有著來自他鄉的食物與雜貨店,當然還有來自異國的人群。

 

世界曾來過這座島嶼,而這是他們留下的軌跡。

 

從 2022 年的年初開始,我們推出了新的內容單元「島嶼開箱」,每一篇文章都由臺灣的某個地點出發,講的卻是一則臺灣與世界連結與互動的故事。

 

比如【永和中興街】的美味炸醬麵,卻可能是源自於是韓國華僑醒不來的異鄉惡夢;而【中和華新街】上的香茅、奶茶、魚湯麵,其實刻著華人游擊隊與商幫會黨的足跡。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小琉球最著名的景點【烏鬼洞】,曾埋藏著最悲傷的大屠殺,而這場屠殺的背後是與這座島嶼息息相關的亞洲海洋,以及 17 世紀的奴隸貿易。

 

又比如金門【得月樓】的出現,反映的是 20 世紀初年,金門人到南洋的商業歷險,還有華人和印尼人數百年來的衝突與糾葛有關。

 

這個單元的初衷,是希望跟讀者一起,從臺灣看見世界,也看見臺灣史與世界史的相互交織;而在這個單元設計的背後,牽涉到一個信念:在地的就是國際的,在地的就是世界的,在地的就是全球的(The local as the global)。

 

這也是我們在另一篇文章裡提到的,一種新的、流動的風土觀:不是把一個地方的歷史與文化看做永恆不變、獨一無二的事物;而是看見那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風,如何持續地擾動和改變土地上的文化。

 

所有的世界史故事,都可以從在地講起;而所有的在地故事,也可以與全球相連。

 

歷史學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他借用佛教的概念來說明歷史的模樣:

 

「佛教使用類似的意象來描述世間所有現象的相互關連,稱作因陀羅網。因陀羅創造世界時,把世界造成網狀,網子的每個打結處繫上一顆寶珠。現存或一直存在未滅的所有東西,想得出的所有想法,每個真實無誤的資料——套句佛教用語,『萬法』──都是因陀羅網上的一顆寶珠。」

 

「不只每顆寶珠透過那張網而與其他的所有寶珠相連,而且每顆寶珠的表面都應出網上其他所有寶珠。因陀羅網上的每樣東西,都暗暗表示了網上的其他所有東西。」

 

在這兩段話中,第一段指的是全世界的歷史都是互相聯繫的,我們的世界宛如一張巨大的網,我們、以及我們所在的世界,都是這個張網上的一個節點——一顆寶珠。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而且寶珠互相的照映,從任何一顆寶珠之上,你就可以看見因陀羅網上的一切。

 

就好像你從世界的任何一個點出發,都能看見全世界的模樣。

 

只要你懂得如何去看。

 

在製作這個單元的過程中,我們也有許多意外的、驚喜的發現。比如【故宮】裡頭,藏有個神秘黑色鏡子,竟然是來自中南美洲阿茲特克帝國的預言之鏡;又或者在【臺北天后宮】中,竟藏著一位陪伴臺灣一世紀的傳奇高僧——平安時代遣唐僧空海大師。

 

又或者臺灣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下來的日治時期刑務所(監獄)建築【嘉義舊監獄】,也是如今全世界罕見、保留完整的木造「賓州式監獄」——這意味著,這座監獄背後的設計概念,是從美國到了日本,又從日本到了臺灣。

 

臺灣從不孤立,它於世界有著無窮的聯繫。過去是如此,未來應該是如此。

 

當我們將島嶼開箱,看見的是全世界。

 

臺灣屬於世界。臺灣就是世界。

 

讓我用日本學者羽田正的一段話做為結尾:

 

歷史是有力量的。有著改變現實的力量。指引著人們走向未來的力量。藉由這歷史的力量,能夠衝破覆蓋著現代社會的閉塞感,獲得朝著未來的展望吧。

就讓這樣的歷史,帶著我們走向世界吧。

 

為破碎的世界重建脈絡,從表面的議題挖掘深度,在虛實不分的年代裡提供可以信賴的資訊,這是寫給未來的歷史,讓你掌握另一種解讀世界的方式。
⇉ 現在就加入故事訂閱行列  ⇇

 

🌴📦🌏開箱島嶼。看見世界🌴📦🌏
文章資訊
作者 涂豐恩
刊登專欄 大人的世界史
刊登日期 2022-11-16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過去 ⇌未來
不管世界怎麼變,有些東西始終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