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聯合國發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 2030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
全球化下的社會發展,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也造成結構性失業。在臺灣,根據 2019 WTID(全球頂尖所得分配資料庫) 的數據顯示,臺灣最富有的前1% 族群享有全臺 15% 所得。相反地,在平均所得最高的臺北市,卻有 1000 多位無家者,貧窮已經成為臺灣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要解決貧窮問題,得增加弱勢經濟人口的自身能力,改善其勞動環境,提供完善社會保障與救濟管道,並建立公平的稅收制度。讓人民只要正常工作,就能擁有正常人的生活,甚至在突然失業或生病時,也能維持基本正常生活。
即使到了糧食過剩的 21 世紀,世界上仍有 3 成的五歲以下兒童,死於飢餓或營養不良。消除飢餓,首先要讓所有人都能取得安全且足夠的糧食,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由於食物浪費與分配不均,臺灣每年浪費超過 300 萬噸的食物,卻也有 8 成以上中低收入戶家庭兒童缺乏食物,經常以泡麵、糖果、餅乾果腹,影響成長發育與學習。此外,增加永續耕作面積並增加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的收入,穩定糧食生產體系,也是必須努力的方向。
健康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從疾病的預防到治療、藥物使用到疫苗施打等接近公共衛生層面,都是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的範疇。
不只 SDG 3 影響健康,其他的 SDGs 目標也設有與健康相關的具體目標。像是消除極端貧窮、性別平等、潔淨水資源以及永續包容的經濟等。而在臺灣,由於全民健保已由國家負責且覆蓋率達 99.6%,在此項目中,臺灣更著重於兒童過重、道路安全意外死亡人數,以及因環境污染所影響與產生的健康議題。
臺灣教育面臨著階級差異以及資源分配等問題,教育原本是可以打破階級的最重要途徑,但臺灣近十年的研究都顯示,所得越高的家庭,其子女進入頂尖大學的比例也越高。
健全完善的社會是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不論是孩童、青年、移民。體制內教育,需要改善制度弊端、避免升學主義至上、排除不適任教師等等,而體制外建立品質穩定的教育資源,並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終身學習。
性別平等是基本人權,也是永續發展的必要基礎。1990 年代以來,臺灣的民間團體與政府推動了許多保障性別與婦女權利的法律,也在 2019 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以聯合國訂立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II)來看,臺灣在 2014 年位居全球第 5 ,顯示臺灣近幾年在性別平等的努力上有了一定成果。但性別平等法律制度的落實,需要一段時間的公共教育與宣導,也需要執行上的配套措施。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只是期待法律上的硬性規定,而是每個人都要有意識的努力與維護。
根據統計,全球有 20 億人無法取得潔淨的水資源。在 Covid-19 肆虐的期間,世界上更有三億人口因沒有乾淨的水洗手,因而無法預防病毒。
2020 年臺灣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為 290 公升,較 2010 年增加 11.9%;而根據國際水協會(IWA)發布的「水務統計」,臺北家日每日用水量更是城市排名第 8,比東京高出近 5 成。近年來臺灣時常面臨缺水危機,即使年均降雨量高達 2500 公釐,長年水庫淤積加上集水區環境破壞,真正能留存下來的淡水僅有 20%。雖然取得乾淨水資源在臺灣並不是件難事,對於水資源的節流,人人皆需重視。
不論是開發、存放、運送、使用到排放,能源多數時候是看不見,卻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SDGs7 從提升普遍取得電力與潔淨燃料的機會,再到開發再生能源,其實各國發展差距極大。也因此 SDGs7 同時也希望能強化國際合作,提高能源的配比與使用效率。
全球有將近 22 億人,每天生活在 2 美元的貧困線以下。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必須帶給人民足夠的就業機會;穩定、收入合理的工作,是脫離貧困的重要途徑。
SDGs8 雖然希望促進經濟成長,但不以 GDP 為主要指標,而是加入循環經濟與能源效益概念,注重經濟整體的資源效率提升。在臺灣的方面,SDGs8 要做到的是促進經濟與永續發展,推動產業升級並重視在地產業發展;也加強福利制度、就業培訓與輔導,照顧人民的就業權益。
基礎建設是健全社會的根本,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繁榮並因應未來的挑戰,國家必須建設完善的基礎建設與持續提升產業創新。永續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當自然資源獲得有效的利用與分配後,城市才能有良好的運作。
