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2024 年,用行動支持《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2023 年,在這風雲變幻的日子裡,故事也嘗試了許多新東西:企劃、展覽、專題……你都有跟上了嗎?
年尾將近,就讓我們來回顧故事在這一整年做了些甚麼,也希望有更多的故事,能與我們一同走向 2024:
台灣風土誌
去年九月,就在故事度過第八個年頭的時間點,我們向大家介紹了「風土」的概念。所謂的風土,可以是法文討論不同地區葡萄酒差異的風土條件(Terroir);可以是日本哲學家和辻哲郎筆下,各個民族在不同環境下培養出的特質與性格;
風是不斷運動、變換的,就如文化的流動與互動;土是沉穩、固定之物,代表了文化的傳承與累積。而變與不變,正是生活的一體兩面,風土的比喻恰如其分地,映照了人類活動的動靜異態。
然而,「風土」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它為什麼重要,又到底在哪裡?
今年,故事推出了全新企劃《台灣風土誌》。我們希望以歷史的視野,帶讀者遊歷台灣的大小角落;有了它,你可以按圖索驥,發掘所有知名與不知名的景點背後的故事;有了它,風土離生活不再遙遠,讓你再一次認識臺灣。
去寺廟,我們走訪全臺灣十座「奇廟」,閱讀濃縮在廟宇中的臺灣史;
去金門,一座座被遺忘的地下坑道,象徵著金門埋藏在過去的戰爭記憶;
去花蓮,翠山綠水的美景,居然是全臺第三大的客家人分布地帶;
去臺南,在這個步調越來愈快的時代,老城市也證明自己可以老得很驕傲。
每條路線都保證可以實際走踏,包君滿意。屬於歷史控的旅行,現在就收拾行囊,整裝出發……
走讀臺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走踏查與文字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兩扇窗口。但為何一定要在「走」跟「讀」之間選擇,不能同時兼顧呢?
事實上,走讀近年來在臺灣蔚為風潮。自 2019 年起,文化部「走讀臺灣」計畫便辦理了數百場活動,在文本與旅行之間,探索土地與閱讀的連結。而在今年,故事 StoryStudio 更為「走讀臺灣」規劃了十條經典走讀路線,以及數十場走讀活動。
這些路線圍繞族群與文化的混合、在地與世界的鏈結、以及人文與山海的互動。從海產的基隆大港、女人的鹿港小鎮,再到原住民的祖居山林,現在就跟著書本出發,在風與土、山與海、走與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
表裏京阪
臺灣逛膩了嗎?沒關係,就讓故事帶你出國玩!
三月份的專題《表裏京阪》,我們來到了可能是臺灣人最熟悉的兩座城市──京都與大阪。兩座城雖然透過淀川一水相連,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運:
京都,古典而莊重、崇山環繞的千年古都;
大阪,豪放而歡樂、面向海洋的天下廚房。
京都是大阪的腹地,大阪是京都的外港。
兩個城市好像性格迥異的雙生姊妹,卻因為命運始終緊緊相依。
京都 vs. 大阪
今晚,你要選擇哪一座城?
宅宅大集合
在這個旅行很簡單的時代,想要有個家卻很難。或許更準確地來說,尋找一個棲身之所不難,畢竟從社區小宅到頂層鐵皮\地下室\隔間套房,房屋市場總能為各種條件的顧客提供包羅萬象的商品。但問題在於,什麼樣的居所、什麼樣的房屋,才能符合每個人應有的生活條件,進而追求理想的家園呢?
這個問題不只難倒現代人,也同樣困擾著戰後的東亞世界。在那個人口爆炸、經濟飛漲、環境髒亂的時空裡,各國政府也同樣注意到這個問題,而他們的解決之道,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公宅。
讓國家蓋房子給你住,聽起來是個很不錯的願景,但實際上真有這麼美好嗎?就讓專題《宅宅大集合》告訴你……
格物誌
前面的專題,大抵上都是從「地點」出發;而接下來,故事想要從一個很特殊的角度,談談「物質」。物質為什麼重要?我們的想法是,打從人類有意識地面向自然,試圖在荒野上求生之時,就開始了與物質打交道的旅途。木材、石器、陶瓷、農作……無論是生物、材料、加工品,都象徵著人類試圖馴服世界,又反過來被物質改變的歷程。
今年七月,故事正式推出全新企劃《格物誌》,希望能每期用一種物品,帶你透視隱而未現的物質歷史。作為這趟旅程的第一步,我們希望以「茶」充當敲門磚,看看這種無所不在的飲料,如何改變了世界:
在中國,茶的喝法從炙烤、研磨再到沖泡,扭轉全世界喝茶的方式;
在英國,茶葉的狂熱鑄造了民族認同,更推動工業革命的齒輪全速運轉;
在日本,茶不只有專屬於日本的獨特茶道,還曾是權力與財富的最高象徵——
就讓我們從此開始,重新認識這顆充滿茶香的星球,以及那一件件,由茶葉串連起的塵封往事……
【故事餐酒館 】酒的暗黑史
在希臘神話裡,酒神戴奧尼修斯是位瘋癲的神靈。他既是宙斯與凡間女子誕下的產物,又遭到天后海拉迫害;他教會農民釀酒,廣受俗世喜愛;但他又帶來縱慾和狂盪,是人們,特別是基督教眼中墮落的象徵。
酒神的兩面性,某方面來說就是一種酒的寓言。我們熱愛酒精帶來的歡愉,又恐懼酒飲的放縱墮落。酒是逃避現實的良藥,又是敗壞人間的毒藥:藝術家靠它迎向巔峰,水手為了它跌入海底;一個冷酷帝國靠酒精維持,一個時代因酒精落入深淵。
歡迎來到「故事餐酒館」,今晚,讓我們和烈酒的亡靈們同桌共飲,揭開酒的黑歷史,直面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朝向臺灣的意志:李登輝一〇〇
如果 2023 年,在臺灣歷史上還有別樣的意義,那或許是因為,這也是李登輝出生後的第一百年。你大概很難在臺灣史上,找到比李登輝還要複雜、多面、甚至評價毀譽參半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民主推手,有人罵他為「黑金教父」,還有人把他視為國民黨的叛徒。
然而,若是換個角度思考,李登輝所經歷的一百年,不也是臺灣整個近代史的一百年嗎?從戰爭時代的求學少年、戒嚴時期的青年學者、蔣經國「催台青」政策下最年輕的閣員、再到風雲鼎革之際,見證甚至推動民主的領導者……不論從各個層面看,李登輝的故事,無疑都對臺灣史有著重大意義。
2023 年,我們準備要帶你重新認識這一位前總統,也是透過他,重新認識臺灣的一百年。
重新認識李登輝,不是為了重複威權時代的領袖崇拜,或是為了重回謁陵落淚的黨國時代;而是為了開啟民主時代的歷史記憶,為了思索我們所需的公民價值,為了共同思考臺灣的過去與未來。
這是李登輝的一百歲,也是臺灣的一百年。
【故事九週年 】What if?
