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書中自有黃金屋

你手上的這本書,不是歷史課本,卻比課本精彩──
這裡有十二則故事,將帶你穿越臺灣各個時代,追蹤那些愛書、寫書、藏書的人。

有的人在亂世中寫詩,有的人在鄉間蓋書院,也有人漂流異地還不忘記錄風土人情。

從新港文書、郁永河、沈光文,到義學、進士、書法家,讀的不是人名,而是一頁頁真實又鮮活的生活現場。

讀這些故事,就像翻開一本被遺忘的書,你會發現:文人不是只能吟詩作對,他們其實也很會搞事。
他們的筆,是武器,也是地圖。

書中不只有黃金屋,更藏著一整個世界的秘密。
 
【臺灣通史】新港文書:荷蘭傳教士發明的文字,見證臺灣原住民數百年的生活變遷
今日,我們當然知道西拉雅族與荷蘭之間相對友好的關係,並不是「敬天」、「尊上」的關係。不過,究竟荷蘭人到底為什麼要讓臺灣原住民學習新港文書呢?
【臺灣通史】一場地震,震出臺南孔廟的前世今生:御匾下的歷史是數百年來維繫政權的祕密
2016 年的 2 月,在高雄美濃發生一起芮氏規模 6.6 的地震,不僅造成臺南維冠大樓倒塌,也造成許多南臺灣重要的古蹟受到波及,不過這一震卻也意外震出臺南孔廟文物中掩藏了兩百年的真實身分。
【臺灣通史】府城讀書聲與學子的試場明燈:清代臺灣文教第一領導品牌──海東書院與地方文教發展
假設你出生在中國,或許各地都有歷史悠久的書院,可以陪伴你渡過漫長的國考歲月。不過如果你剛好出生在臺灣,那麼你該到哪裡參加國考的衝刺班呢?別擔心,那就是清代全臺文教第一領導品牌──海東書院。
【臺灣通史】從渡臺到旅臺: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的詩文,如何描繪臺灣的風土文化
沈光文究竟是何年渡臺?學界亦存在不同的見解。由於後世表彰沈光文的文學貢獻,標榜其為「海東文獻初祖」,渡臺的年份就變成了一個「里程碑」,引起了許多論證。
【臺灣通史】幫泉水排名、修建名勝古蹟:力挽明朝頹勢的金門進士盧若騰,原來也熱愛海島風光
盧若騰高中進士。當時國政積弊已深,新科進士盧若騰應有時局嚴峻之感,不過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崇禎十三年(1640)庚辰科已是明朝倒數第二次科舉,如今他將要面對日益嚴重的內憂外患,背負救亡圖存的重任。
【臺灣通史】表面開採硫磺,實際海外壯遊──郁永河筆下的臺灣風光與《裨海紀遊》的治臺計策
生性愛好遊山玩水的郁永河沒有放過這八個月的時間,在這趟臺灣之旅中,他不僅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紀錄,敘述沿途所看,甚至談論了對臺灣的治理政策,可以說是臺灣早期的重要旅遊指南之一。
【臺灣通史】樂善好施的臺南富商,真實身分竟是清代臺灣第一藝術家──林朝英
林朝英為後世所稱頌的是他在藝術與書法領域的貢獻。1930 年舉辦的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上,日治時期漢學家尾崎秀真稱林朝英為「清代臺灣唯一的藝術家」
【臺灣通史】從澎湖意外漂流到越南,寫下南國人文風光──進士斜槓旅遊作家的蔡廷蘭
有個人考科舉考到漂流越南,甚至轉職成旅行作家、吟遊詩人,作品推出多國譯本,最後又重返官場擔任地方官,他正是澎湖第一位進士──蔡廷蘭。
【臺灣通史】不求功名利祿,只求金石書畫!沉浸在書畫世界的金石學導師──金門書法家呂世宜
呂世宜、謝琯樵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且與板橋林家淵源深厚,兩人在道光至同治年間皆曾應林家禮聘,來臺擔任私塾教師,與葉化成三人合稱「板橋三先生」。
【臺灣通史】林占梅是弭平動亂的英雄或縱容犯罪的惡人?對抗戴潮春卻捲入犯罪疑雲的清代文人
林占梅留給後人的印象卻相當分歧:一是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的「英雄」,二是吟詩彈琴作畫樣樣行的吟社主人,三是縱容佃人姦殺少女的罪人。
假設身處在清代臺灣,家境清貧的青年學子想要靠著讀書識字、科舉考試翻轉階級的話,有什麼管道、可以去哪裡學習呢?
【臺灣通史】在山川河海中寫作,並且四處買書看書:清代臺灣的文青養成之路
要成為一位稱職的「文青」,寫作、讀書都是文青之路上的重要經歷。在現代要書寫各式文章、閱覽各類書籍絕非難事,如果時光回到清代臺灣,想要成為一位清代文青,應該要寫什麼樣的文章?又會讀什麼樣的書呢?
其他專題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