在臺灣,政府主要致力於交通與基礎建設的發展,包含提高公路公共運輸、臺鐵與高鐵運量、無障礙的公共交通工具,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除此之外,臺灣還必須建立高品質的、具有災後復原能力且永續的基礎設施,提升國家產業創新與產業多元化,打造小規模工商發展以及提升商品附加價值。
「不拋下任何一個人」為 SDGs 目標設立時的初衷。不平等現象發生在年齡、性別、種族等各方各面,而不平等所帶來經濟與社會地位上的落差,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存危機。
在多元族群的臺灣社會中,降低個人所得差距、提升租稅公平、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與移工權益,都是減少不平等的重點工作項目。然而,許多不平等的現象其實源於彼此不理解,減少不平等有待每個人放下偏見,瞭解彼此立場與困難,才能真正的走向平等。
全球人口不停增長,各國都需要與時俱進的都市規劃政策,來因應人口與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截止 2018 年,世界上仍有超越一億人口居住在貧民窟,許多人無法擁有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達成永續城市並沒有同一種作法,在臺灣,除了政府主動提出政策外,同時也要落實民眾參與都市規劃。加強通用且人人可負擔的公共建設、強化社會安全網,也提出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與這塊土地上人民共有回憶與歷史軌跡的人文景觀。
在臺灣,每人年均約產生 417 公斤的垃圾(2020年數據),近三年一般廢棄物總量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除此之外,臺灣每年消費的物質量高達2.57億噸,導致龐大工業生產活動需求。而工業生產為臺灣環境與空氣污染的大宗,是臺灣急需解決的課題。
我們的生活很難脫離生產與消費,但可以藉由源頭減量,來降低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污染與垃圾,以維護永續與環保。企業端應該採用環保且永續性的生產方式,而消費者個人則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產品,以實際購買行動支持永續生產的企業或生產者。
化石燃料(石油、煤礦、天然氣)的碳排放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已有不少科學證據顯示氣候變遷會帶來毀滅性災害,但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與行動仍不足。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認知的更深遠。海平面上升、溫室效應讓許多物種面臨生存危機、國土被淹沒等,氣候異常甚至也會造成飢荒與難民等等人權問題。
臺灣人的排碳量是世界平均的兩倍,在國際組織評比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多年來敬陪末座,是時候將碳排放與氣候影響納入個人生活消費、國家產業發展與基礎建設的考量。
全世界有近 90% 魚類面臨過度捕撈,但全球受到保護的海洋面積還是僅有 8 % 左右,其他的海洋危機還有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塑膠污染、深海採礦等等。
多項研究報告表明,若要保護海洋物種、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必須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最少 30% 海洋。臺灣與海洋的關係非常緊密,身為一個被海環繞的國家,海洋是臺灣的經濟命脈與對外航道,保護海洋,也是保護臺灣的海洋相關產業。像是管制過度捕撈、推動永續漁業、廢棄物源頭減量、海洋生物保育等皆是關鍵行動。
在商業高度發展與人口爆炸的時代,每年有無數的森林被砍伐、許多自然棲地被破壞,為的是取得林木資源、或建設居住空間、甚至是交通要道等,。森林的消失不但縮減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更會影響氣候調節、環境安全、水資源淨化與保存。
臺灣的森林佔比高,有著天然的地形優勢,孕育出多樣化的生態系,如河口、沼澤、湖泊、農田、森林等等,擁有非常珍貴的陸域生態,物種多達 7 萬多種。在永續的前提下,臺灣需要與這塊土地的生態與物種和諧共處,達到開發與保護的平衡。
SDGs 16 面向極廣,從促進多元和平的社會,當所有人都能免於對各種暴力形式的恐懼,不分種族、信仰、性傾向等因素,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安全的生存下去,皆屬於SDGs 16的範圍。
而在臺灣,近年透過司法改革,建立更加透明與公平正義的法規制度;同時鼓勵民眾參與開放政府政策,包含參與式預算、建立資訊公開平台等;為消弭資訊不平等,更透過數位力量,讓人民更容易接近並取得資訊,或是透過事實查核將讓假新聞不再讓人心惶惶。
要達成永續發展,需要全體社會共同參與一同前進,因此各企業、團體,甚至是國與國家的之間的良好夥伴關係,至關重要,全世界要共同為永續的目標努力,促進一個多元與包容的社會。
促進夥伴關係包含促進企業間的社會責任、積極實行跨國合作與跨國援助、強化全球的多元合作等以及協助相對貧困與脆弱的群體,像是在開發中國家推廣永續科技、提升落後國家的技術能力等等。
共同製作