大概每一個喜愛歷史的人,都設想過一個以「如果」開頭的故事。從小到大,我們所聽過、看過的歷史故事裡,總是充滿了偶然與意外成分。這些偶然是如此的具有象徵性,讓人們不禁想像另一個不同的過去: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能否成功北伐?如果希特勒考上藝術學校,二戰還打得起來嗎?如果六四天安門的結局不同,中國是否會走向民主化?
可惜歷史女神克利俄(Clio)的筆下,向來否決「如果」這兩個字。
畢竟,若說歷史是一座高塔,那它必須立基於真實之上。歷史學家檢證史料、建構論述,理解「過去」,而「過去」本就是不容改變的。所以對絕大多數歷史學家來說,想像歷史如何走上另一條路,完全屬於小說家的工作範疇,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
可是,對歷史女神提問 What if?,當真毫無意義嗎?
今年是故事創立的九週年。在邁步前往第十年的時間點,我們帶來了一個特別不一樣的專題,以及一場別出心裁,從未有人做過的年會。
它們談的是歷史,但又不是歷史;講的是虛構,卻又不完全虛構。這些題目涵蓋大航海時期到現代,內容看似五花八門,但都想告訴你:我們如今所經歷的一切──民主、富足、自由──都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有可能導向完全不同的未來。
從這一角度出發,「What if?」竟與故事的初衷不謀而合:「認識過去,想像未來。」透過一個不一樣的過去,我們得以想像未來的諸多可能性;儘管這個未來可能美好得令人稱羨,也可能崩壞得不忍卒睹,但它終究是我們時間線的一面鏡子,是認識這個世界的獨特窗口。
2023,故事的第 9 個年頭。改變從現在開始,下一個 9 年又將是什麼樣子?
年度五篇精選文章
除了各種專題,故事在今年也生產了兩百多篇文章,與大家一起發現那些重要或不重要、感動或難過、嚴肅或有趣的歷史時刻。現在,就讓我們重新回味那些不可錯過的好故事:一、傷寒瑪莉
二十世紀初的紐約,有位優秀的廚娘瑪莉.馬龍,她單身寡居,為各戶上流人家烹調美味。但奇怪的是,她去哪家服務,那家人就連連病倒,只得到處換工作。直到某一天,一名公衛專家出現在家門口後,讓紐約人人聞風喪膽的「傷寒瑪莉」,就這麼在報紙上誕生了……
二、臺南圓環
外地遊客來到臺南時,常常會被市區內大量圓環轉得七葷八素,難以理解圓環讓交通便捷的本意。不過,作為最古老之都的府城,臺南怎麼會有這麼多現代交通系統才有的圓環呢?事實上,不論是圓環也好、整齊的道路也罷,雖然都是現代城市美好街景的一部分,背後卻可追溯到,最後一場在巴黎爆發的革命……
三、祕境車站
有時,一條鐵道就如河流一般,可能豐沛,也可能乾涸。而那些在鐵道衰退之後,被遺留下的秘境車站,便相當於河床上的卵石,美麗、溫潤卻乏人問津。這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四座真.秘境車站,它們是真正的遺世獨立,等待著有緣人發現……
四、璞蘭.戴薇
印度,一個被傳統與宗教統治的國度。由於民間習俗與觀念影響,印度女性的地位低下,強姦、性暴力與童婚時有所聞,造就無盡悲劇。但在 1970 年代的印度,有一個女孩決定:「開槍吧!」她以子彈與鮮血對付侵犯者,成為最惡名昭彰的谷地土匪。但訴諸暴力的代價高昂,女孩被不斷膨脹的權勢與慾望捲入,最終反噬了自己的人生。
她,就是名震全印度的強盜女王──璞蘭.戴薇。
五、百年臺大
2028,將是臺大的第一百週年,校長陳文章宣布將從今年開始,挑選一百件臺大人對社會的貢獻或影響,作為臺大百年的見證,令人期待。然而,在這些「成功者」的歷史之外,臺大校史中肯定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傷痛的故事值得銘記。比如曾經的化工系主任陳華洲,就是位經歷抗戰、二二八、戰後初期的重要化工界前輩,卻在一次調查局上門後,從歷史上銷聲匿跡……
感謝你們一路相伴!
2024——
用行動支持《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5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